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88.101.25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法斗乡 的原始碼
←
法斗乡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法斗乡'''位于西畴县东南方,距县城19公里,国土面积221平方公里,县内与[[柏林乡]]、[[兴街镇]]、[[蚌谷乡]]、[[西洒镇]]、鸡街乡和董马乡相接,县外与麻栗坡县的六河乡、八布乡相接,境内有文山国家级自然老君山自然保护区小桥沟片区和州级自然保护区董棕槽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有濒临灭绝的珍稀植物--华盖木,喀斯特面积占85%,属典型的山区农业乡。2005年乡镇机构改革,由原来的法斗乡和坪寨乡撤并组建新的法斗乡,辖法斗、新箐、董有、三元井、脱皮树、坪寨、小湾、石硪、老寨9个村委会,234个村民小组。<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 法斗乡] </ref> ==农村经济== 该乡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425万元,其中:农业收入2113万元,占总收入的 47.8%;畜牧业收入1924万元,占总收入的 44.5 %(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2125头,肉牛2645头,肉羊1176头);渔业收入3万元,占总收入的 0.068%;林业收入20万元,占总收入的0.45 %;第二、三产业收入365万元,占总收入的 8.25 %;。农民人均纯收入950.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外出务工收入等为主,外出务工收入1461万元。 '''文化教育''' 截止2009年8月,全乡有学校50所,其中小学48所(完小17所,初小19所,一师校点12个),中学1所,幼儿园1所;有在校学生4832人,其中小学生3778人,初中生1006人,幼儿48人;有教学班231个,其中小学204个,初中24个,幼儿班3个。全乡在编教职工323人,代课教师9人,临时工7人。7至12周岁人口3972人,隔年招生126人,已入学383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74%。13-15周岁人口1606人,初中在校学生1487人,其中:普初在校学生1537人,在外就读学生118人,外籍学生11人,初中适龄少年毛入学率为99.3%。 乡文化广播电视站有办公楼1栋,在职职工3人。有村级文化活动室8间。深入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和群众性文化活动,云南艺术学院文艺队、县文工团先后深入鸡街开展禁毒防艾、防假币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为广大群众送来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乡文化站结合国家财政部开展的送书下乡活动,共免费送书近1000册。同时,加大对文化市场整治力度,充分利用鸡街老年协会和近20支乡村文艺队的优势,在"七一"、国庆等重大节日开展民间文化交流活动,把农村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浓厚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编排成健康向上的节目,开展各种文艺演出活动,演出场次达20余场,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培育乡风文明中的积极作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乡村文化大融合和农村民族大团结。 '''基础设施''' 公路建设:截止2009年8月,累计投入资金12万元,加大乡村公路网络建设及维护,新开挖乡村公路3条(段)3.2公里,维修41条(段)215.5公里。 水利建设:截止2009年8月,投入资金77.6万元,建成水利工程292件,其中,人畜饮水池146件、旱浇池145件、灌溉沟渠1条,解决了760人192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新增灌溉面积554亩,改善灌溉面积150亩,恢复灌溉面积1000亩,水利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同时,总投资200万元的长征大沟续修工程已建设。 电力建设:截止2009年8月,累计投入资金15万元,为上海、里鱼等9个村寨重新安装了变压器,改造了部分用电线路,解决了63个村民小组251户1123人的用电问题。 通讯建设:截止2009年8月,引进资金180万元,新建成了太坪、大寨和海子3座移动通讯基站,安装"致富通"固定电话580部,全乡通讯覆盖率由32%提高到74%,通信条件明显改善。 小集镇建设:截止2009年8月,在加强小集镇新老街道管理的基础上,引入老板投入资金25万元,建成了集牲畜交易、生猪中转、生猪屠宰、停车场于一体的大水湾牲畜交易市场;引入文山交通集团投资兴建了占地3000平方米的鸡街客运站,小集镇的功能进一步得到发挥。 学校建设:争取资金108万元,重建了新寨、石笋、牛厂坝及上海4所学校校舍,新寨、石笋两所小学校舍已竣工投入使用,牛厂坝和上海小学校舍正在抓紧施工。投入资金20万元,在乡中心学校建成微机室及多媒体教室各1个,并开通了宽带互联网,教育教学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截止2009年8月,已完成了王家塘、牛厂坝、那马和海子4个村级活动场所的重建及维修工程,配备了办公桌椅、电视柜、书柜等办公设备,村级活动场所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 沼气池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小康及温饱示范村、新农村试点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沿路为重点,对杠上、新龙滚两个村民小组进行了新农村建设规划,对猛后、冲子等32个村小组进行了"十一五"重点扶持村项目规划。