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2.91.17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漳州古城 的原始碼
←
漳州古城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BC8F8F " align= center| '''<big>漳州古城</big>''' |- |<center><img src=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19%2F1114%2F03f6cfaaj00q0x1ga0013c200hs00bug00hs00bu.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163.com/dy/article/ETTDGONE053582IC.html 来自 网易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漳州古城 地理位置: 漳州市芗城区 主要景点: 徐厝巷、古石板路等 |} '''漳州古城'''是[[漳州]]最有价值的核心区,同时也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海滨邹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漳州。<ref>[https://news.fznews.com.cn/gaoxin/20220616/dy32Wn89H0.shtml 漳州古城:一座“活着的千年古城”] 福州新闻网 2022-06-16 </ref> == 概况 == 漳州自唐垂拱二年(686年)建州,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海滨邹鲁”之称。古城是漳州最有价值的核心区,同时也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漳州古城地处九龙江西溪北岸,自唐代以来即为州、郡、路、府之治所,现存老城区面积约0.86平方公里,仍较完整地保留着唐宋以来“枕三台、襟两河”的自然风貌和“以河为城、以桥为门”的筑城型制以及九街十三巷的街道格局。 漳州古城地处商贸繁华的城市中心区,又是历史建筑、传统文化集中的老城区,“老街情、慢生活、闽南味、民国风、台侨缘”五大特色非常鲜明,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古城内北京路片区及周边分布有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除[[台湾]]外)温度最高、水量最大的地热田,埋藏浅且水质好(含可溶性二氧化硅、氟、锂等健康微量元素),还藏有全国第二大间歇性[[温泉]]大喷泉(温度高达121℃),仅次于西藏羊八井温泉大喷泉。历史悠久的文化资源与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相互融合,使漳州古城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独树一帜。 == 历史沿革 == 漳州城始建于唐代,唐睿宗垂拱二年(公元 686) ,朝廷因平乱、靖边之需设立漳州郡,治所在漳浦县,这为漳州建制之始。唐德宗贞元二年(公元 786) ,漳州府治从漳浦迁入龙溪县登高山麓桂林村(今漳州市芗城区),这是漳州城市之始。 宋代,漳州开始筑土为子城,周围四里,开六门。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 999),浚濠环抱子城,此为宋河的来历。大中祥符六年(公元 1013),在城西南角开水门,城内可以通舟楫,围木栅为外城,周围十五里。南宋[[绍兴]]年间(公元 1151-1162) ,毁子城,将东、西、北三面改筑为土城,开浚外濠,在子城西北增加一条河道入濠,与原子城濠一起用作城内的主要排水渠道。南宋绍定三年,城墙改为石砌,开七门。 元代,漳州城市收缩,东西北三面城墙内缩,开四门,环城浚濠。城内濠通过二个水闸排入南外濠。 清代,[[顺治]]十三年,重筑城墙,规制与元代相同。 1918 年 4 月,[[陈炯明]]兵分三路攻闽,于 9 月 1 日进占漳州,建立起直辖闽西南 27 个县的闽南护法区(早称福建护法区) 。占据闽南护法区期间,以西方发达国家为楷模,以崭新的观念规划和建设城市。他任命周醒南为工务局长负责漳州城市建设。周醒南负责对漳州古城进行了改造,首期工程便拆除了漳州城墙,利用拆下的城墙石砌筑沿南门溪北岸的驳岸、码头。同时拓宽道路,铺砌石板路面,整饬沿街店面。此外,周醒南还将原来的漳州府衙和府仓拆除,建立漳州第一公园。从此基本奠定了古城现今的主要格局。 == 特产== '''水仙花''' 是漳州著名的特产,被誉为“凌波仙子”。漳州“宜春”水仙花有两个品种,一种是单瓣的,六片白色的花瓣向四周舒开,中间长有一个酒杯状的金黄色副花冠,名为“金盏银台”,俗称“酒盏水仙”,清香浓郁;另一种是复瓣的。卷皱的花瓣层层叠叠,上端素白,下端淡黄,雅号“玉玲珑”,俗称“百叶水仙”。这两种水仙都成为漳州的骄傲。“世界名花唯此有,人间异香别地无”,就是它的真实写照。水仙“本生武当山谷间”,大约在十五世纪中叶明代景泰年间才传入漳州。由于它鳞茎硕大,箭多花繁,形美香郁,应时而发,花期长,素雅娟丽,又能雕刻成瑰丽多姿的各种优美造型,是世界公认的多花水仙类中开花最多,香味最优的一种,远胜过产自于地中海、日本和国内其它地方如平潭、崇明及台湾等地的[[水仙花]],故有“天下水仙数漳州”之美誉,因而它是驰名于海内外、蜚声全球的特产。为什么漳州水仙花能“独占花坛,声誉远播”?这主要是因为漳州水仙花的产地——九湖所处的得天独厚的特殊地理位置、土壤及气候条件所决定的,水仙花产地以西南郊圆山脚下蔡坂一带为最著名。这里气候温和,土质肥沃松散,上午面阳,下午受阴,又有圆山山泉灌溉,极适宜水仙花的生长。这一带水仙花共种60多公顷。1984年10月26日,漳州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通过“将水仙花定为漳州市市花”。 '''古早焙肉''' 猪肉具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无肉不成席”就是对它的写照,而这里的“肉”主要指猪肉。在厨师的巧手下,做出来的菜肴形像佳,味道好,在填饱了口腹后,心理上也得到了满足。 一口大铁锅上架着铁丝网,把浸好配料的肉片摊在铁丝网上,盖上锅盖,猛火把锅底烧得通红,不一会时间,掀开锅盖,肉片已烤半熟,香味飘了出来。把肉片翻面,撒上点白糖在锅底,盖上锅盖。再次掀开锅盖,油光发亮,香气袭人的焙肉就可以出锅了。 == 历史文化 == 漳州古城内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国家级非遗项目有漳州木偶头雕刻、布袋木偶戏、木版年画、芗剧、锦歌、蔡福美制鼓、八宝印泥7项,占漳州市近一半。同时古城也是民俗用品和传统曲艺、灯谜、庙会等民间传统文化和小吃美食的荟萃之地。 '''漳州三宝之一八宝印泥''' [[漳州八宝印泥]]是福建漳州传统的[[汉族]]工艺品,在古代属于贡品。中外书画家酷爱的珍品,是闻名中外的“漳州三宝”之一,素有“文房五宝”之称。十八世纪清[[乾隆]]时曾供皇家采购使用。漳州八宝印泥厂仍在生产。 漳州八宝印泥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是中国第二批中华老字号 。康熙时,漳州府“丽华斋”业主魏长安精选[[麝香]]、[[珍珠]]、猴枣、玛瑙、[[珊瑚]]、金箔、梅片、[[琥珀]]等八种名贵原料,经过研磨成粉,再加陈油、洋红、艾绒,采取精心配料、科学加工等特殊工艺制作成“八宝印泥”。 漳州八宝印泥有高档、中档、低档三个档次 ,是位于闽南历史文化名城漳州的三宝之—,是中外书画家酷爱的珍品。它是以珍珠、玛瑙、金箔等多种珍贵材料为原料,以特殊加工方法精制而成的。享有“印纸则桃花欲笑,铃朱而墨韵增辉”的赞誉。 == 参考来源 == [[Category:690 中國遊記]]
返回「
漳州古城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