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9.92.13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泥盆紀 的原始碼
←
泥盆紀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泥盆紀.jpg | thumb | 400px | 泥盆紀 <br> [http://www.uua.cn/show-47-1676-1.html 原圖鏈接] ]] '''泥盆紀''',(Devonian Period)屬於[[顯生宙]][[古生代]]的第四個紀元,又被稱為「魚類時代」,在這個時代的海洋河湖中,遊蕩著不計其數的魚形動物,鯊魚和肺魚都誕生於這個時代。<ref name=“kk0">{{cite web |url=https://kknews.cc/science/x3mexr8.html | title= 泥盆紀10大最恐怖的生物,第一地球史上最兇猛,第六現在還存活著| language=zh | date=2018-01-02 | publisher=每日頭條 | author= | accessdate= }}</ref> 「泥盆」一詞來自英國西南的[[泥盆郡]](Devonshire),由於這一時期的地層首先在此地研究,故就地取名(Se-dgewick及Murchison 1839)。日文音譯而沿用。泥盆紀開始於距今4.16億年,延續了5600萬年。泥盆紀分為早、中、晚三個世。<ref name=“化石">{{cite web |url=http://www.uua.cn/show-47-1676-1.html | title= 泥盆紀| language=zh | date=2014-04-17 | publisher=化石網 | author= | accessdate= }}</ref> ==演進== [[File:泥盆紀早期.jpg | thumb | 400px | left | 泥盆紀早期 <br> [http://www.uua.cn/show-47-1676-1.html 原圖鏈接] ]] 由於[[志留紀]]末期[[加里東造山運動]]的影響,促進了泥盆紀生物界的重大變化。陸生植物進一步發展,早、中泥盆世以[[裸蕨]]植物為主。早泥盆世後期出現了原始的[[石松]]類,中泥盆世出現了原始[[鱗木]]、原始[[楔葉類]]和原始[[真蕨類]],至晚泥盆世出現了原始石松類的[[斜方薄鱗木]]和裸子植物的[[古蕨羊齒]]。海生動物中的[[正筆石類]]中只有[[單筆石]]延續到早泥盆世,[[三葉蟲]]大量減少,而[[四射珊瑚]]進一步發展,如早至中泥盆世廣泛分布的[[拖鞋珊瑚]];腕足類中石燕類極為繁育,穿孔貝類的[[鴞頭貝]]在中泥盆世分布也很廣泛。原始[[菊石類]]出現了,如晚泥盆世的[[稜角石類]]和[[海神石類]]。[[竹節石]]和[[牙形石]]也很發育。由於無頜類和盾皮魚類等魚形動物大量繁育,故又稱泥盆紀為「魚類時代」。如中泥盆世的[[溝鱗魚]]等。泥盆世大西洋動物群與印度洋、太平洋或南太平樣動物群沒有多大差別,可以合稱為歐亞古地中海動物區。<ref name=“化石"/> 泥盆紀時,地球開始發生[[海西運動]],許多地塊升起並露出海面成為陸地,古地理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同時蕨類植物繁盛,常為高大木本植物,所以陸地上首次出現了森林,由於沒有植食性動物,森林很快遍布全球。陸地上只有少量節肢動物,如早期昆蟲,大部分動物都生活在海洋。魚類在第一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後發展壯大,很快成為海洋的霸主。<ref name=“kk1">{{cite web |url=https://kknews.cc/science/zgm6oal.html | title= 地球史上的第二次生物大滅絕及意義 | language=zh | date=2018-02-06 | publisher=每日頭條 | author= | accessdate= }}</ref> 泥盆紀晚期,兩棲動物出現。泥盆紀有[[鄧氏魚]]、[[海納螈]]、[[含肺魚]]、[[提塔利克魚]]、[[恐魚]]、[[腔棘魚]]、[[房角石]]、[[陸地殺手蠍]]、[[雷蠍]]、[[胸脊鯊]]等恐怖生物。 由於無法考證泥盆紀後期滅絕事件的詳細資料,科學家推測出了可能原因,包括全球氣候變化、火山噴發、海平面變化、缺氧等原因,其中更讓人信服的是海洋缺氧。 由於氧氣的缺乏,一些有機物的降解速率因此而減緩,使其保存更為容易,再加上多孔的礁石本來就容易保存石油,使得泥盆紀的地層成為石油開採的重要來源,在美國更是如此,而美國也發現了眾多泥盆紀時期生物化石。 泥盆紀滅絕的動物種類包括:[[腕足動物門]]、[[三葉蟲]]、[[菊石目]]、[[牙形石綱]]、[[無頜總綱]]和[[疑源類]],以及所有的[[盾皮魚綱]]生物。然而陸生生物和淡水生物受到的影響較小。