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9.235.10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楊嗣昌 的原始碼
←
楊嗣昌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楊嗣昌'''({{bd|1588年||1641年||Y杨}}),[[明朝|明]]末大臣。字文弱。湖廣[[武陵]](今[[湖南]][[常德]])人。 == 生平 == 楊嗣昌出生世家,祖父楊時芳乃武陵名士,父親[[楊鶴]]以督兵著世。[[崇禎]]十一年([[1639年]]),嗣昌力主「安內方可攘外」,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張網’戰術,各個擊破。所謂“四正”是[[陝西]]、[[河南]]、[[湖廣]]、[[鳳陽]]四鎮,“六隅”則是[[延綏]]、[[山西]]、[[山東]]、[[應天]]、[[江西]]、[[四川]]六區。集合“四正六隅”為十面羅網,各有側重,協同配合,“隨賊所向,專任剿殺”。嗣昌增兵十四萬,加餉二百八十萬兩。由[[熊文燦]](?-[[1640年]])為總理五省軍務,剿撫兼施。此舉在一年內頗見成效。[[張獻忠]]、[[羅汝才]]等農民軍兵敗降明,[[李自成]]在[[渭南]][[潼關]]南原遭遇[[洪承疇]]、[[孫傳庭]]的埋伏被擊潰,帶著[[劉宗敏]]等殘部17人躲到陝西東南的[[商洛山]]中。 同年冬天,清軍三路大軍第四度南侵,北京震動,崇禎皇帝和戰不定,楊嗣昌時任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力主議和;但[[盧象昇]]主張堅決抵抗,遂率諸將分道出擊,與清軍戰於慶都、真定(今[[河北]][[望都]]、[[正定]])等地。然嗣昌手握兵權,事事掣肘象升,象升屢戰失利。最後戰死沙場。崇禎急調洪承疇部北上勤王,剿寇策略遂功虧一簣。後李自成往河南發展。 崇禎十三年([[1641年]])二月七日,朝廷特命楊嗣昌以大學士督師﹐賜予[[尚方寶劍]],前赴湖廣指揮圍剿張獻忠等。嗣昌與陝西副將[[賀人龍]]、[[李國奇]]夾擊張獻忠於太平縣[[瑪瑙山]](今四川萬源縣),史載“大破之,斬馘三千六百二十,墜巖谷死者無算。”但此時明朝官軍內部矛盾重重,諸將多不用命,[[賀人龍]]與[[左良玉]]皆擁兵自重,不聽使喚。 崇禎十四年([[1642年]]),李自成陷[[洛陽]],殺福王[[朱常洵]]。張獻忠一日夜馳三百里出四川,奇襲[[襄陽]],殺襄王[[朱翊銘]]。朝野震驚,嗣昌憂懼交加,舊病復發,最後服毒自殺。 [[Category:明朝军政人物|Y]]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D/isYea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Date.isMD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楊嗣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