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隨機
登入
設定
關於 求真百科
免責聲明
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毫米波导引头系统设计与工程实现 的原始碼
←
毫米波导引头系统设计与工程实现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3299CC" align= center| '''<big>毫米波导引头系统设计与工程实现</big>''' |- |<center><img src=https://www0.kfzimg.com/sw/kfz-cos/kfzimg/18858862/8b3410eb0f7dc4d4_s.jpg width="250"></center> <small>[https://search.kongfz.com/product/?dataType=0&keyword=%E6%AF%AB%E7%B1%B3%E6%B3%A2%E5%AF%BC%E5%BC%95%E5%A4%B4%E7%B3%BB%E7%BB%9F%E8%AE%BE%E8%AE%A1%E4%B8%8E%E5%B7%A5%E7%A8%8B%E5%AE%9E%E7%8E%B0&page=1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3299CC"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书名 ''':毫米波导引头系统设计与工程实现 '''类别 ''':自然科学 '''出版时间 ''': 2017-01 |} 《'''毫米波导引头系统设计与工程实现'''》,张江华,梁培康 编 著,张江华,梁培康 编 编,出版社: 国防工业出版社<ref>[https://www.ndip.cn/wechat/index/about/0/1/1/press.html 出版社简介],国防工业出版社</ref>。 ==内容简介== 《毫米波导引头系统设计与工程实现》阐述了[[毫米波]]雷达导引头的系统设计与实现,包括导引头总体与分系统指标分解与论证、软件开发、系统仿真测试等内容,提出在天线坐标系下实施半捷联制导技术,回避了有限转动不可交换性问题。导引头系统软件开发是整个导引头研制过程中周期*长,也是*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毫米波导引头系统设计与工程实现》从软件开发团队组织、软件任务分解、研发流程管理、软件质量评价等几方面进行了阐述。为降低毫米波半实物仿真系统成本,还介绍了综合视线法射频半实物仿真技术。《毫米波导引头系统设计与工程实现》从系统硬件设计、软件开发、仿真测试三个方面论述如何实现雷达导引头的低成本研发。 ==目录== 第1章绪论 1.1毫米波导引头技术发展现状 1.1.1毫米波[[雷达]]技术 1.1.2目标分类识别 1.2毫米波导引头设计的主要问题 1.2.1硬件实现——怎样对分机提指标 1.2.2系统软件——如何实现优质高效 1.2.3仿真测试 参考文献 第2章寻的制导原理 2.1导弹制导原理 2.2制导律简介 2.2.1追踪法导引 2.2.2平行接近法导引 2.2.3比例导引 2.3导引头系统指标分析 2.3.1目标识别 2.3.2目标[[反射]]特性 2.3.3适应天气条件 2.3.4目标捕获 2.3.5目标跟踪 2.3.6连续工作时间要求 2.3.7自检功能 2.3.8六性及电磁兼容性要求 2.3.9结构与供电要求 2.3.10软件开发过程控制与测评 参考文献 第3章系统总体设计与实现 3.1需求分析 3.1.1防空导引头 3.1.2反舰导引头 3.1.3空地导引头 3.2工作[[流程]] 3.3功能需求 3.4主要系统功能实现 3.4.1自检 3.4.2搜索 3.4.3截获 3.4.4跟踪 3.5主要指标设计 3.5.1作用距离 3.5.2导引头的跟踪精度 3.5.3盲区 3.6系统时序设计 3.7导引头系统可靠性与维修性设计 3.8电磁兼容性设计 参考文献 第4章导引头分系统设计 4.1[[天线]]罩设计 4.1.1材料选择 4.1.2主要指标 4.2天线<ref>[https://www.sohu.com/a/353967616_189820 GPS天线性能以及GPS定位器使用注意事项] ,搜狐,2019-11-15 </ref>设计 4.2.1体制选择 4.2.2主要指标 4.3射频收发模块 4.3.1体制选择 4.3.2主要指标 4.4中频接收机设计 4.4.1体制选择 4.4.2主要指标 4.5频率综合器指标设计 4.5.1体制选择 4.5.2主要指标 4.6伺服系统设计 4.6.1体制选择 4.6.2主要指标 4.7[[信号]]处理设计 4.7.1功能要求 4.7.2主要指标 4.7.3交验验收 4.8数据处理 4.8.1处理平台考虑 4.8.2半捷联导引头制导信号提取 参考文献 第5章系统软件开发 5.1软件开发存在的问题 5.2软件工程化概念 5.2.1软件任务的分解 5.2.2程序设计的掌控性差 5.2.3程序代码可测性差 5.3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5.4软件需求 5.4.1需求分析——定义业务范围,产生业务用例图 5.4.2分析系统业务流程 5.4.3分析业务活动,产生系统用例叙述 5.4.4分析系统流程,产生用例描述 5.4.5分析系统业务规则,产生状态图 5.5[[软件]]设计 5.5.1定义静态结构,产生类图 5.5.2产生序列图 5.5.3主程序设计 5.6代码实现与管理 5.6.1排版 5.6.2注释 5.6.3可读性 5.6.4代码管理 5.7软件开发过程模型 5.8软件开发计划 5.9软件质量 5.10软件测试 5.10.1可靠性测试 5.10.2可维护性测试 参考文献 第6章仿真测试[[技术]] 6.1射频仿真技术现状 6.2毫米波半实物仿真系统的特殊性 6.2.1毫米波段的幅度相位控制较难 6.2.2毫米波信号源的输出功率受限 6.3射频仿真系统概述 6.3.1射频仿真系统的基本组成 6.3.2毫米波半实物仿真系统改进 6.4综合视线法 6.4.1雷达导引头建模 6.4.2基于前馈去耦的视线角速度输出系统仿真 6.4.3基于输出补偿的视线角速度输出仿真 6.4.4综合视线法在全弹仿真中的应用 6.5简易射频仿真技术 6.5.1简易射频仿真系统组成 6.5.2雷达信号的相参性分析 6.5.3移动触发[[脉冲]]产生技术 6.5.4试验现象分析 6.6高速/高距离分辨雷达信号仿真 6.7仿真航路与中频注入仿真测试 6.7.1跟踪带宽测试 6.7.2最大最小跟踪速度测量 参考文献 结束语制导技术未来发展展望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Category:040 類書總論;百科全書總論]]
返回「
毫米波导引头系统设计与工程实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