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0.226.14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波蘭戰役 的原始碼
←
波蘭戰役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波蘭戰役'''<br><img src="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07/3cc9c3580e62450cb03efb23b7be6614.jpe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sohu.com/a/257994188_184756 圖片來自搜狐]</small> |} '''波蘭戰役'''(又稱'''德波戰爭''',德國則稱其為'''波蘭戰役''',作戰代號為《'''白色方案'''》)是[[德國]]、[[斯洛伐克]]<ref>[https://shauyu.pixnet.net/blog/post/31732387-%E3%80%90%E6%96%AF%E6%B4%9B%E4%BC%90%E5%85%8B%E3%80%91%E4%B8%96%E7%95%8C%E5%94%AF%E4%B8%80%E8%88%87%E5%85%A9%E5%9C%8B%E6%8E%A5%E5%A3%A4%E7%9A%84%E9%A6%96%E9%83%BD%EF%BC%9A%E5%B8%83 斯洛伐克],痞客邦</ref> 與[[苏联|蘇聯]]軍隊於1939年9月入侵[[波蘭第二共和國|波蘭]]的行動,該戰役一般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在《[[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簽署了一星期後,德國於1939年9月1日凌晨4點40分展開進攻,而[[蘇聯入侵波蘭|蘇聯亦於9月17日入侵波蘭]],10月6日,德蘇兩國佔領波蘭全國領土,波蘭戰役結束。 == 背景 == === 凡爾賽體系 ===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於三大歐洲帝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與[[俄羅斯帝國]]解體,原本其領地內的少數民族紛紛獨立為民族國家,諸如[[捷克斯洛伐克]]、[[波罗的海国家|波羅的海三小國]]、[[芬兰|芬蘭]]、[[南斯拉夫]]以及波蘭,這些國家形成的歐洲態勢被稱作「[[凡爾賽體系]]」。其中,[[波蘭第二共和國]]人口約2,700萬,領土面積為388,000平方公里(排於全歐洲第六位),是東歐最大的國家之一,但隨著德國與蘇聯逐漸自一戰與內戰的創傷恢復,這些獨立出來的新興小國感受到兩歐陸強權國的威脅,同時其本身國力又不足以對抗,遂開始尋找盟國以保障其本身安全,波蘭便尋求[[英国|英國]]與[[法国|法國]]的協助。 英國與法國雖為傳統盟國,在一戰中對抗德國和[[协约国武装干涉俄国内战|武裝干涉俄國內戰]]時皆並肩作戰,但面對波蘭的要求則有了不同的回應。英國為保持歐洲的均勢,不願過份削弱德國而令法國變得過強,因此在20年代波蘭請求幫助時皆予以拒絕。英國認為,波蘭是法國的盟友,對於英國本身並無利益,首相[[大衛·勞合·喬治]]甚至連波蘭領土[[西里西亞]]在哪裡都不知道,還曾說過:「波蘭人民從未在歷史過程中表現出有能力維持長久的獨立。」外相[[奥斯丁·张伯伦|奥斯丁·张伯伦爵士]]也曾於1925年2月表示:「任何英國政府都不會、也永遠不會為保護[[波蘭走廊]]而犧牲一名英國擲彈兵的性命。」法國則是波蘭的盟國,希望後者能取代俄國的作用,因此在德波領土問題上總是站在後者一邊。