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8.59.16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滨玉蕊 的原始碼
←
滨玉蕊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滨玉蕊</big> ''' |- |[[File:滨玉蕊1.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78310a55b319ebc46ce3621e8226cffc1f171699?x-bce-process=image/watermark,g_7,image_d2F0ZXIvYmFpa2UxMTY=,xp_5,yp_5 原图链接] [https://baike.baidu.com/picture/466719/466719/10012000000/0df3d7ca7bcb0a46d0b89fbe6b63f6246a60af9a#aid=10012000000&pic=78310a55b319ebc46ce3621e8226cffc1f171699 来自中国自然植物]]]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滨玉蕊 学 名:Barringtonia asiatica (L.) Kurz 别 称:基边脚、棋盘脚树、[[台湾]]金刀木、 台湾玉蕊、棋盘脚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桃金娘目]] 科:[[玉蕊科]] 属:[[玉蕊属]] 种:滨玉蕊 命名者及年代:(L.) Kurz,1876 |} '''滨玉蕊'''(学名:'''Barringtonia asiatica''' (L.) Kurz)是[[玉蕊科]][[玉蕊属]]植物,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小枝粗壮,叶片丛生枝顶,有短柄,近革质,倒卵形或倒卵状矩圆形,两面无毛,侧脉两面凸起,网脉明显。总状花序直立,顶生,小苞片三角形,萼纸质;花瓣椭圆形或椭圆状倒披针形,子房近球形,果实卵形或近圆锥形,外果皮薄,外面有腺点,种子矩圆形,凹头。 分布于亚洲、东非和大洋洲各热带、亚热带地区;在中国分布于台湾的屏东、台东和兰屿等地及南沙群岛的太平岛。常生滨海地区的林中。 滨玉蕊果实、种子和树皮捣烂均可毒鱼。 树形挺拔,叶片大,色泽浓绿,花形奇特,花期长,花香浓郁,为滨海地区园林绿化的优良树。 <ref>[http://www.iplant.cn/info/%B1%F5%D3%F1%C8%EF 滨玉蕊], 植物智, 2020-01-18</ref> ==滨玉蕊植物学史== 名称来源:棋盘脚,因其果实的形状像古时弈棋的桌脚,故称“棋盘脚”;而且它的果实比较肥硕,故有“垦丁肉粽”之称;其花形三百至五百枚的雄蕊呈放射状,花丝下白上红顶端黄,像焰火般灿烂,故有“垦丁之花”的美称。 ==滨玉蕊形态特征== 滨玉蕊, 常绿乔木,高7-20米;小枝粗壮,有大的叶痕。叶丛生枝顶,有短柄,近革质,倒卵形或倒卵状矩圆形,甚大,长达40厘米,宽达20厘米,顶端钝形或圆形,微凹头而有一小凸尖,基部通常钝形,有时微心形,全缘,两面无毛,侧脉常10-15对,两面凸起,边脉可见,网脉明显。 总状花序直立,顶生,稀侧生,长2-15厘米;苞片卵形,无柄,长8-15毫米;小苞片三角形,长1.5-5毫米;花梗长4-6厘米;花芽直径2-4厘米;萼撕裂为2个不等大的裂片,长约3-4厘米,纸质;花瓣4,椭圆形或椭圆状倒披针形,长5.5-8.5厘米;雄蕊6轮,内轮退化,花丝长约8-12厘米,退化雄蕊长2-3.5厘米;子房近球形或有4棱,4室,隔膜不完全,胚珠每室4-5颗。 果实卵形或近圆锥形,长8.5-11厘米,直径8.5-10厘米,常有4棱,外果皮薄,外面有腺点,中果皮厚2-2.5厘米,海绵质,内果皮富含纵向交织的纤维;种子矩圆形,长4-5厘米,向上渐狭,凹头。 ==滨玉蕊生长环境== 常生于滨海地区的林中。喜光不耐阴、耐热、耐瘠、不耐寒;性强健。性喜多湿,生育适温为23-32℃。为典型海岸植物,多生长于海岸林或特大潮可以淹及的珊瑚礁缝隙中,是海岸林中最外层和最高大醒目的植物。在[[热带]]地区,也常见于[[红树林]]内缘。 ==滨玉蕊分布范围== 分布于[[亚洲]]、[[东非]]和[[大洋洲]]各热带、[[亚热带]]地区;在中国分布于[[台湾]]的[[屏东]]、[[台东]]和[[兰屿]]等地及[[南沙群岛]]的[[太平岛]],在海南东海岸某岛屿发现天然分布的滨玉蕊大树,个体数量不超过60棵。 ==滨玉蕊繁殖方法== 滨玉蕊可播种繁殖或扦插繁殖。 播种:种子的发芽率可达80%,播种前可将种子浸泡于清水中48小时,每24小时换水1次,48小时后捞取种子晾干即可播种。种子点播后保持苗床或容器湿润,2-4个月可发芽出苗。 扦插:扦插前用生根剂(粉)对扦插条进行处理,可促使插条生根,提高成活率。 ==滨玉蕊栽培技术== 小苗培育:裁培土质以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壤上为佳,可耐盐分高的土壤。幼苗需水较多,不可任其干旱失水;春至夏季为生长旺盛期,每1-2个月追肥1次。每年春季应修剪整伎1次,成树后甚粗放。 小苗培育:在移植区培育1年后,移到大苗区栽培,每3个月中耕1次,每半年追施加有机肥1次,3-5年即可出圃造林。 ==滨玉蕊主要价值== 滨玉蕊果实中果皮全被纤维充满,内果皮呈软木质,故能漂浮在水上,远渡重洋到适合繁衍的异地落脚成长。滨玉蕊是一种具有较大经济价值的植物,它不仅是庭院绿化美化的优良风景树种,其果实、种子和树皮捣烂后,还可以杀虫及药用等。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滨玉蕊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