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7.105.18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涡河 的原始碼
←
涡河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涡河'''(guōhé)是[[淮河]]中游左岸一条支流,古作“㳡guō水”。[[南北朝]][[东魏]]时改为“涡水”,[[明朝]][[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又改“涡水”为“涡河”。现为淮河第二大支流,河道全长421公里,流域面积15905平方公里。涡河历来是豫、皖间水运要道。[[历史]]上屡受[[黄河]]决口泛滥之害。支流[[惠济河]]口以下的中下游河槽,原本宽深,排水能力较好,有“水不逾涡”之说<ref>[http://blog.sina.com.cn/chuzhouxueyuan 涡河简介] ,新浪博客</ref>。 [[File:涡河.jpg|350px|缩略图|右|<big>涡河</big>[http://upload.ceweekly.cn/2015/0929/1443522588412.jpg 原图链接][http://www.ceweekly.cn/2015/0929/128584.shtml 来自经济网-中国经济周刊 的图片]]] ==名称由来== 《[[尔雅]]》记载:“涡为洵”。晋郭景纯注云:“大水溢出别为小水也,本作过,省文为涡,义取漩流也。”涡河之名即由此得之<ref>[https://sports.eastday.com/a/180318130218453000000.html 寻找轩辕之丘-白石山],东方体育,2018-03-18 </ref>。 ==干流走向== ===涡河主源=== 为运粮河,发源于[[河南]][[开封]]以西,黄河南堤脚下,东南向流,穿过中牟县与开封市之间陇海铁路,至[[朱仙镇]]南,右纳一分支,以下始称涡河。至邸阁左纳孙城河,至芝麻洼涡河故道(又称惠贾渠)由左岸汇入,至太康县东,右纳老涡河;太康至玄武间折东流,左纳[[小新沟]]、[[铁底河]];玄武以下至豫、皖界,两岸无支流汇入。 玄武至鹿邑又东南向流;鹿邑至亳县为向东流,在焦庄北进入皖境,至刘寨东,惠济河自左岸来汇,汇口处称两河口,至亳县城,左纳小洪河、陈治沟;亳州以下河道东南流,经十九里,过大寺闸,在沙土集至百尺河村,左纳新武家河?武家河上段?,右纳[[赵王河]];至义门集,漳河自右岸来汇;又经赵屯、大吴家,至[[涡阳县]]城北,有涡阳节制闸,老武家河(武家河下段)于闸上游左岸汇入,五道沟自闸下左岸汇入;又穿过[[濉阜]]铁路桥,经高炉集,至西阳集,左有[[青羊沟]]来汇,右有北凤沟来汇,均为涡阳与蒙城两县的界沟。续东南流,至蒙城县城北,有蒙城节制闸,孙沟湾([[阜蒙河]])于闸上游右岸汇入;蒙城以下,地域狭长,左岸有8条大沟、右岸有12条大沟直接入涡。流经[[双涧]]、[[移村]]、[[龙亢]]、[[燕集]]、[[河溜]]、[[双沟]]、[[沙沟]],至红庙西,左通符怀新河,符怀新河上有许营闸,距涡河约1公里许。折南流,至龟山头穿过涡河大桥,又折东流,于怀远县城东北注入[[淮河]]。 河道总长度423公里,直线距离360公里,弯曲度1.2,其中豫境196公里,皖境227公里。河源地面高程78米,河口19米,平均沿河地面坡降1/6500。河源至惠济河口为上游,比降1/5000;亳州至蒙城为中游,比降1/10000~1/11000;蒙城至河口为下游,比降1/12000~1/15000。 ===涡河源头=== 源于开封县西姜寨乡郭厂村西,贾鲁河东岸,向东南流经朱仙镇、大李庄乡,从四合庄出境人通许县,境内流长20公里。河床宽21~24米,深2.7米,最大流量25立方米/秒。重要支流有[[运粮河]]、[[惠贾渠]]、[[马家河]]、[[孙城河]]、南、北[[铁底河]]等。县南部涝水主要由此河排泄,赵口淤灌区的全部退水也由它排泄。 [[尉氏县]],涡河其源有二:一在开封县西[[姜寨乡]]郭厂西;二在郑汴公路南侧开封林业总场西,至大律王合二而一,再东南穿过开尉公路流入尉氏境。经北贾寨,至崔岗东界入通许。涡河在本县流长7公里。 涡河(系常年河)境内长度51.625公里,流域面积1052平方公里。防洪流量562立方米/秒,除涝流量30.6立方米/秒。