然而在另一方面,法國與波蘭間的關係又並非對等,法國有時會因為本身目的而損害波蘭的利益,而波蘭的外交政策很大程度上受其肘吋。換句話說,倘若法國背棄波蘭,後者在歐陸上即會喪失唯一的有力盟友,將陷入軍事上孤立無援的境地。 歐陸上其他的小型國家,如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和羅馬尼亞三國組成了所謂的「[[小協約國]]」,波蘭在尋求鄰國盟友的過程中也想加入其聯盟,但遭到捷國的拒絕。兩國間又彼此煽動其境內的少數民族衝突,捷國煽動波蘭內的烏克蘭人,波蘭則鼓勵捷國的斯洛伐克人反對捷克人。在波蘭領土四周,僅有羅馬尼亞始終與其保持著良好的關係,1921年3月還曾簽訂同盟條約,以應對俄國的威脅。雖然到了1939年該條約已經過期,但羅馬尼亞仍對後來波蘭政府、士兵與難民的逃亡佔有相當重要的角色。 德國軍隊分作北、南、西三個方向發動攻擊,並以[[钳形攻势|兩翼包圍]]的方式夾擊集結於邊境地帶的波軍主力部隊。波軍損失慘重、欲撤出佈署於德波邊境的部隊,將其用於首都[[华沙|華沙]]以西的位置建立一條防線,等待軍事同盟國的英法兩國對德國的[[西方战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方戰線]]發動攻擊,但擁有兵力絕對優勢的盟軍卻按兵不動。9月中旬,德軍兵臨華沙,波軍將大部分僅存的主力集結,於[[布楚拉戰役|布楚拉河一線]]反擊德軍,一度逼迫後者抽調兵力應付,最終,德軍將波軍主力包圍殲滅,獲得了決定性的勝利。9月17日,東方的蘇聯根據《德蘇互不侵犯條約》中的秘密協議而入侵波蘭,開闢了第二戰場。波蘭政府認定原先守於東方「[[羅馬尼亞橋頭堡]]」進行固守的計劃已不可行,遂下令撤離所有部隊至中立的鄰國—[[羅馬尼亞]]。10月6日,最後一批波蘭軍隊於[[科克戰役 (1939年)|科克戰役]]被擊潰,德蘇兩軍佔領波蘭全國。儘管波蘭從未有代表全國的政府或組織出面宣佈投降過,但也已象徵了波蘭境內戰事的結束。 10月8日,經過短暫的軍政府管理後,德國直接將波蘭西部,包括[[西里西亞]]、[[大波蘭]]、[[波美拉尼亞|波莫查]]、[[罗兹省|羅茲]]、[[但澤]]等曾為[[德意志帝國]]領土或有大量德裔人居住的地區併吞為國土,而其餘區域則由親衛隊上將的[[漢斯·法郎克]]所領導的[[波蘭總督府]]進行管理,對內施行「[[德意志化|德國化]]」政策,在德國佔領期間,[[親衛隊|納粹親衛隊]]於波蘭境內建立了大量的集中營,關押[[犹太人|猶太人]]、[[医生|醫生]]、[[公務員]]、[[圣职者|教會人員]]與[[土地主|地主]]等群眾,最後將其有系統地大量處決。在蘇聯1939年後的佔領區中,史達林則對波蘭人實行「[[俄羅斯化]]」,同樣殺害了波蘭社會精英與政治反對者,其中尤以屠殺兩萬名波蘭軍官的「[[卡廷大屠殺|卡廷森林屠殺案]]」最為出名。在德國佔領波蘭全國後,後者組織起地下抵抗勢力—「[[波蘭家鄉軍]]」於二戰期間進行游擊戰。逃到西方國家的數十萬波軍則另外組成一[[波蘭流亡政府|流亡政府]],並加入了盟軍,於其他戰場繼續與[[轴心国|軸心國]]戰鬥。二戰結束後,波蘭本土由[[波蘭統一工人黨]]所執政,與西方意識形態接近的流亡政府則無法回到波蘭,一直到[[东欧剧变|東歐革命]]後才重回故土。 波蘭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軍的首次大規模陸上作戰,世界各國對於德軍迅速達成的勝利感到驚訝,進而產生許多誤解或有很大爭議的觀點,部份錯誤資訊仍在今日的出版品中可以見得,例如最有名的「波蘭騎兵向德國戰車衝鋒」、「德國空軍於開戰後數日即消滅波蘭空軍」等,實際上是眾多以訛傳訛的資訊加上[[納粹宣傳]]的刻意宣传所造成的不正確印象。