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5.55.4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涂传诒 的原始碼
←
涂传诒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20110601111455957 9005.jpg|缩略图|左|250px|[http://img.zwbk.org/baike/spic/2011/06/01/20110601111455957_9005.jpg 原圖鏈接][http://www.zwbk.org/zh-tw/Lemma_Show/170104.aspx 来自網絡百科新概念]]] '''涂传诒''',空间[[物理学家]] 1940年7月24日生于北京。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ref>[http://www.zwbk.org/zh-tw/Lemma_Show/170104.aspx 塗傳詒],網絡百科新概念</ref> ==简介== 提出并证实了太阳风阿尔芬起伏中存在着湍流相互作用,发展了湍流传输理论,把对太阳风起伏的阿尔芬波描述与湍流描述结合起来,解决了以往研究中的矛盾,该理论得到引用并被称为“涂氏模型”或“WKB like turbulence model”发展了非均匀磁流体介质中的湍流传输理论。提出并论证了在太阳风湍流中存在着压力平衡结构和快磁声波,给出观测证据证明以往流行的“近似不可压理论”不能用来解释太阳风可压缩起伏。提出了两分量模型用来描述小尺度传输结构和阿尔芬湍流。代表作有《日地空间物理学(行星际与磁层)》和MHD Structures Waves and Turbulence in the Solar Wind:Observations and Theories等。198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经历== 1958-1964年在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空间物理专业就读本科。 [[File:20190404144352 296508.jpg|缩略图|左|250px|[http://upfile.cuepa.cn/data/image/2019/04/04/20190404144352_296508.jpg 原圖鏈接][http://pku.cuepa.cn/show_more.php?doc_id=3102645 来自北京大学校报]]] 1953-1958年在北京四中就读初中和高中。 1972年至今,在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任教并从事科学研究。 1980-1981年,在美国天主教大学从事合作研究。 1988-1990年,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高空研究所从事合作研究。 ==荣誉== (1) 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被授予) (2)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6年被授予) ==奖励== [[File:A3194EB17EEA48AAA6F6F28D52E89DA0.jpg|缩略图|左|250px|[http://i.weather.com.cn/images/cn/space/zjk/2013/08/08/A3194EB17EEA48AAA6F6F28D52E89DA0.jpg 原圖鏈接][http://www.weather.com.cn/space/zjk/06/1895418.shtml 来自中国天气网]]] (1)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1年),获奖项目名称“太阳风湍流的本质” (2)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9年),获奖项目名称“太阳风阿尔芬脉动的波能串级理论” (3) 陈嘉庚科学奖(2006年),获奖项目名称“太阳风的形成机制”,奖励个人 (4)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2002年),奖励个人 (5) 科学奖--首届(1993年),奖励个人 (6) 全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2005年),获奖项目名称“太阳风起源和太阳风的形成高度” (7) 国家教委科技一等奖(1988年) (8) 北京市科学进步一等奖(2000年) ==参考资料== [[Category:中國人]] [[Category:教授]]
返回「
涂传诒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