沿河建水闸1座(计划灌溉16.4万亩,现灌溉3万亩)。公路桥3座,机灌站16座。1966年10月治理时,主槽流量只通过120立方米/秒,防洪流量为360立方米/秒。现底宽24米,深3.2米。 ===涡河支流=== [[File:赵王河.jpg|有框|右|<big>赵王河</big>[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5301363176&di=80d56781d023c65f9e574dbc63259d2b&imgtype=0&src=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q_70%2Cc_zoom%2Cw_640%2Fimages%2F20190315%2F05e03e18bc784bd191a12312a3340dfd.jpg 原图链接][https://m.sohu.com/a/301403955_123246 来自搜狐 的图片]]] [[柘城县]]境内涡河有南北两支。南支南岸自安平乡贾庄入境,经安平乡的[[宋庄]]、[[小吉庄]]、[[大周村]],[[李原乡]]的小吴桥至鹿邑县玄武乡香李堂入鹿邑县境,长14.5公里;北岸自李原乡丁小庄入境,经李原乡的丁口、阎口,皇集乡的张龙光村、鸭李庄至鹿邑县玄武乡刘楼西人鹿境,长15公里。在柘集水面积85.9平方公里。较大支流有[[马头沟]]、[[芦沟]]。北支自太康马厂分流东北,经沙河集至县城入废黄河,由于水流不畅,又历经黄水的积淤,至明嘉靖前河床淤没。 [[亳州市]]境内流域面积为188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4.5%。主要支流左岸有[[小洪河]]、[[亳宋河]]、[[武杨河]]、[[老武河]]、[[大观新河]]等;右岸有[[油河]]、[[赵王河]]等<ref>[http://lishi.zhuixue.net/2017/1026/84838.html 《亳州市志》第二章 自然概貌 第二节 水系],历史追学网,发布时间:2017-10-26 15:12 </ref>。 ====涡河上源为阴沟水==== 《水经注》(卷九)载:“阴沟水出河南阳武县蒗荡渠,……阴沟始乱菠荡渠终别于沙而水出焉,水受沙于扶沟县。”今一上源为惠济河,发源于[[河南省]]开封市西北部黄河南大堤下,东南流向,流经[[杞县]]、[[睢县]]、[[柘城]]、[[鹿邑]],自[[安溜乡]]入境。 ====河南中牟县河段==== 另一上源发源于河南中牟县东,东南流向,流经河南省通许、太康、鹿邑,自代桥入境。两源流至十八里集西之两河口合一,东向流经十八里集、市区北关、十九里集、大寺集、东钓鱼台、百尺河,至义门入[[涡阳县]]境。 境内河段长66公里。河道断面:上宽约230~250米,底宽约50~100米,河深约13~15米,在高程37米以下的河槽,平均断面为1553平方米,最大泄洪流量为2500秒立方米,达20年一遇排涝标准。据1950~1986年水文观测,最高水位为36.67米,最低水位为24.79米;最大洪水流量为2140秒立方米,最小枯水流量为零。因河槽深阔,两岸地势高,近百年来未曾漫溢成灾,故民间有“水不逾涡”之说。 ====涡阳县境内==== 流经[[亳县]]城父寨七里桥入县境。涡河流至义门集东南,漳河(现称“章河”)自西南注入。后曲折东流至大石桥,拖江沟自北注入。 东南流至乾柴庙,[[龙凤沟]]自南注入。东流至赵屯南,[[薛沟]](姚子沟)水自南注入。东南流至[[彭渡口]],湖沟水自南注入。东流至孙楼北,界洪河水自南注入。东流至县城北,界沟水自南注入;雉河水(现称武家河)自西北注入。 最小流量每秒40立方米,出现于1962年8月21日。建涡阳闸后,闸上最高水位为30.15米,出现于1976年;最低水位为22.73米,出现于1971年;闸下最高水位为28.66米,出现于1971年;最低水位22.27米,出现于1972年。 ====蒙城县境内==== [[File:蒙城县境内.jpg|有框|右|<big>蒙城县</big>[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5301789267&di=3028c7a2d0dfa1fab6b2c2511a0a9dc1&imgtype=0&src=http%3A%2F%2Fwww.rmzxb.com.cn%2Fupload%2Fresources%2Fimage%2F2017%2F08%2F25%2F1961973.jpg 原图链接][http://www.rmzxb.com.cn/c/2017-08-25/1747064.shtml 来自人民政协网 的图片]]] 涡河(古称过水)《水经注》:“阴沟始,乱荡荡终,别於沙,而过水出焉。”