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161.19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澎湖寨巡检司 的原始碼
←
澎湖寨巡检司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澎湖寨巡检司.jpeg|有框|右|<big>澎湖寨巡检司</big>[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03/222c0438ea6041cfb6b9d4aae4dab257.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02033191_126849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澎湖寨巡检司''',或称澎湖巡检司,设置于[[澎湖群岛]]。设治时间以1281年(元世祖至元十八年)的考证最为早,也就是根据一般史书及《[[元史]]》、《[[新元史]]》,考定:“蒙元世祖远征日本因风失败,迂回台湾,道经澎湖设治澎湖,企图进取台湾,作为征日本之准备。”该地方区划隶属于元朝福建行省泉州府,主官为澎湖寨巡检。[[明朝]]击败元朝取得中原政权后,仍依循前例于澎湖设置该官署,直至1384年因为实施封海政策,予以废除。1563年,考量沿海治安等因素,明朝复设澎湖寨巡检司。此官署直至1622年,荷兰占领澎湖为止。 ==元朝澎湖巡检司== 澎湖寨巡检司,或称澎湖巡检司,设置于澎湖群岛<ref>[http://www.taiwan.cn/twzlk/lsh/mingqing/200909/t20090903_990768.htm 元代招抚台湾与设置澎湖巡检司],中国台湾网, 2002-6-5 </ref>。设治时间以1281年(元世祖至元十八年)的考证最为早,也就是根据一般史书及《元史》、《新元史》,考定:“蒙元世祖远征日本因风失败,迂回台湾,道经澎湖设治澎湖,企图进取台湾,作为征日本之准备。” 该地原于[[南宋]]隶属于[[晋江县]],曾遣兵戍守澎湖。到元朝时该地方区划隶属于[[元朝]][[福建行省]]泉州路,主官为澎湖寨巡检。而澎湖寨巡检是元朝于澎湖群岛设置的官职,也是澎湖群岛首度设立正式的地方统治官署(前澎湖列岛归属于晋江县)。 驻于澎湖马公的巡检官职,是元朝最基层的官员,隶属于福建泉州路。而1366年尚在任的[[澎湖寨巡检]]陈信惠是元朝首位驻澎官员。 ==明朝澎湖巡检司== 1370年代,[[明朝]]统治中国后,仍循例于该地设置巡检官职,也继续设置澎湖巡检司这个行政官署,直至1384年实施封海[[政策]]而废除。1563年,考量沿海治安等因素,明朝复设澎湖寨巡检<ref>[https://www.sohu.com/a/403540477_120751852 明朝是如何保卫台湾的?] ,搜狐,2020-06-22</ref>。此官职直至1622年,荷兰占领澎湖为止,才免予实授。 1604年(万历三十二年)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司令官韦麻郎(Wijbrant Van Waerwijck)率两艘船抵达澎湖,并派员往福建请求[[贸易]]。福建当局立即严禁人民出海接济,并派都司沈有容率兵船五十艘前往澎湖,要求荷兰人撤退。韦麻郎见求通商无望,又缺乏补给,于是在当年底离开澎湖。明朝政府于岛上立有沈有容谕退红毛番碑,现存于澎湖天后宫。 此官署直至1622年,荷兰侵犯澎湖为止。1622年时,由于与葡萄牙人争夺[[澳门]]的[[军事]]攻击行动失败,荷兰舰队最后抵达了澎湖并且在马公风柜尾蛇头山顶设立了基地。明朝政府退出澎湖。荷兰军队强迫当地的居民建设碉堡,并使得奴役工作的1500个工人的其中1300人死亡[5][6]。明朝政府警告驻扎的荷兰舰队澎湖为其领土,之后荷兰人于澎湖之战 (1624年)被明军击退,转往台湾。 然而此战之后,明朝虽再次取得澎湖,却未复设[[澎湖巡检司]]之职。 ==视频== ===<center> 澎湖寨巡检司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台湾——澎湖</center> <center>{{#iDisplay:z0199srgqn5|560|390|qq}}</center> <center>2分钟赏析清雍正时期的台湾图 附澎湖群岛图</center> <center>{{#iDisplay:e06490roifi|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政府組織]]
返回「
澎湖寨巡检司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