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116.9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澄江县海口镇 的原始碼
←
澄江县海口镇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big> ''' |- | [[File:澄江县海口镇1.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海口镇 总耕地面积;11524亩 所辖面积;102.7平方公里 位 置;澄江县东南部 |} '''澄江县海口镇'''位于澄江县东南部,距县城23公里,东邻宜良县,南接华宁县,西濒抚仙湖,北接右所、九村镇。因抚仙湖水由此经海口河流入南盘江,故名"海口"。全镇最低海拔1328米,最高海拔2100米。全镇[[东西]]宽7.5公里,[[南北]]长19.5公里,有湖岸线8公里,所辖面积为102.7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1524亩,其中[[水田]]1926亩,[[山地]]8598亩,境内最高海拔2183米,最低海拔1328米,为全县海拔最低点。 近年来,海口村以抓党建、强基础、促[[发展]]为主线, 围绕“生态立村、[[农业]]稳村、项目活村、旅游兴村”发展思路,按照村庄规划和“仙湖古镇”、仙湖湾AAAA级景区等发展规划 ==序言介绍== 位于澄江县东南部,距县城23公里,东邻宜良县,南接华宁县,西濒抚仙湖,北接右所、九村镇。因抚仙湖水由此经海口河流入[[南盘江]],故名"海口"。全镇最低海拔1328米,最高海拔2100米。全镇东西宽7.5公里,南北长19.5公里,有湖岸线8公里,所辖面积为102.7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1524亩,其中水田1926亩,山地8598亩,境内最高海拔2183米,最低海拔1328米,为全县海拔最低点。海口镇除海口小[[三角洲]]外均是山区,境内山峰起伏、沟壑纵横、[[连绵不断]],阶梯状地貌东低北高,形成了冷凉山区、和温热河谷的立体气候,山岭上森林茂密覆盖较好,全镇气候及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境内有清水河和南盘江绕境而过,澄华公路沿湖通过,是连接澄江、华宁、江川的主要通道。山区水利条件较差,稻谷以永和、海口为主,山区以种植旱地作物为主。主产包谷、[[小麦]]、荞子、豆类、烤烟、菜子为主,松园、新村发展了[[柑桔]]产业,海口、新村发展了蔬菜种植,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 海口镇位于云南省澄江县东南部,抚仙湖畔山麓湖盆和山地。东邻宜良县,南接华宁县,西濒抚仙湖,北接右所镇、九村镇。东西长约19.5千米,南北宽约7.5千米,[[面积]]102平方千米,人口1.11万人(2006年),有汉、彝、苗三种民族。辖海口、新村、松元、永和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海口]],距县城23千米。全镇山多平地少,最低海拔1328米,最高海拔2100米。呈(贡)华(宁)公路过境。海口河、石门村河入抚仙湖,南盘江过境。<ref>[http://www.yigecun.com/cityfild/showcun.aspx?id=0DD68F4A3BA0493F 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海口镇海口村] ,360搜索 2019-08-25 </ref> ==沿革== 因抚仙湖水由此经海口河流入南盘江,故名"海口"。[[民国时期]]为清平、鼎新乡,1950年为第三区,右所区所辖,1958年成立松园公社,1963年与九村公社合并为东山公社,1976年又分为新村、九村两个公社。1983年设区建乡后,以驻地新村命名新村区,1985年区政府由新村迁驻海口[[大桥]],仍称"新村区"。1988年1月24日撤区建乡后,命名海口乡。1996年,辖区西北接右所镇平坝,与九村乡相连,东临南盘江与宜良县竹山隔江相望,南接华宁县青龙街,面积102.7平方千米,人口10254人,辖海口、新村、永和、松园4个办事处,43个[[自然]]村,37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乡驻地抚仙湖东岸海口。1997年撤乡设镇。2002年,面积102.7平方千米,辖4个村委会,总人口10754人,其中苗族、彝族占22.8%。 ==所辖地区== 海口村公所:半山半坝半湖区,位于海口乡南,东南面与华宁县青龙接壤,西面紧连[[抚仙湖]],人口3608人。下辖海口、蒿枝箐、苦子箐、大山村、黄秧地、热水塘、上红坡、下红坡、恨虎山、小陷塘、官庄、矣马村、马吃水13个自然村。 