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1.70.2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泥蚶 的原始碼
←
泥蚶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pic135.huitu.com/pic/20191204/1948586_20191204124049839020_0.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image.so.com/view?q=%E8%A1%80%E8%9E%BA&src=tab_www&correct=%E8%A1%80%E8%9E%BA&ancestor=list&cmsid=2f1dcdeb56cc30a3e48218a3138d390d&cmras=6&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49#id=917fed0df0ca5b47a23b0e50eab834de&currsn=0&ps=57&pc=57 来自网络 的图片]</small> |} '''泥蚶''',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列齿目,蚶科,蚶属。中国传统的养殖贝类。 中国沿海各地均有分布,8~10月份产卵期为生产旺季。 ==基本信息== 别称:[[泥蛤蜊]] 界:动物界 门:软体动物门 纲:双壳纲 目:列齿目 科:蚶科 属:蚶属 读音 ni han ==形态特点==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列齿目]],蚶科,蚶属。 中国传统的养殖贝类。地方名:粒蚶、血蚶、血螺、瓦垄哈。 贝壳极坚硬,卵圆形,两壳相等,相当膨胀。背部两端略呈钝角。 壳顶突出,向内卷曲,位置偏于前方,两壳顶间的距离远。 放射肋粗壮,有18~22条,助上具 明显的结节,呈瓦垄形。壳表白色,被褐色壳皮。壳内面灰白色。 边级具有与壳面放射肋相应深沟。铰合部直,齿细密。 前闭壳肌痕小,呈三角形,后闭壳肌痕大,四方形。 中国沿海各地均有分布,8~10月份产卵期为生产旺季。 泥蚶是出口品种,其英文名为Ark shell,日文名为ハイガイ。 输往国别和地区:香港、澳门。出口口岸:浙江。泥蚶广泛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 生活在内湾潮间带的软泥滩中。世界泥蚶产量主要产自东南亚沿海国家。 壳宽2.5cm ,贝壳极坚厚,卵圆形。两壳相等, 极膨胀,尖端向内卷曲。韧带面宽、角质、有排列整齐的纵纹。 壳表放射肋发达,肋上具颗粒状结节,故又名粒蚶。壳石灰白色, 生长线明显。壳内面灰白色,无珍珠质层。 铰合部直,具细而密的片状小齿。前闭壳肌痕呈三角形,后闭壳肌痕呈四方形。泥蚶血液中含有 血红素,呈红色,因而又称血蚶。<ref>[https://wenku.baidu.com/view/2983fe06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6d.html 泥蚶],- 百度文库</ref> 喜栖息在淡水注入的内湾及河口附近的软泥滩涂上, 在中潮区和低潮区的交界处数量最多,埋居其中。 无水管,仅以壳后缘在滩涂表面形成水孔与外界相通。 适应的盐度范围10~28.8,水温0~35℃。泥蚶为滤食性贝类, 以[[硅藻类]]和有机碎屑为食。雌雄异体,生殖季节一般在7~9月间。 == 參考來源 == {{Reflist}} [[Category: 380 动物学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泥蚶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