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7.188.14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水调歌头游泳 的原始碼
←
水调歌头游泳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p style="text-indent:2em;">'''《水调歌头·游泳》'''是毛泽东在1956年巡视南方,在[[武汉]]三次畅游长江写下的词,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 该词描绘了1956年中国积极建设的现象,表达了毛泽东对中国人民建设祖国和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体现出来毛泽东对未来景象的展望,也表达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 {| |- | '''作品名称''' || 《水调歌头·游泳》 || '''创作年代 ''' || 1956年6月 |- | '''作品出处''' || 《诗刊》 || '''文学体裁''' || 词 |- | '''作 者 ''' || 毛泽东 || |} == 作品原文 == [[File:水调3.jpg|缩略图|左|[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6%B0%B4%E8%B0%83%E6%AD%8C%E5%A4%B4%C2%B7%E6%B8%B8%E6%B3%B3&step_word=&hs=0&pn=16&spn=0&di=1188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4240200962%2C3269960286&os=2419615590%2C2669431449&simid=3456524284%2C226744894&adpicid=0&lpn=0&ln=613&fr=&fmq=1601709803471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txt25-2.book118.com%2F2017%2F0619%2Fbook116609%2F116608878.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4wx_z%26e3Bk55h88b_z%26e3Bv54AzdH3Fip4sAzdH3Fda80AzdH3Fam8lAzdH3F88mmabb0b_z%26e3Bfip4&gsm=11&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619/116608878.shtm 来自 原创立文档 的图片]]] '''水调歌头·游泳⑴''' * 才饮长沙水⑵,又食武昌鱼⑶。 *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⑷。 *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⑸。 * 子在川上曰⑹:逝者如斯夫! * 风樯动⑺,龟蛇静⑻,起宏图。 * 一桥飞架南北⑼,天堑变通途⑽。 *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⑾,高峡出平湖。 *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ref>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5961012/b2f4q4EyL4dt61sCKIgmlylICfQw8pvwHLDNG6gvFWiVRGomkKt7doxR1Ew14zXq0i-uVv_ZmrnarkeGf1h20sM_PvSp7NT8b7_kNtcojFS7isO8 水调歌头·游泳参考资料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遗物馆) .2014-07-29]</ref> == 注释译文 == === 词句注释 === * ⑴游泳:1956年6月,作者曾由[[武昌]]游泳横渡长江,到达[[汉口]]。 * ⑵长沙水:1958年12月21日作者自注:“民谣: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所谓无沙水,地在长沙城东,有一个有名的‘白沙井’。” * ⑶武昌鱼:据《三国志·吴书·陆凯传》记载,吴主孙皓要把都城从建业(故城在今南京市南)迁到武昌,老百姓不愿意,有童谣说:“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这里化用。武昌鱼,指古武昌(今鄂城)樊口的鳊鱼,称团头鳊或团头鲂。 * ⑷极目楚天舒:极目,放眼远望。武昌一带在春秋战国时属于楚国的范围,所以作者把这一带的天空叫“楚天”。舒,舒展,开阔。[[柳永]]词[[《雨霖铃》]]:“暮霭沉沉楚天阔。”作者在一九五七年二月十一日给[[黄炎培]]的信中说:“游长江二小时飘三十多里才达彼岸,可见水流之急。都是仰游侧游,故用‘极目楚天舒’为宜。” * ⑸宽馀(yú):字从食从余,余本意为“剩下的”,“食”和“余”联合起来表示“用餐后剩下的食物”。指神态舒缓,心情畅快。 * ⑹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 日夜不停。”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惜。 * ⑺风樯(qiáng):樯,桅杆。风樯,指帆船。 * ⑻龟蛇:见《菩萨蛮·黄鹤楼》“龟蛇锁大江”注。在词中实指龟山、蛇山。 * ⑼一桥飞架南北:指当时正在修建的武汉长江大桥。1958年版[[《毛主席诗词十九首》]]和1963年版[[《毛主席诗词》]],作者曾将此句改为“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后经作者同意恢复原句。 * ⑽天堑(qiàn):堑,沟壕。古人把长江视为“天堑”。据[[《南史·孔范传》]]记载,隋伐陈,孔范向陈后主说:“长江天堑,古来限隔,虏军岂能飞渡?” * ⑾巫山云雨:在四川省巫山县东南。“巫山云雨”,传楚[[宋玉]][[《高唐赋·序》]]说,楚怀王在游云梦泽的高唐时曾梦与巫山神女遇,神女自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这里只是借用这个故事中的字面和人物。 [1] == 白话译文 == [[File:Ew (2).jpg|缩略图|左|[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6%B0%B4%E8%B0%83%E6%AD%8C%E5%A4%B4%C2%B7%E6%B8%B8%E6%B3%B3&step_word=&hs=0&pn=53&spn=0&di=3993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1824251466%2C578875030&os=1049299158%2C1829461309&simid=3490016591%2C145986043&adpicid=0&lpn=0&ln=613&fr=&fmq=1601709803471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181007%2Fe3f6bf4e253b44e48dc74dc3140936c1.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f5i7_z%26e3Bv54AzdH3FwAzdH3Fdcba9mcmn_9bbnb0&gsm=35&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58046563_488387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p style="text-indent:2em;">刚喝了长沙的水,又吃着武昌的鱼。我在万里长江上横渡,举目眺望舒展的长空。哪管得风吹浪涌,这一切犹如信步闲庭,今天我终于可以尽情流连。 江面风帆飘荡,龟蛇二山静静伫立,胸中宏图升起。大桥飞跨沟通南北,长江天堑将会畅行无阻。我还要在长江西边竖起大坝,斩断巫山多雨的洪水,让三峡出现平坦的水库。神女(神女峰)如果当时还在,必定会惊愕世界变了模样。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5961012/f492lifg56E8fd_3EQtMB1gH31wcYw2kEuEa9cE3Omco-h-__882m8QnhbD-TXxMYmltOayad9Dz48iAQlaPen6PlVUXNjpXemNw5VhnXNf90B4 水调歌头·游泳参考资料 .