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3.206.8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水稻恶苗病 的原始碼
←
水稻恶苗病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big>水稻恶苗病</big>''' [[File:水稻恶苗病.jpg | thumb | 400px | 右 | 水稻恶苗病 <br> [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att.191.cn%2Fattachment%2FMon_1108%2F251_9851_b8ef53193fe21d9.jpg%3F65&refer=http%3A%2F%2Fatt.191.cn&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22095044&t=e3b71c25195a65e1900b1ceb3b87e888 原圖鏈接] ]] 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中国各稻区均有发生。病谷粒播后常不发芽或不能出土。苗期发病病苗比健苗细高,叶片叶鞘细长,叶色淡黄,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在枯死苗上有淡红或白色霉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湿度大时,枯死病株表面长满淡褐色或白色粉霉状物,后期生黑色小点即病菌囊壳。病轻的提早抽穗,穗形小而不实。抽穗期谷粒也可受害,严重的变褐,不能结实,颖壳夹缝处生淡红色霉,病轻不表现症状,但内部已有菌丝潜伏。 == 基本信息 == 中文学名: 串珠镰孢 [[File:水稻恶苗病1.jpg | thumb | 400px | 右 | 水稻恶苗病 <br> [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www.tccxfw.com%2Fu%2Fwww%2Fu%2Fwww%2F2012033109103864.jpg&refer=http%3A%2F%2Fwww.tccxfw.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22095046&t=d9b411d23062bb15f14505040f70ace1 原圖鏈接] ]] 拉丁学名: 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 界: 真菌界 门: 半知菌亚门真菌 危害作物: 水稻 为害部位: 全株 == 形态特征 == 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称[[串珠镰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有大小两型,小分生孢子卵形或扁椭圆形,无色单胞,呈链状着生,大小4~6×2~5(μm)。大分生孢子多为纺缍形或镰刀形,顶端较钝或粗细均匀,具3~5个隔膜,大小17~28×2.5~4.5(μm),多数孢子聚集时呈淡红色,干燥时呈粉红或白色。有性态Gibberella jikuroi(Saw.)Wr.称藤仓赤霉,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壳蓝黑色球形,表面粗糙,大小240~360×220~420(μm)。子囊圆筒形,基部细而上部圆,内生[[子囊孢子]]4~8个,排成1~2行,子囊孢子双胞无色,长椭圆形,分隔处稍缢缩,大小5.5~11.5×2.5~4.5(μm)。 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中国各稻区均有发生。病谷粒播后常不发芽或不能出土。苗期发病病苗比健苗细高,叶片叶鞘细长,叶色淡黄,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在枯死苗上有淡红或白色霉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湿度大时,[[枯死病]]株表面长满淡褐色或白色粉霉状物,后期生黑色小点即病菌囊壳。病轻的提早抽穗,穗形小而不实。抽穗期谷粒也可受害,严重的变褐,不能结实,颖壳夹缝处生淡红色霉,病轻不表现症状,但内部已有菌丝潜伏。 == 主要症状 == 水稻恶苗病又名徒长病、白秆病,属于真菌性病害,在水稻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病,显症高峰表现在秧苗期、本田期、抽穗期。其中以水稻苗期最易感病。 === 苗期症状 === 病苗因根系发育不良,生长纤细、瘦弱,全株淡黄绿色,比健株高出近1/3,叶片较窄,大部分病株移栽前即枯死,少数病株移栽后25天内枯死。空气湿度大时在枯死苗近地面部分有时产生淡红色或白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水稻苗期发病程度与种子带菌有关。 === 本田期症状 === 带菌秧苗节间明显伸长,表现徒长,比健株高,叶色淡黄绿色,分蘖少或不分蘖,下部茎节节间逆生出许多白色或黄褐色的不定须根,剥开叶鞘,可见茎秆上有暗褐色条斑,剖开病茎可见生有白色的霉物,以后茎秆腐朽,植株逐渐枯死,发病轻的病株会提前抽穗,穗形短小或籽粒不实,有的变成白穗。发病重的病株一般在抽穗前或抽穗后即枯死,枯死病株的表面长满淡红色或白色粉霉。近几年在本田期还有“正常型”、矮化型和早穗型等几种症状混合发生 === 穗期症状 === 发病的株一般抽穗较早,病轻的植株有的无明显症状,但内部有菌丝潜伏;有的仅在谷粒基部或尖端变为褐色,穗小,谷粒少,或为不实粒。病重的植株谷穗严重的变褐,不能结实变成瘪粒,有的病粒谷壳的内外颖合缝处着生有浅红色霉层。<ref>[http://www.haonongzi.com/news/20180131/163753.html 水稻恶苗病的症状、传播途径、病因及防治措施,好农资招商网2018-1-31] </ref> == 传播途径 == 水稻恶苗病最主要的初侵染源是带菌种子,其次是病稻草。越冬后使用带菌的种子或稻草,种子萌发后,病菌就从秧苗的芽鞘、根和根冠或伤口侵入,植株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会引起秧苗发病徒长;带病的秧苗移栽后,引起稻苗发病;同时,病株产生的分生孢子借助气流可进行再次侵染,使谷粒和稻草带病菌,形成循环侵染,为害水稻。 == 发生规律 == 水稻恶苗病的病菌随谷粒和稻草越冬。带菌种子和病稻草是该病的初侵染源。浸种时带菌种子可污染无病种子而传染。病菌从秧苗的芽鞘或伤口侵入,引起秧苗发病徒长,严重的引起苗枯,病苗上产生的病菌传播到健苗,引起再侵染。[[水稻抽穗开花]]时,病菌经风雨传到花器上,使谷粒和稻草带病菌,循环侵染为害水稻。 土温30-50℃时易发病,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旱育秧较水育秧发病重,增施氮肥刺激病害发展,使用未腐熟[[有机肥]]发病重。一般晚稻发病重于早稻,籼稻较粳稻发病重,糯稻发病轻。<ref>[http://www.1988.tv/baike/nongyao/24477 水稻恶苗病怎么防治?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方法,火爆农化招商网2016-11-02] </ref> == 防治措施 == 水稻恶苗病是一种种子侵染、系统发病、全株表现的病害,发生后基本没有办法防治。要保障水稻的安全生产,只有在播种前做好综合防治,才能有效地控制水稻恶苗病的发生为害。 === 种子处理是重点 === 水稻恶苗病主要的初浸染源是带菌种子。首先要建立无病留种田,选栽抗病品种,留种时选育健壮无病的种子、剔除受伤和秕谷种子,是最有效、可靠的方法。其次做好种子消毒处理是防病的关健。 稻种在消毒处理前,要晴天晒种1-3天,晒种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整齐度。晒种后再选种,然后浸种,早、晚稻和杂交水稻因品种不同和选用药剂不同,浸种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浓度和浸种时间操作,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用水量和浸种数量,影响浸种效果。用强氯精80%300倍液浸种,防治效果可达到98%,[[晚稻]]浸12小时,早稻浸24小时,再用清水浸泡。用3%的生石灰水澄清液浸种,25℃时需浸2天,避免直射光。液面要高出种子10-15cm,利于种子吸收药液,液面要保持静止状态,中途不能搅拌,以保证[[闷死病菌]]。 === 加强栽培管理 === 播种前催芽不宜过长,否则下种时植株易受创伤,利于病原菌浸入;移栽拔秧时应尽可能避免损伤秧根,防止根系发育不良,以减轻恶苗病发病几率;插秧时避免高温天气和中午,不插烈日秧,高温是恶苗病发生的最适宜条件。 === 及时拔除病株,防止扩大侵染 === 恶苗病病株细高,比正常苗高三分之一以上,无论是在秧田还是大田里,很容易发现和辨别,应及时拔除掉,集中烧毁,以免病菌传播发生再侵染。 === 病稻草要妥善处理 === 为防止侵染,病稻草收获后不能作种子催芽的覆盖物,也不能堆放在田边地头、随便乱扔或做捆扎秧把,可做燃料或高温沤制堆肥。<ref>[http://www.haonongzi.com/news/20180131/163753.html 水稻恶苗病的症状、传播途径、病因及防治措施,好农资招商网2018-1-31] </ref> == 相关视频 == <center>水稻恶苗病怎么防治</center> {{#iDisplay:w30475v86xx|780|460|qq}} </center> <center>水稻恶苗病防治技术 成片</center> {{#iDisplay:e0861vu5fs1|780|460|qq}} </center> == 参考来源 == [[Category: 370 植物學總論]]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返回「
水稻恶苗病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