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151.18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清朝政府 的原始碼
←
清朝政府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清朝政府''',或稱'''清政府'''、'''清廷''',是指[[大清]]的[[政府|治權機構]],始于[[後金]]政權,長達296年,至1912年[[宣統帝]][[宣統帝退位詔書|退位]]後終結。 == 中央政府機構 == === 後金時代 ===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20px;"> {| class="wikitable" |- | [[File:Mukden palace Dazheng Hall.jpg|260px|居中|清朝政府]]<br>[[瀋陽故宮]]中的東路建築,中為大政殿,<br>兩側的十王亭是清初左右翼王和<br>[[八旗]]辦公的地方 |- |} </div> 清朝政府最初的行政架構始設于[[後金]][[皇太極]]時期,[[天聰]]五年(1631年),設[[六部]]([[清朝吏部|吏部]]、[[清朝戶部|戶部]]、[[清朝禮部|禮部]]、[[清朝兵部|兵部]]、[[清朝刑部|刑部]]、[[清朝工部|工部]])。天聰十年(1636年)設立[[都察院]]。[[崇德]]二年(1637年)設立[[議政王大臣會議]],這是後金時期和清初重要的決策機構。 === 入關至清中期 === [[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關]]後,[[國都]]由[[盛京城]]遷至[[北京城]],並增設多個中央行政機構。順治十五年(1658年)又仿照[[明朝內閣]]制度設立[[清朝內閣|內閣]]{{NoteTag|[[清朝內閣]]在[[紫禁城]][[東華門]]內[[文華殿]]南邊的內閣大堂辦公。}},由[[大學士]]、[[協辦大學士]]、[[學士]]、[[侍讀學士]]等組成,負責起草、傳達詔令,進呈題疏,代批擬旨等。清朝的內閣名義上居中央輔政機構之首,但沒有明朝中後期內閣那樣的實權,內閣的最高長官大學士,雖然品極位崇,實際上只是皇帝的私人秘書,為皇帝繕寫文書和諭旨而已。[[康熙]]十六年(1677年),在[[內閣]]外另設立[[南書房]],使之成為決策中心。[[雍正]]十年(1732年),正式定名的[[辦理軍機事務處]](簡稱軍機處)成為清中後期為皇帝服務的國家決策中心。至此,議政王大臣會議名存實亡。 === 晚清時期 === [[晚清]]時期,國內外環境劇變。[[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事變]]後,清朝政府開始推行[[清末新政|新政]]。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9月,政府下詔訂定新中央官制,改六部為[[十一部]]。[[宣統]]三年(1911年),成立[[大清帝國內閣列表|責任內閣]]。末帝[[溥儀]]在1912年2月12日退位後,在北京[[紫禁城]]中依然保持著一個“[[遜清皇室小朝廷]]”,直至[[民國]]十三年(1924年)11月5日被迫出宮結束。 == 注釋 == {{NoteFoot}} == 參考文獻 == *神穀秀二:〈[http://www.nssd.org/articles/article_read.aspx?id=7000253971 清初官員的品級與升轉]〉。 *呂元聰:〈[http://www.nssd.org/articles/Article_Read.aspx?id=1002096656 清代前期政府官員的實習培訓制度]〉。 == 參見 == * [[清朝中央國家機關列表]] * [[清朝官職表]] * [[清朝內閣總理大臣]] * [[遜清小朝廷]] {{-}} [[Category:610 中國通史]]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NoteFoot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NoteTag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清朝政府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