<ref name=“kk2">{{cite web |url=https://kknews.cc/science/93b6me8.html | title= 揭秘泥盆紀生物大滅絕的原因,海洋缺氧最讓人信服!| language=zh | date=2018-01-03 | publisher=每日頭條 | author= | accessdate= }}</ref> ==泥盆紀末期 地球板塊劇烈運動 大量魚類滅絕== [[File:地質年代表.jpg | thumb | 400px | 地質年代表 <br> [https://kknews.cc/news/eaaynpy.html 原圖鏈接] ]] 距今約3.65億年前,[[西伯利亞]]地區的[[海床裂縫]]中噴出[[超級地幔柱]]。超級地幔柱:起初指起源於核幔邊界,直徑達數千千米的熱物質上涌體(即熱地幔柱),是大陸裂解和海底擴張的基本動力。目前全球共有兩個巨型熱地幔柱,分別位於南太平洋和非洲下面。在亞洲大陸之下還存在一個巨型冷地幔柱。岩漿噴涌而出,致使附近的海水沸騰,也產生了大量有害的重金屬離子,海水污染,同時噴出大量有害氣體,地球板塊劇烈運動,大量魚類死亡。 8000年後,隨著岩漿的持續噴發,[[二氧化碳]]濃度變高,產生[[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溫度升高,大量[[珊瑚礁]]死亡。同時天空中的[[水蒸氣]]與[[二氧化硫]]發生化學反應,形成酸雨。海洋中瀰漫著有毒物質,其中提塔利克魚為了生存,選擇了登上陸地,逐漸進化,成為首次能在陸地行走的[[脊椎動物]]。 75萬年後,陸地上開始有火山噴發,在此之前火山噴發都發生在海洋中。130萬年後,中國西部,出現了一個直徑8千米的火山口,其中20萬立方千米岩漿噴涌而出。火山噴發出了許多火山灰和有毒氣體,它們遮天蔽日,完全遮住了陽光。地球溫度開始驟降,就好像突然從溫室效應切換到了寒冷時期,地球陷入了嚴重的冰河時期事件。 200萬年之後,地幔柱停止,火山灰形成的冬季消失,地球上70%的物種都滅絕了。[[三葉蟲]]和大量原始魚類退出了歷史的舞台,其中包括頂級掠食者[[鄧氏魚]]在內的所有[[盾皮魚]],首種胎生脊椎動物[[艾登堡母魚]]、陸地脊椎動物的祖先[[真掌鰭魚]]和[[提塔利克魚]]以及所有頭甲魚都在這場浩劫中滅絕了。雖然其中提塔利克魚滅絕了,但它們的一支進化成更先進的物種:[[魚石螈]]。魚石螈是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四足脊椎動物的祖先,它們迅速代替節肢動物成為陸地霸主。<ref name=“kk1"/> ==相關影片==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DQa0okkpf0 |alignment=inline |dimensions=64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 From the Cambrian Explosion to the Great Dying }}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Fr8vL9-j2Q |alignment=inline |dimensions=64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 The Evolution of Life part 5 : Devonian }}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tUCj2VIvy0&list=PLA-m1xRBnW0gzAII2OkeFZURYnP8XRJj- |alignment=inline |dimensions=64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 Devonian Period Final Copy }}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3BHReLUabA |alignment=inline |dimensions=64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 Devonian Period: The Age of Fish }} {{clear}} == 參考資料 == {{reflist}} [[Category:350 地球科學總論;地質學總論]] [[Category:710 世界史地]]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lea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泥盆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