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8.37.11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氧 的原始碼
←
氧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氧.jpg|35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s://pic.wenwen.soso.com/pqpic/wenwenpic/0/20190901045656-637059008_jpeg_600_442_49077/0 原图链接][https://wenwen.sogou.com/z/q740631574.htm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氧'''(IUPAC名:Oxygen)是一种[[化学元素]],符号为O,原子序为8,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氧族。氧属于非金属,是具有高反应性的[[氧化剂]],能够与大部分元素以及其他化合物形成氧化物。氧在宇宙中的总质量在所有元素中位列第三,仅居氢和氦之下<ref>[https://m.sohu.com/a/241304258_100173621/ 科普一下,宇宙中都有哪些元素,大约占到了宇宙总体质量的多少?],搜狐,2018-07-15 </ref>。在标准温度和压力下,两个氧原子会自然键合,形成无色无味的[[氧气]],即双原子氧。氧气是地球[[大气层]]的主要成分之一,在体积上占20.8%,仅次于[[氮气]]。地球地壳中近一半(46.6%)的质量都是由氧和氧化物所组成。 ==历史== 卡尔·威廉·舍勒于1773年或之前在[[乌普萨拉]]最早发现氧元素。约瑟夫·普利斯特里亦于1774年在威尔特郡独立发现氧,因为其成果的发表日期较舍勒早,所以一般被誉为氧的发现者。1777年,安东万-罗伦·德·拉瓦锡进行了一系列有关氧的实验,推翻了当时用于解释燃烧和腐蚀的燃素说。他也提出了氧的现用IUPAC名称“oxygen”,源自[[希腊语]]中的“ὀξύς”(oxys,尖锐,指酸)和“-γενής”(-genes,产生者)。这是因为命名之时,人们曾以为所有酸都必须含有氧。许多化学词汇都在清末由[[徐寿]]等人的翻译书籍传入中国,其中原法文元素名“oxygène”被译为“养”,后译为“氱”,最终演变为今天的中文名“氧”。 ==性能== 氧是[[细胞]]呼吸作用中重要的元素。在生物体中,主要有机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还有组成动物外壳、牙齿和骨骼的无机化合物,都含有氧原子。生物体绝大部分的质量都由含氧原子的[[水]]组成。[[光合作用]]利用阳光的能量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氧气的化学反应性强,容易与其他元素结合,所以大气层中的氧气成分只能通过[[生物]]的光合作用持续补充。臭氧是氧元素的另一种同素异构体,能够较好地吸收中[[紫外线]]辐射<ref>[https://www.bbaqw.com/cs/66732.htm 臭氧层出现空洞的危害],佰佰安全网,2017-12-16 </ref>。位于高海拔的臭氧层有助阻挡紫外线,从而保护生物圈。不过,在地表上的[[臭氧]]属于污染物,为雾霾的副产品之一。在低地球轨道高度的单原子氧足以对[[航天器]]造成腐蚀。 ==应用== 氧的应用包括暖气、[[内燃机]]、钢铁、塑料和布料的生产、[[金属]]气焊和气割、火箭推进剂、氧疗及航空器、[[潜艇]]、载人航天器和潜水所用的生命保障系统。 ==视频== ===<center>氧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 氧的故事-氧气的起源 </center> <center>{{#iDisplay:e01878x4c9t|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340 化學總論]]
返回「
氧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