源于河南省通许县,流经[[杞县]]、[[太康]]、[[鹿邑]]与北干[[惠济河]]汇流,经[[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由[[田桥]]入境,东南流经[[小涧镇]]西、城关镇北、全集西、双涧镇北、移村集南至界沟集出境,至[[怀远县]]城北入淮。境内长52公里,两岸37条大沟注入,境内流域面积67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1.8%。境内河宽200—300米,深8—10米,平槽流量1500立方米/秒,可常年通航。沿岸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建国后,修筑两岸防洪堤、沟口涵闸、蒙城节制闸、分洪闸、船闸,多次疏浚河道,水利、航运条件大为改善。 ====怀远县境内==== 涡河源于河南省开封县西,于蒙城县界沟入境,至县城东注入淮河,过境约55公里,县内流域面积154.6平方公里。上游支流呈扇形分布,客水面积15735平方公里,历史上因受黄泛影响,河岸高于两侧平原1~2米,河床狭窄,呈长槽形。汛期受淮水顶托、倒灌,两岸平原排涝困难。涡河境内计有支流14条,左岸有[[汤家沟]]、[[新沟]]、[[黄家沟]]、[[帖家沟]]、[[王家沟]]、[[陈家沟]]、[[施家沟]];右岸有[[钮家沟]]、[[杨家沟]]、[[褚家沟]]、[[西毛沟]]、[[东毛沟]]、[[唐家沟]]、[[新庄沟]]。涡河正常情况下水深5~8米。 ===防洪应急工程=== 但自1968年以来,上游地区开展“引黄淤灌”,大量泥沙入涡,形势越来越严重,最大含沙量由1983年的4.43公斤/立方米,增加到1985年的31.1公斤/立方米。年来沙量由1983年的6.32万吨,增加到1985年的91.9万吨。1981年涡河实测断面与1953年实测断面相比,大寺闸以上至两河口东平均淤高6米;河槽平均断面由1553平方米减少到957.5平方米;平槽泄洪流量由2510秒立方米减少到1110秒立方米,尚不足5年一遇排涝标准。是时县水利局将涡河淤积情况逐级上报,引起了省、地和国家水利部门领导的重视。 1982年,水电部向国务院提交了《涡河淤积和引黄淤灌问题处理意见》的报告,国务院很快下达了(82)国函字54号文件,批转了水电部的报告,着重指出:“河南省引黄淤灌必须完善沉沙设施之后才能进行”。并立即下拨涡河防洪应急工程经费105万元,要求及时做好涡河安全渡汛工程。1982年冬至次年春,[[亳县]]修筑涡河防洪堤40.7公里,城市防洪墙13554米。但因经费有限,防洪堤、墙工程标准偏低,且未封闭。两岸沟口60余处,均未建防洪配套工程。所以目前仍不能充分发挥防洪效益。尤其是上游引黄淤灌在沉沙设施不配套的情况下仍继续进行,使涡河水含沙量有增无减,河床淤积日趋严重,洪涝灾害的威胁与日俱增,实力当地百万人民的心腹大患。 涡河属雨源型河道,其水位、流量、含沙量均受流域内降雨量的直接影响。年最高水位、最大流量和含沙量多出现于6~9月,枯水期和最小含沙量多出现于冬季和春季。 70年代后,随着中上游工业废水排放日多,污染逐渐加重。 建国前,涡河在当地境内无永久性桥梁,两岸交通极不方便。建国初,为沟通亳——商公路,在城东北角建起一座木排架公路桥。 1969年9月,建九孔井柱“T”型梁板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公路桥,成为贯穿涡河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 此后又在城西韩营修建区乡公路桥一座,在城北二桥渡口修建浮桥1座,大大方便了南北交通。 1978年,经中央水电部批准,在市境东南15公里之大寺集近处,修建了涡河亳县枢纽工程浅孔闸1座,为当地第一座大型蓄水闸。 ==航道航运== ===航道运营=== 涡河为历代漕运之要道,也是中原地区航运最繁忙的水道之一。 明清时期,在涡河之上,毫州市配有专门的灌运船只。 