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8.108.2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渡黄河-宋琬 的原始碼
←
渡黄河-宋琬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渡黄河》</big> ''' |- | [[File:宋琬2.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s://sjb.qlwb.com.cn/qlwb/IMAGE/20200820/A13/A13_A13_2660.jpg 原图链接][https://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200820/ArticelA13003FM.htm 图片来源]]]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作品名称: [[《渡黄河》]] 创作年代: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 文学体裁:诗 作者:[[ 宋琬]] |} '''《渡黄河》'''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 [[宋琬]]的诗。 [[宋琬]]曾于公元1661年([[顺治]]十八年),因为族人诬告他与起义军首领于七有联系,被满门抄系,槛车押赴[[北京]]。三年后才出狱,又放废了八年。在这期间,他对于人情的反复,世途的险恶,有深刻的体会。此诗即写于宋琬释归之后,他晚年遭到人生大挫折,故亦借渡黄河而慷慨悲歌。<ref>[https://so.gushiwen.org/shiwenv_7feb62340a60.aspx 《渡黄河》 ] 古诗文网</ref> ==诗词正文== {{Cquote|<倒泻银河事有无, 掀天浊浪只须臾。 人间更有风涛险, 翻说黄河是畏途。 >|<《渡黄河》>|<古诗文网>}} ==译文== 常听说银河倒泻,这事真假难辨,如今见到的黄河,瞬间就能浊浪掀天。 人世间的风波比这更加险恶,可人们反说,险途只在这黄河中间。 ==赏析== 这首诗前两句将黄河的浊浪排天,以天上盼银河倒泻陪衬,极力描写它的险恶;后两句说人情的险恶更有甚于黄河浊浪,所以不应说黄河是畏途。这首诗运用反衬的手法极写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十分深刻,含感时伤世之情,发穷愁孤愤之音,诗格老成,笔力劲健。 前两句说人们一旦来到那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的黄河岸边时,就不免被它那“倒泻银河”的神秘传说吓住。对这种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的人,诗人是非常蔑视的。自然,横渡[[黄河]]是有一定危险的,但也只不过是承受“须臾”的“掀天浊浪”而已。在永恒的时间和空同里,人的生命也正如激流险峰中的一叶小舟:当生活的巨浪铺天盖地砸下来时,没人能够事先预见,也没人能知道这灾难会延续到何时。宋琬曾是位少有方名的诗人,早年便高中进士,为官时也颇多惠政,深得人民爱戴。却不想被人诬陷,以至于“立逮下狱”,“并系妻子”,在拘囚的三年中,又险遭不测之祸。这就难怪他会借“渡黄河”之题,发出“人间更有风涛险”的沉重叹息了。 后两句写黄河汹涌奔腾,古人不知其发源地,认为是天上的银河倒翻下来的,故有“黄河之水天上来”之说。它有掀天的浪涛,但是要渡过去也用不了多长时间,惊涛骇浪的风险很短暂,一般都能渡过。真正的风险却是在人间。一般人在险恶的人间,习惯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豺狼横行、暗无天日、伤天害理、良心灭绝的生活,还不曾觉察到它的险恶,反而说黄河的险风恶浪才是最可怕的,不敢渡过。 [[宋琬]]认为诗人处穷困之境,心怀“幽忧”之情,自易“悲歌慷慨”。(《董阆石诗序》)[[黄河]]本是自然界之险途,但无论其“倒泻银河”也好,“掀天浊浪”也罢,在诗人眼中,与人生道路之充满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相比,都微不足道。诗人以反衬的手法极写其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十分深刻,含感时伤世之情,发穷愁孤愤之音,诗格老成,笔力劲健,可见其诗风之一个侧面。<ref>[https://v.qq.com/x/page/a3118yn5r0e.html 渡黄河 清·宋琬 古诗 诗词歌赋 中国水墨风 垕德载物 ] 腾讯视频,发布时间;2020年07月19日</ref> ==作者简介== [[宋琬]]<ref>[https://www.shicimingju.com/4180.html 《宋琬简介》 ] 诗词名句网</ref>(1614~1674)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字玉叔,号荔裳,汉族,[[莱阳]](今属[[山东]])人。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宋琬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高祖宋黻,为明代莱阳第一位进士,官至浙江副使,父宋应亨,天启间进士,历任大名府清丰知县、吏部稽勋司郎中,清兵入关后,死守莱阳抗清,城破殉国。 宋琬自幼聪慧,刻苦好学,应试县、府皆名列榜首。崇祯八年(1635)以高才生充拔贡入京深造。与父[[宋应亨]]、兄宋璜,名噪京华。 崇祯十六年(1643),清兵攻打莱阳城,宋应亨、宋玫组织宋氏族人及乡民抗清,城破殉国。宋琬则以仲兄宋璜任所在杭州,出游吴中在外得免一死,先后流落苏州、杭州、金陵等地,使其有机会进一步接触社会生活,了解平民疾苦。 [[康熙]]十二年(1673)正月间,宋琬在回莱阳省亲后,不顾身体患病,奉命赴京城朝觐康熙皇帝,时逢吴三桂起兵叛乱,攻陷成都,蜀中妻子儿女陷入叛军之手。京中宋琬闻讯后,惊恐忧郁,以致气塞胸臆,病逝于京都馆舍,时年59岁。 宋琬故居位于[[莱阳市]]中心大街中部东侧,建于明朝末年。清光绪五年(1879年),莱阳知县茅芳廉为之立碑——“宋荔裳先生故宅”。道光年间故居内设“卢乡书院”,光绪年间为官立小学,后为[[莱阳中学]]。1981年[[烟台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烟台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琬故居现为[[莱阳市博物馆]],有房屋46间,占地1054平方米。馆内设革命历史文物展室、宋琬纪念馆、历代名人纪念馆、现代书画展室等。1996年被烟台市人民政府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f>[https://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200820/ArticelA13003FM.htm 山东学政施闰章与齐鲁文人交往轶事 ] 齐鲁晚报,发布时间;2020年08月20日</ref> ==视频== <center>'''一代诗宗之宋琬 '''</center> <center> {{#iDisplay:p0302fwwgzd|780|460|qq}} </center> <center>'''《莱阳档案》一代诗宗 宋琬'''</center> <center> {{#iDisplay:h0141hol5wf|780|460|qq}} </center>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國文學總論]]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821 中國詩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quo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渡黄河-宋琬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