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1.223.3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漆水河 的原始碼
←
漆水河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漆水河.jpg|thumb|right|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15/c790af661aa24c6a805859aa89c2aa8a.jpe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347076528_120020698 图片来自搜狐网] ]] [[漆水河]],又名漆水,古称姬水、杜水、武亭水、中亭水,渭河支流。在陕西省中部偏西北。源出麟游县庙湾附近。东流折南流,经麟游县,永寿县、乾县 、扶风县,至武功县白石滩入渭河。全河长151公里, 平均比降4.7‰,流域面积3824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约2亿立方米。中游河段建有羊毛湾水库,下游段为关中盆地,地势平坦,农田水利开发较早。 中文名 漆水河 古 名 古称姬水、杜水、武亭水、中亭水 所属水系 [[黄河]]支流渭河的支流 流经地区 麟游、永寿、乾县、扶风、武功县 地理位置 陕西省中部偏西北 干流长度 151公里 集水面积 3824平方公里 年均径流量 约2亿立方米 平均比降 4.7‰ ==干流走向== 在麟游县境,漆水河,古称漆沮水。古时水侧有较大湖泊,曰西水浒。湖中养有鳇、鲜、白条、黄鳍、鲇、鲤等鱼。漆水以澄水和御家河会流点为界,上游称杜水,下游为漆水,亦有通称为漆水。杜水,源出招贤镇的宁里村至堡子山纳麦衣沟水。经招贤镇折向东南,全流域汇入的溪流有南沟河、板桥河、消水沟河。至良舍乡(以上段名招贤河)向东流,纳庙底河、寒北河、曹渠河、西方河、后亭子河,诸涧流水。至九成宫镇附近,北马坊河、清水河汇入。经九成宫镇南,流向东南,又纳三善沟水。至祈家河北,受五龙泉水后与澄水汇入,始称漆水。后纳孙家河、马家河、董家河、史家河、武申河等水出境。境内长71公里,流域面积975平方公里,平均河床比降8.2%,径流深70mm。在[[永寿县]]境内,漆水河干流称好畤河,自店头种金坪入境,流经店头、仪井至坡龙头(村)出境入乾县,流程30.7公里。 在乾县境内,漆水河干流又名武亭河,位于县境西陲,东距县城20公里,流经关头乡西南边境杨西河坡,南趋永寿入好畤河后转向南流。由米家河再入乾县境,经羊毛湾、龙岩寺,于龙塘口出峪。径流直泻,至临平镇王家庄出境,入武功界。县境内长度18.25公里,漆水河沟面比较开阔,一般宽约3000米。河壁高度,龙塘口以北140~160米,以南40~60米。 在武功县境内,漆水河古称杜水、武亭水、中亭水。由游凤乡入境,东南行,经游凤乡、苏坊乡至武功镇,又南流(至大庄乡之桥旗寨)注入渭河。境内流长24公里,流域面积157.2平方公里。 公里,年均径流量约2亿立方米。桃树坡以上90公里为上游,桃树坡至北郑村为中游,长20公里,北郑村以下40余公里为下游。 ==河道特征== 漆水河上游流经降水较多、植被较好的麟游山区,河源至麟游县城段,谷底宽15米左右,支流很多,水量比较丰富,含沙量少,河水清澈。麟游县城至永寿宋家坡段,河谷深切入灰岩之中,谷深150~200米,两岩陡峻,纵坡8.3‰,谷底较宽处50~60米,最窄处仅10米左右<ref>[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amp=1609995368&ver=2813&signature=KnK2sHsCc7kYs 漆水河的变迁] </ref> 。干流自宋家坡出石峡后,流入长约7公里、宽约500~1000米的川道,河床宽10~30米,比降5‰。羊毛湾水库以下又进入灰岩壁立的峡谷,龙岩寺以上1公里内更为陡峻,谷宽不到100米,基岩出露厚度70米以上。龙岩寺以下至河口为带状川地,宽1~3公里,河床宽10~30米,比降4‰。河流下段,河流进入关中盆地,地势平坦,农田水利开发较早。 ==水文特征== 在麟游县境,漆水河多年平均最大流量90.5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1立方米/秒。它是县境内一条最大河流,内有一级支流五条,二级支流十三条,这些支流南源于岐山、凤山,北源于页岭。控制着全县总面积的55%,流域内有六个乡的全部面积和四个乡的部分面积,51个村民委员会,211个村民小组。7820多户,4300多人口。 在永寿县境内,漆水河年平均流量1.78立方米/秒,最大洪水825立方米/秒。