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175.11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沈謙 的原始碼
←
沈謙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沈谦'''(1620—1670),字去矜,号东江,明仁和临平(今余杭临平镇)人。 ==生平== 生于明光宗泰昌元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九年,年五十一岁。少颖慧,6岁能辨四声,9岁作文便有佳句。长益笃学,尤好诗古文。在乡塾读书时,诸儿喧诵,谦独端坐默读,考问则对答无遗。青年时家境富裕,遇童子试,借故违父命,未应试。而彻夜读书,往往鸡鸣始罢,上自经史,下及诸子百家稗野之书,无不博览。明[[崇祯]]十五年(1642),补县学生。后家道中落,谦不谈世务,也无意仕途,隐于临平之东乡。深居南楼20年,而与柴绍炳、毛先舒并长于韵学;绍炳作有《[[古韵通]]》,先舒作有《[[南曲正韵]]》,谦作有《[[东江词韵]]》,与[[毛稚黄]]、[[张祖望]]赋诗为乐,皆为时所称,称“[[南楼三子]]”。因愈为人重。又与[[陆景宜]]、[[柴虎臣]]、[[吴锦雯]]、[[陈继叔]]、[[孙宇台]]、[[丁飞涛]]、[[虞景铭]]等合称“西泠十子”。其诗初喜“温、李”,后乃由盛唐以窥汉魏;尤工于词,与董士骥极为彭孙遹所推许。 十七年,撰成《[[临平记]]》4卷,对临平古今事物所记甚详,为临平镇最早之志书。沈谦为人谦和,性孝友,盗焚兄屋,分己宅以居。对门下弟子,每多提携奖励。生活俭朴,性不喜饮,但遇亲朋过从,即使典当衣物,总是招待备周。尝谓友人张丹曰:“居山食贫,亦能不改其乐……”。晚年继先人业行医。 ==作品== 因为后来复葺屋数椽,名“东江草堂”,集所著为《[[东江集]]》。有诗赋21卷、文10卷、词学12卷,共43卷,《[[清史列传]]》行于世。尚有《[[词韵词谱]]》、《[[南曲谱]]》、《[[古今词选]]》、《[[沈氏祖谱]]》诸书未曾付梓。 ==诗作== 《[[念奴娇•春晴用李易安韵]]》 莺残花老,拚一春孤负,绣帘深闭。恼地烦天人事恶,总没半分争气。 枉说相思,真成孤负,细想毫无味。如今拚了,不堪重把书寄。 只是多病多愁,云山满目,把红楼频倚。拚是如今真拚了,曾奈不时记起。 锦被香消,翠奁尘积,都是伤人意。不知薄倖,近来曾解情未。 独对银缸,听街鼓、不堪愁绝。却又是、春阴陡暗,晚风偏劣。耿耿未成虚枕梦,摇摇转觉空房怯。镇凄凉、流泪湿黄昏,花重叠。云髻拥,香肌瞥。徒想像,增呜咽。怎照人欢会,照人离别。欲简私书还剔起,怕看孤影将吹灭。恰才馀、一燄解罗衣,翻成结。——清代·沈谦《[[满江红 咏灯]]》 《[[满江红 咏灯]]》 独对银缸,听街鼓、不堪愁绝。却又是、春阴陡暗,晚风偏劣。 耿耿未成虚枕梦,摇摇转觉空房怯。镇凄凉、流泪湿黄昏,花重叠。 云髻拥,香肌瞥。徒想像,增呜咽。怎照人欢会,照人离别。 欲简私书还剔起,怕看孤影将吹灭。恰才馀、一燄解罗衣,翻成结。<ref>[https://so.gushiwen.org/shiwenv_ed7ddf5b11b2.aspx 满江红 咏灯], 古诗文网,</ref> ==參考來源== {{Reflist}} [[Category:明朝词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沈謙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