新村村公所:山区,位于海口北,人口1965人。下辖新村、[[罗哩山]]、罗家松园、阳菌、马桑塘、花山、三岔箐、[[大松园]]、马场、浑水塘、谷堆山、大陷塘12个自然村。 永和村公所:山区,位于海口东北,地处南盘江东岸,人口1396人。下辖永和村、[[桃园]]、罗碧、永和小村、[[外浪塘]]、水尾、甸朵、[[黄栗山]]8个自然村。 松园村公所:山区,位于海口东北,人口2757人,其中彝族1922人,苗族246人,汉族589人。下辖石龙、[[松子园]]、大塘子、草格村、水箐、山头、打营盘、海口河、关地、石门村10个自然村。 [[File:澄江县海口镇2.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人口民族== 全镇下辖4个村委会,总人口总人口11354人,其中男5532 人,女5440人;少数[[民族]]人口2972人,占总人口的 4.2 %。这里居住着汉、彝、苗三种民族。多年来各民族兄弟和睦相处,凝结了兄弟般的情谊,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每年的农历初三是苗族传统的"采花山"民俗活动,农历六月二十四是彝族的"火把节"民俗活动。这些民俗活动每年的活动都要吸引数万来自各方的连同他们的"跳罗"、"[[太平花鼓]]"、"草狮子"、"[[斗牛]]"、"摔交"等节目已成为海口镇民族文化品牌、宾客。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和重视,同时深受其他民族兄弟的喜爱。 ==经济建设== 海口镇是个典型的山区农业镇,镇内主要经济作物是[[烤烟]],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包谷]]、稻谷。近年来,镇政府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白菜、青花、小瓜、[[辣椒]]、早包谷等经济作物正在成为农民增收创富的亮点,畜牧业方面,由于镇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措施,畜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在逐渐增大。2002年全镇共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现价)8804万元,地方财政收入649.587万元,财政支出312.69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96 元。 ==旅游资源== 海口镇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这里有美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地形地貌:闻名于世的澄江"[[寒武纪]]古生物化石群"就坐落于海口镇新村村委会帽天山,2001年3月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在海口镇风光绮丽的10公里海岸线上不仅有保存完好的湖岸风貌,还有源源不断的热水资源,位于抚仙湖边的热水塘有地下[[温泉]]数口,温泉散布在湖中及岸边,常年水温58℃,流量0.08立方米/秒,水中含有多种[[矿物元素]],近年来温泉周围建起了抚仙湖温泉培训中心,中心设有各种中高档客房,有天然温泉[[游泳馆]]和KTV包房、餐厅,中心内树木苍翠,百花盛开、是[[旅游]]、会议、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抚仙湖唯一的出水口清水河流经海口镇,清水河年平均水流量为4.5?6.5立方米/秒,最大流量9立方米/秒,距海口300米处还有一座始建于明朝的牛舌坝和梅子坝,以及清朝、民国年间又重修的"海晏桥",沿清水河而下是[[观音堂]]峡谷,此峡谷石碧干仞,箐深林密,河上有6座梯级[[电站]],河水流入南盘江,汇合于珠江、流入[[南海]]。 当前,省政府提出把抚仙湖建成"云南一流、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旅游精品,并着力打造"七大片区",建设"十个[[旅游]]精品",发展环湖旅游文化产业。作为"七大片区"之一的海口温泉[[度假区]]和"十个旅游精品"之一的海口水城正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n0306773lmr |480|270|qq}} <center>玉溪市澄江县海口镇海关合爱希望小学微视频</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返回「
澄江县海口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