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共有僧运丁船46只。嘉庆十二年(1807年),又裁去10只丁船,剩余36只丁船主要往返于[[寿州]](今寿县)、[[凤台]]、[[怀远]]、[[定远]]、[[六安]]、[[霍山]]、[[英山]]、[[颍州]]、[[颍上]]、[[霍邱]]、[[太和]]、[[蒙城]]等州县。漕粮分兑于怀远、临淮关、寿州、正阳关4处。 清末民初,南北货物在此聚散。在西起韩营,东至车埠口的5公里河段上,常年停靠着5000多艘船只等待进港装卸。其中多是几个吨位的木船,只有少数三蓬三桅20吨位大船和对连划子,运出的货物大部分是农副产品和棉花、药材等,运进货物主要是京广杂货、竹、木、茶、麻、煤油、食盐、山窑等。民国27年,亳县沦陷后,日军封锁了涡河航道,河上船只一部分被烧毁,一部分被押往[[蚌埠]],涡河水运中断。 涡河建国后6次疏浚,8次清航,正常水位可通300吨级,汛期500吨级货船。航道技术标准6级,营运标准2级,境内长52公里,是蒙城境内主要水上运输航道<ref>[http://lishi.zhuixue.net/2017/1028/93573.html 《蒙城县志》 交通 第二节 水路],历史追学网</ref>。 ===主要港口=== ====怀远港==== 位于县城涡淮三角地带,东距蚌埠市14公里。客运码头原在外河口(涡河入淮处),1959年迁至水门口,新建码头岸壁70米,配24米混凝土趸船一艘,铁质跳板一块。1974年建旅客候船室,面积240平方米,备有木条椅,可供近600名旅客休息。 ====龙亢港==== 位于县城西46公里的涡河北岸,属自然坡岸码头,可停靠100吨级船只,[[抗日战争]]时期,为皖北盐、粮、百货中转集散地。1985年吞吐量约5万吨。 上桥闸跨[[茨淮新河]],距县城10公里,船闸两侧设立式码头,可停靠200~300吨级驳船,年吞吐量约7万吨。 ====主要渡口==== 涡河交通渡——文昌阁渡口:此渡口右岸在小街、左岸在县城[[文昌阁]],是沟通城乡的主要渡口。 始用于宋宝祐五年(1257年),初为私营渡口。 民国年间由保公所经营,有木船多只。 抗日战争期间,由日伪水上稽查队管理。 抗战结束后,由城关区建国镇经营。建国后,由城关区引凤乡接管。 1959年蚌埠淮河大桥通车后,蚌阜公路客货车辆由此渡运,增加渡运设备,改为轮渡,由县交通局直接管理。 日渡客货汽车与大中型拖拉机300余辆,年客运量200万人次。 1964年涡河大桥建成通车,轮渡停运,改为农渡,管理权转交城关镇引风办事处。此渡口现有钢驳3艘、木船9只,日客运量仍近万人次<ref>[https://www.docin.com/p-110315187.html&endPro=true 第五编交通邮电],豆丁网</ref>。 涡河农渡——龙亢渡口:此渡口位于龙亢镇口,清末时有浮桥两座,后被水毁。 民国初年改用船渡。抗日、[[解放战争]]时期,龙亢镇为豫皖苏区主要抗日根据地,龙亢渡口位处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交界处,川、陕、鄂、豫等省商贩为牟取厚利,多冒险到此交易,时龙亢镇有“小上海”之称,日客流量在万人以上,抗战胜利后冷落。 建国后,随水陆交通运输量的增加,龙亢渡于1981年由县拨款4.2万元,地方筹款3千元,购置小火轮1艘,建筑新码头1座。此渡口现有水泥驳船一艘、机动钢驳一艘、木船12只。日渡机动车辆50余辆,日客运量近5000人次。 ==视频== ===<center>涡河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涡河秋色</center> <center>{{#iDisplay:u3022032gff|650|480|qq}}</center> <center>美丽的涡阳 涡河</center> <center>{{#iDisplay:g01399e37p8|650|480|qq}}</center> <center>航拍蒙城风光</center> <center>{{#iDisplay:l0827o1b2jb|650|48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返回「
涡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