另外,有軍事歷史學家將本戰役視為德軍新型態作戰模式—「[[閃擊戰]]」首次使用的作戰,並視其為德軍吸收西方軍事家([[B·H·李德·哈特|B·H·李德哈特]]、[[約翰·弗雷德里克·查爾斯·富勒|J·C·富勒]]和[[夏爾·戴高樂]]等人)的戰車理論而發展的結果,同樣地,這個論點也受到了相當的批評。 === 1920年代的德國、波蘭與蘇聯之關係 ===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意志帝國]]戰敗,被迫接受[[協約國]]的《[[凡尔赛条约|凡爾賽條約]]》,放棄東部歷史上曾屬於波蘭的大量領土,而[[俄罗斯帝国|俄羅斯帝國]]崩潰、[[苏联|蘇聯]]成立後,波蘭趁此機會獨立,並與後者發生了[[波苏战争|波蘇戰爭]],結果波蘭在[[華沙戰役]]中扭轉局勢,讓蘇聯無法將其併吞。在整個1920年代,德國與蘇聯於國際上備受孤立,兩國反而因此發展成了一種特殊的互助關係,1922年4月德國就與蘇聯簽訂了《[[拉巴洛条约 (1922年)|拉巴洛條約]]》,後者將提供德國武器試驗的場所,許多未來發跡的技術都在此時獲得寶貴的測試經驗,如[[坦克|戰車]];而蘇聯則得到德國教官對其軍隊進行現代化與訓練,令百廢待興的[[苏联红军|蘇聯紅軍]]可以更快地抵禦波蘭的威脅。兩國間的合作十分密切,且並無意識形態的衝突,當時德國軍隊領導人[[漢斯·馮·塞克特]]將軍認為蘇聯是理想的盟友,兩國的合作可以長久,並共同於未來將波蘭毀滅。 在此時期,德國對於波蘭的厭惡程度甚至超過英法等國,原因包括英國對德國的態度轉向容忍、法國軍事思想轉為防禦為主、並還有士氣蕭條的情況,故不易另起戰端,且在一戰結束時,德國只喪失了[[阿爾薩斯-洛林]]兩省給法國,這兩省在歷史上曾多次易手予他國,民族成份複雜而難定其歸屬,但在波蘭的情況中,德國不但要讓其恢復1772年時的領土,還要喪失[[西里西亞]]此一重要的工業產煤區(作為敗戰之懲罰)、割讓[[格但斯克|但澤]]這個純德國城市以及「走廊地區」給予波蘭(該市超過95%的人都講德語),在名義上成為獨立的「自由市」,導致德國本土與東普魯士分隔,嚴重限制了後者的發展。大戰結束後,德國總計喪失帝國時期的13%領土與12%的人口,其中波蘭又佔其極高之比例。出身自德東一帶的塞克特對波蘭更是痛恨,曾說道:「波蘭的存在是不可容忍的,是與德國本身的需求不可調和的,波蘭必須滅亡,而且一定會滅亡。」並灌輸軍隊中「毀滅波蘭」之信念,後來此主張也同樣為[[柏林]]的高級官員所接受,[[魏瑪共和國|威瑪共和國]]總理[[約瑟夫·魏爾斯]]曾公然發表過「波蘭必須受到懲罰」的言論,而英國首相[[大卫·劳合·乔治]]也曾說過:「波蘭被給予的太多,以後會造成大麻煩。」1925年6月起,德國開始對波蘭進行關稅戰,並對其境內德意志僑民宣傳復仇主義,鼓勵其分裂運動。 蘇聯剛從戰爭中結束時與波蘭的關係也同樣緊張,尤其是《拉巴洛條約》的簽訂更是讓後者感到極大的威脅,認為德蘇兩國軍隊未來可能發動向[[华沙|華沙]]進攻的巨大[[钳形攻势|箝形攻勢]]。但實際上,蘇聯這時致力於經濟的發展,不願在國際事務上發生衝突,故對外採和平外交。波蘭提出除了維護其現有的《[[里加條約]]》規定的邊界外,在其他領土上已無所求,加上面對逐漸壯大且不友善的德國,波蘭無力再抽身對付蘇聯,蘇聯儘管對現行邊界不滿意,但還是願意與其重修關係。1922年6月,波蘭與蘇聯簽訂《波蘇友好條約》,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兩國間仍存有相當的不信任。1926年9月,蘇聯向波蘭外長提交一份互不侵犯條約的草案,波蘭同意,並建議蘇聯同波羅的海三小國都簽訂相同的條約,蘇聯亦答應。然而兩國間的談判又因為領土問題而陷入膠著,蘇聯認為立陶宛應擁有波蘭領內的[[維爾諾省]],而波蘭認為這違反了《里加條約》,雙方關係急速惡化,甚至在1927年6月,蘇聯大使遭到波蘭的白俄羅斯僑民刺殺身亡。一直到1929年,蘇聯與波蘭簽訂《[[非战公约|白里安-凱洛格條約]]》,雙方協議不以戰爭作為國家政策執行工具後,波蘇關係才解凍。 