年最大径流为4.25立方米/秒(1975),最小径流为0.93立方米/秒(1972),最大流量271立方米/秒(1978.7.27),最小径流量为0.36立方米/秒(1978.5.27)。最大洪流日流量9,720立方米(1976.9.6)。年均含沙量13.9kg/m,输沙量为78.1万吨;年最大输沙量为21万吨(1978),最小输沙量为3.26万吨(1972)。7—9月的高沙期,输沙量占全年89%。在乾县境内,漆水河常流量1.8m/秒,最大洪水流量820m/秒,在本县流域面积78.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8%。漆水流至龙塘口,从峡谷喷出。其地有泉,水温可浴。羊毛湾水库建在漆水河入境口,“宝鸡峡渡槽”坐落于龙塘口,横亘漆水两岸,连接宝鸡峡干渠工程,使渠水盘山而过。在武功县境内,漆水河年平均流量4.32秒立方米,最大流量265秒立方米,最小流量0.03秒立方米,年径流量13623.6万立方米。水量季节性变化大,天旱上游截流灌溉,常呈干谷,雨涝成灾。 ==历代引水工程== 清时,于好畤河谷好畤街、吴家堡、樊家堡、解家堡、赵家堡各流段凿渠引水灌田688亩。计有:雍正三年(1725),凿赵家渠,灌田160亩。乾隆九年(1744),凿李家渠,灌田8亩<ref>[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amp=1609995368&ver=2813&signature=aW6k8qgnShgvYePLFzkROazExd89Neak3xV 漆水河湿地公园] </ref> 。十年(1745),凿樊家渠,灌田50亩。十一年(1746),凿西渠,灌田90亩。王家渠,灌田20亩。解家渠,灌田50亩。十二年(1747),凿解樊渠,灌田300亩。十三年(1748),凿杜渠,灌田40亩。清末,河床加深,引水困难,俱废。民国时期,无水利设施。1958年,在好畤河修筑砌石滚水坝,引水至好畤村、樊家堡、解家堡,灌地4000亩。 升原渠,唐中叶,武功县南有升原渠,在漆水以西至眉县段与成国渠合,漆水以东与成国渠在六门堰分流,成国渠流经东北,升原渠则向东南流入兴平。渭惠渠,民国24年(1935)3月动工,民国26年(1937)12月15日通水,历时18个月,投资219万元。从眉县渭河北岸孙家堡西南起,向东经扶风、武功、兴平于咸阳西郊退入渭水。在武功有第一、二、三渠,其中第三渠境内里程最短。第一渠,自扶风揉谷入杨陵至金铁寨分水闸,境内渠长25公里。漆水河西渠段于民国24年(1935)8月25日动工,11月下旬完成,全长11公里,过水流量30立方米/秒;漆水河东段于民国25年(1936)11月开工,次年2月基本完成,全长12.833公里,过水流量25立方米/秒。县境内有斗渠12条,解放后增加9条,设计灌溉面积11.83万亩,1949年实灌仅6万亩。建国后对渠道重新整修,命名原第一、三渠为渭惠南干渠,1975年改称人民引渭塬下南干渠,所辖斗渠均经改建。幸福渠(中苏渠)1956年,苏坊村在村西漆水河筑坝引水,坝长30米,修渠3.5公里,流量0.4立方米/秒,灌苏坊、周村、集贤村地1700亩。沿途建水磨4处,水力弹花一处。1962年延长渠道,增大了灌溉面积。1981年秋,漆水河发洪水坝毁,冬季修复。苏坊村在公社化时期命名为“中苏”大队,故名“中苏渠”,后改为“幸福渠”沿用至今。岸底村渠,1957年5~8月,岸底、高庙、黄家河等村修建。渠口在乾县徐家崖村(半属武功,半属乾县)漆水河左岸,到游凤岗子退入漆水。长5公里,渠道为4公里暗渠,无坝引水,流量0.3立方米/秒。原设计灌三合、渠子、桥子口等村2500亩田地,渠成后实灌300亩。1972年宝鸡峡干渠通水后废。许家引漆渠,修建于1957年3~6月,渠长5公里,流量0.4立方米/秒,灌田800亩。 ==文献记载== 麟游县城西镇头天台寺有九成宫故址,为隋唐时皇帝避暑胜地,旁有《醴泉铭》碑,系唐魏徵撰文,欧阳询书丹,被誉为“双绝”,为楷书典范之一。清[[雍正]]十一年(1733)《武功县志》记载,漆水河两岸东、西渡口主要有四处:县东门外(今武功镇)、下川口、焦阳、“又南距川口十里”处。水“要冲”渡口4处:卜村塬南、漆湋交汇处毛家嘴、杨村北崖下、磨李沟西崖下。清末漆水三渡:县东门外(今武功镇)、毛家嘴、川口。水二渡:镜照寺、北杨村。民国期间,漆、湋河舟渡如故。新中国成立后,漆、湋河两岸群众为解决生产和人行困难,以村或儿村联合搭起木桥、石板桥、过水桥、独木桥。 ==视频== 陕西武功姜嫄水乡,依漆水河而建,将江南风情与关中文化完美融合 {{#iDisplay:z0512b8rnga | 560 | 390 | qq }}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 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漆水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