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7.48.18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法源寺 (北京) 的原始碼
←
法源寺 (北京)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法源寺 (北京)'''<br><img src="https://im2.book.com.tw/image/getImage?i=https://www.books.com.tw/img/001/003/43/0010034303.jpg&v=39ac753c&w=348&h=348"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034303 圖片來自books]</small> |} '''法源寺''',又称'''悯忠寺''',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ref>其地属原[[宣武区]],现宣武区已并入西城区</ref>[[菜市口]]附近[[教子胡同]]的南端,是北京城内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佛寺。寺内珍藏了大量佛经、佛像和石刻,目前为[[中国佛学院]]和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的所在地。2001年,法源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主体结构和建筑== 法源寺的现存建筑全部为明清时所建。寺院坐北朝南,平面为不规则的长方形,南北长约240米,东西平均宽75米,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全寺可分为六进院落,主要建筑都集中在南北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悯忠台、毗卢殿、大悲坛和藏经阁等。 ===山门与第一进院落=== 山门由正门和两座侧门组成,门外南侧有一座砖雕[[影壁]]。山门内为[[天王殿]],供有明代的铜铸[[弥勒佛]]像和[[四大天王]]像,系从[[拈花寺]]内移来。殿前有数块铭碑,东西两侧建有钟楼和鼓楼。天王殿后的五座殿宇均有东西配殿或配房,各自用廊庑连接围合,形成了五组院落。 ===第二进院落=== 第二进院落的主殿是[[大雄宝殿]],面阔五间,前出[[抱厦]]三间。它是寺内最主要的建筑,檐下绘制了金龙和玺彩画,抱厦梁架上悬挂着乾隆帝御书的“法海真源”匾额。殿前有明清石碑六通,记述了修寺的历史经过。殿内正中供奉着明初制作的[[毗卢舍那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像,合称“[[华严三圣]]”像。与“华严三圣”平行的,左侧供[[药上菩萨]]、[[无尽意菩萨]]、[[药王菩萨]]像,右侧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弥勒菩萨]]像。它们与文殊、普贤一起,又合称为“八大菩萨”。此外,在大殿的两厢还分列着清代木雕的[[十八罗汉]]像。 ===第三进院落=== 第三进院落的主殿为悯忠台。唐末在这里建造了三层巨阁观音阁,当时有“悯忠高阁,去天一握”之语,后人就将此地的建筑起名为悯忠台。现在这里和台外山墙上都保存了唐、辽以来的历代碑刻,其中以唐史思明《无垢净光塔颂》、辽《燕京大悯忠寺菩萨地宫舍利函记》、清代复刻的唐[[李邕]]《云麾将军碑》残柱础、《法源八咏》、《心经》等最为珍贵。 ===第四进院落=== 第四进院落的主殿为毗卢殿,又称净业堂或大遍觉堂。殿前有元代的大石海,雕刻海水江崖、山海龙马等图案,精美绝伦。殿内供奉着总高5.65米的明代铜质五方佛像,极为罕见。造像的上层为安坐在[[须弥座]]上的[[毗卢佛]],中层为东西南北四方佛,下层为千瓣莲花宝座,每瓣上雕一小佛,形成“千佛绕毗卢”的景象。这组佛像原在[[隆长寺]]内,寺毁后被移至此。该殿原本还珍藏了唐[[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可惜1949年后被盗。现在寺内增建了玄奘纪念堂,收藏从其他途径获得的大师头骨和著述等纪念物。 ===第五进院落=== 第五进院落的主殿是[[大悲坛]]又称[[观音殿]],面阔五间,殿后接[[抱厦]]一间。该殿供奉的都是观音像,形态各异,共有7尊。殿内现陈列着唐代至清代的各种佛经善本,并有[[西夏文]]、[[回鹘文]]、[[蒙古文]]、[[藏文]]和[[傣文]]的佛经。 ===第六进院落=== 藏经阁位于最后一进院落内,是座二层楼的建筑,面阔为五间。楼上保存了各种版本的佛经典籍,是中国珍藏佛经最多、版本最珍贵的机构之一。楼下现展示各种木雕、石刻、铜铸、铁铸、陶制、[[景泰蓝]]制的佛像和佛塔,大都历史悠久,造型精美。其中在迎门处的一尊明代木雕卧佛长达7.4米,是目前北京城最大的佛像之一。 ===其他=== 法源寺自南向北,地势被人为地逐渐抬高,是一般佛寺中很少见的建造方式。寺院的东南部有[[斋堂]]和[[僧舍]],西套院现在是[[中国佛学院]]的所在地。 ==历史沿革== [[唐朝]][[貞觀 (唐朝)|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诏令于[[幽州 (十六国)|幽州]]城内建寺,以悼念在东征[[高句丽]]战争中阵亡的将士。[[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佛寺建成,[[武则天]]赐名为悯忠寺。 [[辽朝]][[清宁]]三年(1057年)幽州发生大地震,悯忠寺几乎完全被毁,[[宋钦宗]]被掳后也在寺中囚禁过一段时间。[[元朝|元]]末[[明朝|明]]初寺院毁于战火,明[[正统 (年号)|正统]]二年(1437年)重建后更名为崇福寺。[[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年)进行了大修,钦定为专司戒事的皇家[[律宗]]寺院,并赐名为法源寺。此后的[[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至四十五年(1780年)又有过较大修整,[[乾隆帝]]在大修完工后亲临法源寺,赠送了“法海真源”牌匾。 [[中华民国]]时期,法源寺是北京城最大的停灵寺院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了多次修葺,1956年更将[[中国佛学院]]设在这里。[[文化大革命]]时,寺院遭到严重破坏,建筑、碑刻、佛像、藏经等大量被毁,直到1978年才恢复其宗教用途,并于次年建立了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20 建築藝術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法源寺 (北京)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