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7.78.21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汉举贤良 的原始碼
←
汉举贤良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汉举贤良.jpeg|有框|右|<big></big>[https://www.xyyuedu.com/uploads/190514/9758-1Z514214Q0529.jpg 原图链接][https://www.xyyuedu.com/gdmz/rongzhaisuibi/ 来自 轩宇阅读网 的图片]]] 《'''汉举贤良'''》出自宋代[[文学家]][[洪迈]]的《[[容斋续笔]]》卷六。 《容斋随笔》分《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共五集七十四卷。其中前四集各十六卷,因书未成而作者过世,故《五笔》仅为十卷。这部书内容范围颇广,资料甚富,包括经史百家、[[文学]][[艺术]]、宋代[[掌故]]及人物评价诸方面内容。它对后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ref>[https://www.sohu.com/a/237094016_556665 【好书推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搜狐,2018-06-21</ref>推它为南宋笔记小说之冠。 ==原文== [[汉武帝]]建元元年,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①。[[丞相]]绾②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③。”奏可④。是时,对⑤者百余人,帝独善⑥庄助对,擢⑦为中大夫。后六年,当元光元年,复诏举贤良,于是[[董仲舒]]等出焉⑧。《[[资治通鉴]]》书仲舒所对为建元。按策问⑨中云:“朕亲耕籍田⑩,劝孝弟,崇有德,使者冠盖相望,问勤劳,恤孤独,尽思极神。”对策曰:“阴阳错谬,氛气充塞,群生寡遂,黎民未济。”必非即位之始年也。 ==注释== ①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汉武帝下诏,命令荐举贤能、良善、刚直、敢于直言进谏的人。 ②丞相绾:卫绾,早年跟随[[汉文帝]],护驾左右,因谨慎小心,为文帝喜爱,任中郎将。及至景帝即位后,卫绾仍为中郎将。七国之乱时,卫绾受封为侯,因他寡言敦厚,所以仍得景帝赏识。到武帝继位后,行激进政策,所以很快罢免了他的官职。 ③罢:罢免。 ④奏可:汉武帝准许了他的奏疏。 ⑤对:对答,回答汉武帝的提问。 ⑥善:青睐,喜爱。 ⑦擢:擢升,提拔。 ⑧董仲舒:[[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使[[儒家]]学说得以发扬光大之人。景帝时董仲舒担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董仲舒提出自己的基本学术主张,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此后,儒家学说盛行几千年,成为人们立身行事的准则。出:出现,脱颖而出。 ⑨策问:古时采用对答形式考试的一种文体,以经义、政事为主,帝王以此来选拔人才。 ⑩籍田:公田。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 ==译文== 汉武帝建元元年,汉武帝刘彻下诏,命朝廷大臣推举贤能、正直、敢于直言相谏的人士。丞相绾上奏说:“所推举的贤良之才,在回答皇帝问题时,有的引用申不害、[[商鞅]]、韩非、苏秦、张仪这些人的话,惑乱朝政,请求皇上都不要重用他们。”汉武帝同意了他的上奏。当时,全国参加考试回答汉武帝所提问题的有一百多人,汉武帝唯独喜爱庄助的回答,就提拔他为中大夫。六年之后,正是汉武帝元光元年,汉武帝又下诏推举良贤人才,于是董仲舒等人脱颖而出,得以重用。《资治通鉴》上说董仲舒是建元元年参加的汉武帝选拔人才的考试。按照汉武帝所出试题中所说:“我每年春天都要到田地里看望耕地的百姓,勉励大家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尊崇有品德的人,派出许多官员,慰问有功劳的人,抚恤孤寡的人,为此竭尽心思,全力以赴。”董仲舒回答说:“阴气与阳气交错,大气团充塞,芸芸众生,少事干,黎民[[百姓]]未能得到周济。”可见,这并非是汉武帝即位那一年,即建元元年开始的。 ==作品简介== 《容斋随笔》<ref>[https://www.sohu.com/a/283273475_100053613 《容斋随笔》中的8句经典名言,句句都是人生哲理!],搜狐,2018-12-20</ref>最重要的价值和贡献是考证了前朝的一些史实,如[[政治制度]]、事件、年代、人物等,对历代经史典籍进行了重评、辨伪与订误,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更正了许多流传已久的谬误,不仅在中国[[历史]][[文献]]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而且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亦意义重大。 ==视频== ===<center> 汉举贤良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容斋随笔》</center> <center>{{#iDisplay:i3154x8xzuo|560|390|qq}}</center> <center>《容斋随笔》等古籍发行</center> <center>{{#iDisplay:r0864ssi9i5|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850 各地方文學;各民族文學;各體文學]]
返回「
汉举贤良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