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6.164.1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河野一郎 的原始碼
←
河野一郎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河野一郎''' </p> |- |<center><img src="https://history-men.com/wp-content/uploads/2019/07/kawano-ichiro-eyecatch.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history-men.com/kouno-ichiro/ 圖片來自history-men] </small> |} '''河野一郎'''({{bd|1898年|6月2日|1965年|7月8日|catIdx=Kouno Ichirou}}),出身於[[神奈川縣]][[足柄下郡]][[豐川村]]。[[日本]][[政治家]],是[[自由民主黨 (日本)|自由民主黨]]內的實力派國會議員。歷任[[行政管理廳長官]]、[[經濟企劃廳長官]]、[[农林水产大臣|農林大臣]]、[[建設大臣]]等要職,在1960年代初被曾認為是[[內閣總理大臣 (日本)|內閣總理大臣]]的有力人選。逝世後被授予[[從二位]][[勳一等旭日桐花大綬章]]。<ref>[https://history-men.com/kouno-ichiro/ 河野一郎とは?経歴や邸宅焼き討ち事件、子孫について解説!],history-men</ref> 他的政治影響力十分巨大,其出身地神奈川縣被喻為「河野王國」。其胞弟[[河野謙三]]曾任[[日本參議院院長|參議院院長]];長子[[河野洋平]]曾任自民黨總裁、[[日本眾議院院長|眾議院院長]];孫子[[河野太郎]]也是眾議院議員。 ==生平== 河野出生於[[神奈川縣]][[足柄下郡]][[豐川村]]的一個[[富農]]家庭,父親[[河野治平]]歷任豐川村長、郡會議員、神奈川縣會議長。先后就讀於神奈川縣立小田原中學校、[[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部。畢業後曾進入[[朝日新聞社]]工作。1931年成為[[犬養毅內閣]]的[[农林水产大臣|農林大臣]][[山本悌二郎]]的秘書官。1932年在神奈川3區參加[[第18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眾議院議員總選舉]],順利當選。成為眾議院之後,加入了[[立憲政友會]],對愈發的軍人政治進行抗爭。因反對[[東條英機]]政府而沒有參加[[大政翼贊會]],不過在1942年的「[[第21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翼贊選舉]]」中以非翼贊推薦的身份順利連任。 1943年前後,東條內閣制訂《[[戰時刑事特別法]]》以打壓異見聲音,河野和[[鳩山一郎]]被迫到[[輕井澤]]隱居。終戰後,河野集合舊政友會的正統派成員,以及原[[立憲民政黨]]的[[三木武吉]]、原中野派的部分人物等組成以鳩山一郎為總裁的[[自由黨 (日本1945年)|日本自由黨]],他自己成為自由黨的幹事長,並積極為鳩山內閣的結成四處奔走籌集政治活動經費。1946年,正當自由黨在大選中取得最多議席,準備組成鳩山內閣時,[[GHQ|盟軍總部]]對鳩山的[[公職追放|公職追放令]]下達,自由黨內部協商好由[[外交大臣]]吉田茂出任黨總裁兼首相。但是這一決定實在河野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達成的,從此河野與吉田的矛盾激發,成為反吉田派的先鋒。 吉田內閣成立後不久,河野也被公職追放;期間,他為弟弟[[河野謙三]]等人籌備競選經費,違反了整肅令的要求,被判處了4個月的[[有期徒刑]]。 之後,河野由于不滿吉田內閣過于迎合盟軍總部的政策,從1951年8月公職追放令解除開始,就重新致力於建立以鳩山為中心的政權。1952年,河野試圖以[[福永健司]]幹事長任命風波為由迫使內閣總辭,但是吉田巧妙地進行「[[冷不防解散]]」,度過危機。1953年,河野集合黨內不滿鳩山對吉田妥協的一批人組成了民主化同盟,通過了對[[通商產業大臣]][[池田勇人]]的[[不信任動議]],但是很快吉田就因為在國會中的一聲「混蛋」而被迫解散眾議院([[混蛋解散]]),鳩山派以「鳩山派自由黨」的名義參加大選,但是成績很不理想,加上[[第五次吉田內閣]]陷入困境,河野加緊對吉田內閣的攻擊。同年,鳩山留下其派系的大多數人馬重返自由黨,但是河野和三木武吉等人堅持留在黨外,於是組成「日本自由黨」,與[[改進黨]]一起繼續反吉田。 1954年,改進黨和脫離自由黨的鳩山組成了[[日本民主黨]]。同年11月,吉田內閣終於倒台,成立了[[鳩山內閣]],河野掌握著黨政大權,成為鳩山連續三屆內閣中的[[农林水产大臣|農林大臣]]。鳩山內閣的一個重要的外交政策就是實現[[日蘇關係正常化]],以使日本可以早日重返國際社會,加入[[聯合國]]。日蘇談判的其中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漁業]]爭端,[[蘇聯]]威脅要限制北洋漁業,身為農林大臣的河野趕赴[[莫斯科]],堅持強硬的立場,使蘇聯不得退讓,最終使捕魚量問題得到解決。1956年10月19日,鳩山和河野去莫斯科和蘇聯領導人簽署了《[[日蘇共同宣言]]》,日蘇正式恢復邦交。 日蘇關係正常化後,鳩山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接班人問題成為焦點。[[石橋湛山]]和[[岸信介]]是最有力的競爭者,河野選擇了支持岸,但是最終石橋在黨內首次正式總裁選舉中勝出。但不久後,石橋也因身體問題辭職,岸接任首相,岸內閣成立後,河野成為黨內主流派的領袖,成為岸內閣中的[[經濟企劃廳長官]],之後又擔任自民黨總務會長。1959年拒絕出任自民黨幹事長,因為他不滿岸內閣在續訂《[[日美安保條約]]》上的做法,轉而成為了反主流派。安保條約在眾議院的強行表決中,河野派和三木派缺席。 岸卸任後,河野支持[[大野伴睦]]、[[石井光次郎]]等「黨人派」對抗「官僚派」代表[[池田勇人]],但大野、石井都在總裁公選中落敗。池田就任首相後的第二年(1961年),邀請河野入閣再次擔任農林大臣,河野說要適應國際形勢變化需要,強化國內體制,接受邀請。1962年,他又出任建設大臣,兼任[[196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東京奧運會]]擔當大臣,期間他積極指導奧運準備工作,還為了解決道路問題和供水問題而親自奔走。 1964年東京奧運成功舉辦之後,池田也因為健康原因而退引。河野和[[佐藤榮作]]是池田心中屬意的兩名候選人。河野曾經寄望池田能夠推薦自己成為首相,他還聯合另一位實力派大老[[藤山愛一郎]]一起反佐藤,但是佐藤得到財界的大力支持,加上池田和佐藤同屬「[[吉田學校]]」的高材生,最終池田還是決定推薦佐藤。佐藤組閣時邀請河野不計前嫌合作,但是遭到河野的婉拒。 1965年7月8日,河野因為腹部[[大動脈腫瘤]]逝世,死前他最後一句話是「為這點病而死掉,那怎麼行啊!」得知死訊後,佐藤首相趕往悼念,在其遺體旁痛哭說道:「如今內外重大問題如山,正要借重君之政治敏感性和決斷力……」 ==影片==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VdPkn8KwMk |alignment=center |dimensions=48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河野一郎 }} </div> {{-}}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1 日本]]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isYea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Date.isM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河野一郎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