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6.85.12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毛瓣杜鹃 的原始碼
←
毛瓣杜鹃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毛瓣杜鹃</big> ''' |- |[[File:毛瓣杜鹃1.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2019img.cvh.ac.cn/imgcvh/l/PE/00228908.jpg 原图链接] [http://2019.cvh.ac.cn/spm/PE/00228908 来自植物智]]]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毛瓣杜鹃 拼 音:máo bàn dù juān 学 名:Rhododendron dasypetalum Balf. f. & Forrest (1919) 界:植物界 亚 界:绿色植物亚界 总 门:轮藻总门 门:木贼门(有胚植物门) 亚 门:木贼亚门(维管植物亚门) 纲:木兰纲(被子植物纲) 亚 纲:蔷薇亚纲 超 目:菊超目 目:[[杜鹃花目]] 科:[[杜鹃花科]] 属:[[杜鹃花属]] 种:毛瓣杜鹃 |} '''毛瓣杜鹃'''(学名:'''Rhododendron dasypetalum''' Balf. f. et Forrest.):常绿灌木,生于开阔的砾石草地、牧场,产[[中国]][[云南]]西北部。该物种因花朵美丽,颜色鲜艳,人工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ref>[http://www.iplant.cn/info/%C3%AB%B0%EA%B6%C5%BE%E9 毛瓣杜鹃], 植物智, 2020-01-18</ref> ==毛瓣杜鹃形态特征== 毛瓣杜鹃是常绿灌木,高达80厘米,多分枝。幼枝密被褐色鳞片。叶多数簇生于小枝末端,叶片近革质,椭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长8-20毫米,宽3-7.5毫米,顶端钝或圆,有明显的短突尖,基部宽楔形,边缘稍反卷,上面暗绿色,有光泽,被灰白色、有间距的鳞片,下面黄褐色,密被相邻接的赤褐色鳞片;叶柄长1-2毫米,被鳞片,顶端及叶片基部常被疏毛。 花序顶生,常具2朵花;花梗长3-4(-8)毫米,被鳞片和柔毛;花萼长约3-4毫米,裂片长圆形,带紫色,被灰白色鳞片和毛,尤以基部最多,边缘被长缘毛;花冠宽漏斗状,长12-15(-20)毫米,亮紫玫瑰色,外面被疏柔毛,无鳞片,内面喉部被短柔毛,花管较裂片短约1/2,长4-8(-10)毫米;雄蕊10,长9-14毫米,花丝基部被柔毛;子房长2-2.5毫米,被灰白色鳞片,花柱长约15毫米,超出雄蕊,紫色,近基部被毛。 蒴果卵圆形,长约5毫米,被鳞片。花期4-5月,果期6-7月。 ==毛瓣杜鹃产地分布== 生于开阔的砾石草地、牧场,海拔3 300-3 500米。产中国[[云南]]西北部。模式标本采自[[维西]](立地坪)。 ==毛瓣杜鹃生长习性== 杜鹃花产于高海拔地区,喜凉爽湿润的气候,恶酷热干燥。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湿润及PH在5.5-6.5之间的酸性土壤。部分种及园艺品种的适应性较强,耐干旱,瘠薄,土壤PH在7-8之间也能生长。但在粘重或通透性差的土壤上,生长不良。 杜鹃花对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曝晒,夏秋应有落叶乔木或荫棚遮挡烈日,并经常以水喷洒地面。杜鹃花抽梢一般在春秋二季,以春梢为主。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0℃,3-5月开花,杜鹃花耐修剪。