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181.25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汉语成语 的原始碼
←
汉语成语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汉语成语''' (拼音:hàn yǔ chénɡ yǔ),源自[[古代经典著作]]、著名历史故事或人们的口头,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具有意义的整体性。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具有结构的[[凝固性]]。其形式以四字格居多,也有少量三字格和多字格的 ,它的[[结构严整]],[[形式简洁]],[[含义深刻]],表现力强,历来为人们所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写作,准确恰当地使用一些成语,会使话语或文章更加风趣生动,活泼有力。汉语成语为定型的词语或短语,一般都有出处·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如小题大做,后来居上等,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如[[朝三暮四]],[[杯弓蛇影]]等。 中文名 汉语成语拼 音hàn yǔ chénɡ yǔ注 音ㄏㄢˋ ㄩˇ ㄔㄥˊ ㄩˇ 特 点意思精辟源 于古代经典著作 [[File:A5c27d1ed21b0ef40a16182ad3c451da80cb3ec3.jpg|缩略图|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a5c27d1ed21b0ef40a16182ad3c451da80cb3ec3?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268,limit_1/format,f_jpg 原图链接][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a5c27d1ed21b0ef40a16182ad3c451da80cb3ec3?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268,limit_1/format,f_jpg 图片来源百度 汉语成语概述图]]] ==定义==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引语== 成语跟引语不同:在古人的著作中有个别语句,如[[“勾心斗角”]](见杜牧《阿房宫赋》)[[“水落石出”]](见苏轼《赤壁赋》)等,因为时常被人们使用,后来就成了成语。但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两句诗。这两句诗不是人们时常使用的,而是在文章中偶尔被引用了。因此这类语句应该称之为[[“引语”]],不能看做是成语。 ==用法== 【乱七八糟、污七八糟】 简析:[[“乱七八糟”]]形容无秩序,无条理,乱得不成样子。[[“污七八糟”]]形容十分杂乱,亦作[[“乌七八糟”]]。二者虽都有糟得很、不成样子的意思,但侧重点各异,前者偏重在“乱”,表示复杂,混乱;而后者偏重在“污”,表示[[污秽]]、[[恶劣]]。 【[[谆谆教导]]、[[谆谆教诲]]】 简析:谆谆:恳切、耐心的样子。“谆谆教导”指恳切、耐心地教导。“谆谆教诲”指恳切、耐心地启发开导。二者虽都有耐心教育、指导的意思,但前者重在教育指导,可以带宾语;而后者重在教训劝导,一般不用作宾语,也不可带宾语。 【[[生机勃勃]]、[[生气勃勃]]】 简析:“生机勃勃”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生气勃勃”语形容人或社会富有朝气,充满活力。二者虽都有生命力旺盛的意思,但前者的适用范围较后者狭窄,前者只能形容草木、自然现象以及社会现象,而后者除此以外,还可用以形容人。 【[[前车之鉴]]、[[前车可鉴]]】 简析:鉴:镜子,引申为教训。“前车之鉴”指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常被用以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作为以后的教训。“前车可鉴”指用前人的失败作为教训。二者虽都有汲取前人失败之教训的意思,但用法悬殊,前者是名词性的,在句中多作宾语,而后者则是动词性的,在句中多作谓语。 【[[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简析:可为:值得做;作为:做出成绩。“大有可为”指事情有发展前途,很值得做。“大有作为”指能够极大地发挥作用或能做出重大贡献。二者虽都有前途美好之意,但前者的主语通常是事情,而后者的主语则通常是人。 【[[未雨绸缪]]、[[绸缪未雨]]】绸缪:chóu móu 简析:绸缪:紧密缠缚。趁着天没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准备。 ==来源== 1.源于[[寓言故事]] [[寓言]]是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它往往是通过故事或者把自然物拟人化来说明一个道理。寓言具有教育的性质,具有劝谕性或讽刺性。比如,成语[[“东施效颦”]]是《庄子·天运》里的一则寓言,讲的是东施效仿西施不成,反而遭人唾弃的故事,讽刺胡乱模仿的行为,劝告人们不要盲目地模仿。成语[[“守株待兔”]]是出自《韩非子·五蠹》的一则寓言,讲古代一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从此便放下锄头,天天在树根旁等撞死的兔子,用来讽刺那些不经努力就想取得成功的人。成语[[“刻舟求剑”]]是《吕氏春秋·察今》中的一则寓言,讲古代楚国人坐船渡河时,不慎把剑掉入江中,等到船靠岸后才跳入江中寻找,结果遍寻不获的故事,该寓言劝勉为政者要明白世事变更,适时改革。诸如此类的成语还很多。 2.源于[[神话传说]] 神话传说往往是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文化的解释与想象的故事。神话盛行于上古时代,也就是五帝时期,许多神话都是在那个时期产生的。比如,成语[[“精卫填海”]],出自先秦古籍《山海经·北山经》的一个神话传说,讲的是上古时期炎帝的女儿精卫去东海玩,由于风暴突袭,她死了。后来精卫去西山衔来石子儿和树枝,一次又一次地投到大海里,想把东海填平。中国人用这个成语比喻按既定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奋斗到底。成语[[“开天辟地”]],出自三国时吴国徐整的《三五历记》里的神话传说,讲的是上古时期盘古开天地这一故事,后常用来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现象。成语“天衣无缝”出自五代时期前蜀牛峤的《灵怪录·郭翰》的一个神话故事,原指神话中的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现比喻事物非常完美自然,不露任何痕迹,没有一点破绽。此类成语也颇多。<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768958/6cfdMuj5OKWSx2BltBs7ctbmJnHojgeMLcEIA8h84B77g2yMrvH87UFFaKWenpv8IOdxm_Q3SLIF9ZQtTF429p6AYNrZqljEMCq8maPF4nmUeaQ | 童鞋论文网,引用日期2012-11-11]] </ref> . 3.源于[[历史故事]]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由历史事件形成的成语也不少。这些成语除了史实本身,往往带有更深一层的隐喻意义。比如,成语[[“指鹿为马”]]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讲的是秦二世时奸臣赵高的故事。成语除了讲赵高指着鹿说是马,谋害大臣这个历史外,还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成语[[“望梅止渴”]]是出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假谲》,讲的是曹操为激励士气,骗说士兵前方有梅林,结果士气大增的故事,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成语“完璧归赵”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的是战国时期赵国大臣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的故事,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这类成语也是不胜枚举的。 4.文人作品 如:[[老骥伏枥]],[[青出于蓝]]。 5.外来文化 如:[[功德无量]],[[火中取栗]]。 ==参考资料== [[Category:830 中國文學總集]]
返回「
汉语成语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