乡党委、政府着力在制度、产业、培训、整治等方面下功夫,强化示范村后续管理,实现了"农民收入稳步增加、村容村貌清洁规范、各套组织活动动正常、群众观念逐步转变"的目标。 2006年,全乡共建成沼气池650口。全乡已累计投入资金33.8万元,建成沼气池5160口,沼气池普及率达79.6%。<ref>[http://www.sc.chinanews.com.cn/zttp/2021-04-26/1 | 农村经济] </ref> ==资源环境== 土地资源 全乡国土面积为112.5平方公里,折合168750亩,人均10.02亩,实有耕地15726亩,其中:旱地13121亩,田2604亩,人均耕地0.98亩;全乡以种养业为主,种植业主要以粮食和经济作物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优质小杂豆、薯类等,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有烤烟、八角、草果、花椒、竹子、阳荷等,药材有金银花、金线草、金香草等。 矿产资源 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大理石、石灰石为主的建筑建材、工艺材料、铁矿、民间石雕工艺名扬县内外。 森林资源 境内生物资源丰富,有3万余亩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森林稠密,浓荫蔽日;流水潺潺,飞禽盘旋,走兽出没,是县境内原始森林最多的地区,区内有残存的地史第三、四世纪古老珍稀植物,尤以木兰科植物最为丰富,有桫椤、法斗观音座莲、华盖木、长蕊木兰、香木莲、大叶木兰等数十种我国珍稀濒危植物。在世界上已基本灭绝的华盖木,仅本乡境内发现5株,还有一些未开发的野生珍贵药材。 水资源 境内水系属红河卢江系,水系以地下水系为主,地表河为林安冲小河,上游流量小,自北向南流出境外汇入八布河: ==特色产业== 鸡街乡结合"两山夹一河",西珠公路横贯全境,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光热充足的乡情特点,坚持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做到"抢抓机遇搞调整,突出规模搞调整,跳出耕地搞调整",逐步形成了林业、畜牧业、冬季农业等主导产业。以八角、茶叶、花椒、杨梅、木材为主的林业逐步形成规模。全乡累计种植八角1.2万亩,杨梅2065亩,花椒8711亩;茶园面积3100多亩,有茶叶粗制加工点3个,精制加工厂1个(西畴县青龙山茶厂),每年可生产干茶叶320多吨,西畴县青龙山茶厂生产的《高原生态绿茶》远销台湾等地,并出口越南等国;有杉木林7000余亩,木材产量较为丰富;经济林果初具规模,那奢果园、那拐果园引种优质橘子、黄果味甜易保存,深入消费者喜爱,市场前景看好。为沿河热区水果开发树立了典范,带动全乡发展柑桔762亩、黄果86亩、柚子30亩,逐步成为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鸡街素有"山地乌骨鸡之乡"的美誉。2006年末,全乡实现乌骨鸡存栏27万只、出栏32万只,户均存栏30只、出栏39只;木质水烟筒是鸡街王家塘村委会茶叶冲村小组村民的祖传绝技,全村46户181人有42户外出搞烟筒加工,生产的图杉、清香木烟筒畅销全国各地,少数远销美国、越南等国。 ==社会事业== 鸡街乡严格按照社会稳定,服从大局,适应形势,突出重点,带动全面的工作思路,以救灾救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以及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为重点,全面带动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等工作全面发展,切实采取有力措施狠抓社会保障各项工作。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狠抓救灾救济工作,群众生活得到有力保障。乡党委、政府每年都召开专题会议,对民政工作进行周密的安排部署,切实加强对救灾工作的领导。建立救灾工作责任制及汛期值班制度,完善各种救灾应急措施,使救灾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切实安排好灾区群众生产生活,2006年累计发放油毛毡35筒,棉被28床,安排救济缺粮户126户512人次,发必救济粮2万公斤,解决36户146人的住房难问题。 切实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及五保供养工作,特殊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严格执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五保供养条例》,把握救助对象、范围、政策界限和动态管理原则,深入调查,对于符合条件的,力争做到应保尽保,不符合条件的坚决取缔,真正使最贫困、最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严格把好人均月收入关,按时足额发放低保金,月发放保障金34500元。2006年底,全乡共有低保对象513户556人,发放低保金41.6万元。其中:三无对象69人,下岗失业职工26人,其他困难居民461人。占全乡居民总人口1486人的30.2%。 切实做好五保供养救助工作。2006年末,全乡享受五保供养待遇的有166人,月保障金9960元。五保供养的救助,使全乡大部分无劳动能力、无人抚养的五保、孤儿以及残疾人得到基本生活保障,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全面铺开。积极动员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医疗,2006年全乡参合农民23854人,参合率为85.6%,共补偿合作医疗费52.1万元,16810人次受益,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ref>[https://new.qq.com/omn/20210602/20210602A0D9EM00.htmll | 社会事业]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法斗乡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