1931年9月,日本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亞洲發生了戰事,蘇聯為抽出兵力顧及該區,於1932年7月與波蘭簽訂了《波蘇互不侵犯條約》,有效時間為10年。 === 希特勒上台後的轉變 === 德国大使[[漢斯-阿道夫·馮·毛奇]]、毕苏斯基、德國宣傳部長[[约瑟夫·戈培尔]]和波兰外长[[约瑟夫·贝克]],摄于1934年6月15日的华沙,五个月前,兩國签署了《[[德波互不侵犯条约]]》,正處於蜜月期。]] 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與其領導的[[纳粹党]]獲得了政權,一反先前德國與蘇聯交好的關係,提出了[[纳粹主义|納粹主義]]向東方擴張的「[[生存空間]]」理念,並宣稱將建立一個在歐陸擁有霸權的泛德意志國家,德國最終將對蘇聯展開戰爭。為達到此目的,希特勒將在德國的周圍建立其反共戰爭的同盟國、[[衛星國]]或[[傀儡國]]。希特勒執政之初,德國與波蘭關係急速惡化,1933年2月,希特勒接受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記者談話時曾揚言:「要求波蘭將走廊還給德國,並要在『短時間內』。」還策動了德波邊境的反波蘭遊行示威運動,如宣稱將「解放」在但澤與走廊地區的德意志少數民族,並聲稱但澤將德國領土隔為兩地是「《凡爾賽條約》中最醜惡的部份」。波蘭領導人[[约瑟夫·毕苏斯基]]則以武裝部隊駐於邊境,施加軍事壓力,令希特勒收手。德國與蘇聯的交惡,反而促使蘇聯與波蘭改善,希特勒便改變方針,表示願意修補兩國的關係,停止了20年代以來的關稅戰和攻擊性的宣傳。1933年11月,德波兩國發表聯合公報,宣稱:「將以外交手段解決兩國間的紛爭。」1934年,兩國簽訂了為期10年的《[[德波互不侵犯条约]]》。1935年後,繼任毕苏斯基職務的[[爱德华·雷兹-希米格维]]將軍察覺到德國的威脅,該國正違反《凡爾賽條約》,積極的重整軍備。但波蘭外交部長、同時也是畢蘇斯基內閣成員的[[約瑟夫·貝克]]則繼續奉行親德政策,從「[[德奧合併]]」到支解捷克斯洛伐克的「[[慕尼黑協定|蘇台德危機事件]]」時,波蘭都表示支持德國。同時,波蘭也仿效德國以武力威脅他國—出兵立陶宛、強迫後者承認維爾諾屬波蘭領土,以及施壓捷國、成功吞併在1919年波捷戰爭時所失去的[[扎奥杰]](今捷克[[捷欣]])一地,這些侵略作為都令波蘭在歐洲的形象惡化,國際地位更為孤立。 完成吞併捷國後,希特勒開始正式拉攏波蘭加入《[[反共產國際協定]]》,形成如同後來[[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芬蘭]]和[[日本帝國]]的聯合戰線,1938年,新任外交部長[[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與波蘭大使會晤,提出其聯盟必須以但澤劃歸給德國、並在走廊地區建立一條[[柏林卡|高速公路]]來連結德國領土為前提,倘若波蘭答應,希特勒將會未來給予波蘭烏克蘭北方的領土,並將德波條約將延長25年作為補償。然而波蘭認為,若加入了德國為首的軍事聯盟將會淪落為一個衛星國,甚至最終其國家地位將受到威脅,如同捷國被德國所吞併,因此貝克拒絕其提議,波蘭外交部與軍事領導人的看法也走向一致,波蘭政府領導人亦不信任希特勒。3月21日,貝克前往[[柏林]]與希特勒會晤,後者強硬地要求其接受德國的條件,但遭到拒絕,雙方不歡而散。希特勒即命令軍方擬定入侵波蘭的計畫—《白色方案》,並於4月3日予以批准。 英國也意識到德國與波蘭關係的改變,1939年3月31日,波蘭得到英國的保證,將維護前者領土的完整;4月6日,貝克前往[[伦敦|倫敦]]簽署《英國-波蘭安全保證條約》;5月19日,波蘭又與法國簽訂類似的議定書,表示當波蘭受到攻擊時,法軍將攻擊德國,同樣地,當法國與比利時受到德國攻擊時,波蘭也會進攻後者。