新浪网 .2014-04-27] </ref> == 创作背景 == <p style="text-indent:2em;">1956年,中国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突飞猛进的新局面。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修建武汉长江大桥。1955年毛泽东视察了全部工程。1956年毛泽东巡视南方,又视察了大桥的施工。6月1日、3日、4日毛泽东在武汉三次畅游长江,写下了此词。 == 作品鉴赏 == === 文字赏析 === <p style="text-indent:2em;">词的上阙描绘了祖国江山雄伟瑰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畅游长江的豪情逸兴。起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诗人将两句古童谣信手拈来,改造用之,手法高超,对仗工稳,含义深刻,一方面表明了诗人的行踪,也说明了游泳的地点。这里“才”和“又”,不仅是时间的连贯和空间的转换,也传达出作者风尘仆仆巡视各地的兴奋而又轻快的心情。毛泽东稍加改动,抒发了对社会主义祖国无限深厚的感情。接着便以雄健的笔势,转入写游泳,“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既是对游泳的特定环境,空前壮举和豪迈意志的描写,更是一种心灵的呈。两句词,万里江天,上下映衬,横渡纵目,情景交融。显示出词人藐视天堑的恢宏气度。再三句,直抒游泳时的强烈感受:“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补写一笔大江景象,引出一个新奇的比喻,在动静两种环境的强烈对比中,用三层递进式的议论,酣畅地表达了在中流击浪前进的壮志豪情。前两句写游泳时的镇定和从容,后一句则写获得“自由”后的欣喜。 <p style="text-indent:2em;">“今日得宽馀”是上阕的感情基调,是对这次游泳的总括。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出了上阕的结束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上二句是毛泽东游泳之际见长江逝水,联想而及孔子的话,然后一字不差地截取了[[《论语·子罕》]]篇中的成句,直接把中流搏击风浪同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联系起来。这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慨叹,又有对峥嵘岁月的怀念;既有对历史的追溯,又有对自然规律的探究;既有对生命的感悟,又有对世事人生的思索;既有感情的憧憬,又是只争朝夕、催人奋进的号角。 <p style="text-indent:2em;">词的下阕展描写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长江的伟大变革。“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以“风”字起,紧接着上阙意脉,瞩目两岸景色,一“动”一“静”,相映成趣。一“起”则耸然挺拔,发起新意,充分表现了今天中国人民建设祖国、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又由眼前景象引起了对未来景象的展望。前两句,先就眼前最突出的大桥建设展开,写正在付诸实施的部分宏图,不仅写出了大桥兴建的飞快速度和即将见到的大桥凌空的雄伟形象,而且写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 [《水调歌头·游泳》浅析,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4-07-02 ,88页] <p style="text-indent:2em;">全词运用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谱写了一曲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战歌。在词里各种景物,历史神话等融贯着社会主义的道理。 [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编,毛主席诗词试解,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毛主席诗词》教学组,1977年09月,第226页] === 名家点评 === <p style="text-indent:2em;">现代作家朱子奇,在2001年的《风吹浪打起宏图——重学〈水调歌头·游泳〉》中说”诗词的雄壮气势和乐观精神,这首词中显示的在风险里见豪情的内涵,都给我们以力量和新的启示。我们还向亚非国家的诗人、作家介绍,用毛主席的反帝革命思想和文艺主张去鼓励他们,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臧克家主编;蔡清富,李捷副主编.毛泽东诗词鉴赏(修订本):河北人民出版社,2012:第201页] <p style="text-indent:2em;">现代作家[[臧克家]],中国诗歌学会会长,在《读〈水调歌头·游泳〉》中说道:“在农业合作化高潮中,他满怀信心地说:‘现在的社会主义确实是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比起孔夫子的经书来,不知道要好过多少倍。’,为了实现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他坚定地表示:‘还有许多战斗在舌头,还要努力作战’这些掷地有声的铿锵话语,正是这句涛的最好注脚。’” [丁力.毛泽东诗词大辞典:中国妇女出版社,1993:第810页] == 作者简介 == [[File:Ew (1).jpg|缩略图|左|[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6%B0%B4%E8%B0%83%E6%AD%8C%E5%A4%B4%C2%B7%E6%B8%B8%E6%B3%B3&step_word=&hs=0&pn=33&spn=0&di=6820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3333338674%2C3941778778&os=1990095185%2C1311634901&simid=3437522231%2C380608683&adpicid=0&lpn=0&ln=613&fr=&fmq=1601709803471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180716%2F9c923efda8904d15a6ea5700c0ea36d2.jpe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f5i7_z%26e3Bv54AzdH3FwAzdH3Fd98c98dc9_camcdc&gsm=22&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41541254_506525 来自 夜读 的图片]]] <p style="text-indent:2em;">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思想家、军事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他的主要著作有[[《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文集》]](八卷)、[[《毛泽东诗词》]](共43首)。 [1] 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个人物之一。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5961012/a8a35frvdseZRPyN1eS11cb2qE4f6r2NCuO36Oz7ndtGts4dAv9-fjOasf2Y0MxNA4ZCGxQKLKwx0N3yjpJLsljti2_d_PfDk-cxyQgWf3Lq9iNIumQ 水调歌头·游泳参考资料] </ref> == 参考资料 ==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返回「
水调歌头游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