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1.154.20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武陵橋 (桃園市) 的原始碼
←
武陵橋 (桃園市)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武陵橋''' </p> |- |<center><img src="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15/07/30/161.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02267 圖片來自自由時報] </small> |} '''武陵橋''',是位於[[桃園市]][[桃園區]]萬壽路三段,跨越[[東門溪]]的的一座橋梁,建於1928年(民國17年)。由於東門溪該段河道已加蓋,武陵橋已看不到橋的下部結構,僅可從殘留的北側橋頭柱及欄杆看得出曾經是一座橋。武陵橋西距[[桃園車站 (臺鐵)|桃園火車站]]約300公尺。 ==沿革== 武陵橋建於大正7年即1918年,主要是為跨越東門溪而搭建之橋梁,在此之前,原本就有座便橋,但桃園前站經濟發展甚快,故於日治時代改建為較寬、堅固的武陵橋。 武陵橋是「桃園街」(以前的行政區域名稱)最早的水泥橋,在現今桃鶯路為開拓前,是桃仔園通往鶯歌的必經之路。 從橋梁兩端「紀年」看出,橋梁是以「民國7年」來紀年,這明顯是光復後,執政當局為了遮掩不風光的過去,用水泥將「大正7年」之字樣填平,再刻上「民國7年建」.... ==近況== 附近店家指出,自東門溪加蓋後,武陵橋就沒有功能,目前只剩單邊橋頭,兩側的橋頭還保有「武陵橋」、「民國七年二月建造」的字樣,且先前還因為擋到飲料店商家,橋體也被敲出一個出入口。<ref>[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02267 整治東門溪 竟拆部份武陵橋],自由時報,2015/07/30</ref> ==特色== 武陵橋建於大正7年即1918年,主要是為跨越東門溪而搭建之橋梁,在此之前,原本就有座便橋,但桃園前站經濟發展甚快,故於日治時代改建為較寬、堅固的武陵橋。 武陵橋是「桃園街」(以前的行政區域名稱)最早的水泥橋,在現今桃鶯路為開拓前,是桃仔園通往鶯歌的必經之路。 從橋梁兩端「紀年」看出,橋梁是以「民國7年」來紀年,這明顯是光復後,執政當局為了遮掩不風光的過去,用水泥將「大正7年」之字樣填平,再刻上「民國7年建」,華順發、姜昌明建議,這種現象最好可以將橋頭完整搬遷至武陵高中校園內,忠實記錄這兩段過去。<ref>[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37369104049.html 地方請命 保存武陵古橋],好房網News ,2015-07-31</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武陵橋 (桃園市)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