希特勒於同月28日以波蘭接受英法兩國保護為由,宣佈廢除《德波互不侵犯條約》,並命令德軍在8月前做好進攻該國的準備。另一方面,英國首相[[內維爾·張伯倫]]仍認為能與希特勒能達成一項關於但澤(也許還包括波蘭走廊)的協議、戰爭是可以避免的,希特勒也有相同的看法。 === 德國與蘇聯的妥協 === 蘇聯外交部長[[維亞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維奇·莫洛托夫|米哈伊洛維奇·莫洛托夫]]簽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站在他身後的是德國外長里賓特洛甫與蘇共中央總書記史達林。]] 在但澤和走廊的會談破裂後,德國幾個月內與波蘭之間沒有任何外交互動。希特勒也知道,自從1939年4月起,英法兩國欲遏止德國而與蘇聯談判,但僅要求蘇聯提供幫助,卻不願在蘇聯同樣受到攻擊時援助,談判遂陷入膠著,再加上蘇聯與德國國境並未相接,若要與德軍戰鬥就得通過波蘭或羅馬尼亞的領土,而這兩個國家卻都不同意其軍隊通過,尤其是波蘭,貝克認為若與蘇聯同盟只會激怒希特勒,讓戰爭提早爆發。希特勒見此,便於8月23日派外交部長里賓特洛甫前往蘇聯,於當天晚上簽訂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又稱「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有效時限為十年,國際上對德蘇的關係改變感到震驚,原先這兩個國家在意識形態上是完全對立的。然而《德蘇互不侵犯條約》並非僅有保證兩國安全的效用,其中還附加了一項秘密協定:兩國共同瓜分東歐,包括波蘭、波羅的海諸國、羅馬尼亞等國家,以波蘭來說,他將被德蘇兩國共同瓜分,前者取得49%的領土,剩餘則劃給蘇聯,兩國不但將共同出兵打擊波軍,在德國因進攻波蘭而遭英法宣戰時,蘇聯將會維持中立,波蘭即因此將面對歷史上德國與俄羅斯的第四次瓜分。 希特勒原預計於8月26日凌晨4點開始發動攻擊,但因為三件事而延遲了:一、8月25日,波蘭與英國簽訂的《英國-波蘭安全保證條約》被併入了1921年法國與波蘭的同盟條約中,即意旨英國加入了法國與波蘭的軍事聯盟,並重申它們將捍衛波蘭領土之完整與國家的獨立地位;二、[[意大利王國 (1861年-1946年)|義大利王國]]的「[[Duce|領袖]]」[[貝尼托·墨索里尼]]向希特勒表示,義大利尚未作好戰爭之準備,故不會加入這場德軍的行動中;三、英國和波蘭同時向柏林暗示他們願意重新就但澤與走廊問題恢復談判,因此希特勒動搖了,並召回前線的部隊,但仍有小股部隊未接獲命令而發動了攻擊,25日至26日的凌晨,德國的一隊破壞小組因為沒有聽到延遲攻擊的消息,而照預定計畫攻擊了[[西里西亞]][[亞布倫科夫襲擊案]]。8月26日上午,他們遭波軍擊退,此事件已經給了波蘭人預警—德國即將發動攻擊。 8月26日,希特勒試圖阻止英國和法國干預在即將爆發的戰爭,甚至提出在未來將德軍供大英帝國指揮。談判過程中希特勒相信西方盟國向德國宣戰的可能性不大,並認為他們也在想辦法擺脫先前對波蘭的領土保證,希特勒認為英法兩國將在德國征服波蘭後,願意重新進行談判,最終將達成有利於德國的結果,因此他要繼續嘗試分化西方盟國與波蘭。在這期間由於時間逐漸接近可以保護波蘭的秋雨季節,不能繼續延遲下去,且希特勒了解一旦再改變入侵時間,行動就要再晚好幾個月。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590 軍事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波蘭戰役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