一般在5月前进行修剪,所发新梢,当年均能形成花蕾,过晚则影响开花。 ==毛瓣杜鹃繁殖方式== 扦插繁殖是杜鹃花栽培中应用最多的繁殖方法,一般在5-6月份剪取健壮的半木质化的新枝,长约5-8厘米,剪除下部叶片,保留顶叶2-3片作插穗,插穗基部最好用吲哚丁酸或ABT生根粉等溶液浸蘸处理,然后扦插在疏松透气、富含腐植质的酸性土壤中,温度保持在20-25℃,遮阴并经常喷雾保湿,以促进萌发新根。 嫩枝繁殖是用劈接对于难以成活的名贵品种如西鹃等,先剪去嫩枝约3-4厘米作接穗,将基部用利刀削成楔形,用毛鹃作砧木,采用嫩枝劈接,然后置阴棚下用塑料薄膜绑扎,并用塑料袋将接穗和砧木一起罩住保湿。 ==毛瓣杜鹃栽培技术== 杜鹃生长发育要求酸性土壤。由于北方土壤多偏碱性,因此盆土需用腐熟的松针叶土等腐植土混合配制。杜鹃的根系为须状细根,对肥料浓度及水质的要求严格,施肥时要遵循适时适量、薄肥勤施的原则。春季开花前为促使枝叶及花蕾生长,可每月追施一次磷肥。花后施1-2次氮磷为主的混合肥料。9-10月份孕蕾期施1-2次磷肥。在生长期、开花期肥水要求较多,冬季休眠、夏季生长缓慢时要控制肥水,以防烂根。杜鹃花喜湿润和凉爽的环境,北方气候干燥,应及时浇水并喷雾,以保持较高空气湿度。浇花水以矾肥水及雨水为好,如用常用水需加入少量硫酸亚铁及食醋。也可将西瓜或西红柿切成小块施入,对于改善土质及花朵质量也有良好效果。 为加速植株盛开,杜鹃常通过摘心来促发新枝,对于花朵簇拥、影响花形的可以提早疏蕾,这样不但使当年花大色鲜,也有利于植株来年生长开花。杜鹃萌发力强,枝条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发育,降低其观赏性和商品性,因此需通过修枝来调整。修枝一般在春季花谢后及秋季进行,剪去枯枝、斜枝、徒长枝病虫枝及部分交叉枝,避免养分消耗,使整个植株开花丰满。 杜鹃在秋季进行花芽分化,通过冷藏和加温处理,可以人为控制花期。要使杜鹃提前开花,可将其移至温室培养,控温在20-25℃,并经常在枝叶上喷水,保持80%以上的相对湿度,这样经过一个半月即可开花。要使杜鹃延迟开花,可将形成花蕾的杜鹃,让其一直处于低温状态,保持温度2-4℃,盆干时浇水,夏秋移出室外,2周后即可开花。 ==毛瓣杜鹃病虫防治== 发病前尤其是在抽梢展叶时可喷洒1∶1∶200的波尔多液,发现病叶及时摘除;发芽前可喷施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1∶200的波尔多液2-3次,通常隔7-10天喷1次;发病后可喷洒65-8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0.3-0.5波美度石硫 合剂3-4次,隔7-10天喷1次。 叶斑病和褐斑病。于5-8月喷施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20%粉锈宁4000倍液、50%代森锰锌500倍液,隔10天喷1次,共喷7-8次,能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展。为防止叶片黄化,还可增施硫酸亚铁。 受害嫩枝叶片顶端布满稠密的白色或粉红色的螨质层,有时叶片产生螨瘿,多由蚜虫刺伤叶片感染引起。其防治方法:在清除病叶的同时,喷洒含硫酸铜的药剂;喷洒氧化乐果乳油或将呋喃丹直接放于盆内等方法都可防治蚜虫及其它刺口器的害虫。 ==毛瓣杜鹃主要价值== 杜鹃枝繁叶茂,绮丽多姿,萌发力强,耐修剪,根桩奇特,是优良的盆景材料。园林中最宜在林缘、溪边、池畔及岩石旁成丛成片栽植,也可于疏林下散植,是花篱的良好材料,可经修剪培育成各种形态。在花季中绽放时即使杜鹃总是给人热闹而喧腾的感觉,而不是花季时,深绿色的叶片也很适合栽种在庭园中做为矮墙或屏障。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毛瓣杜鹃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