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7.156.2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楊二酉 的原始碼
←
楊二酉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楊二酉'''({{bd|1705年||1780年|catIdx=Y楊}}),[[表字|字]]'''學山''',[[號]]'''西園''',[[山西]][[太原]]人,[[中國]][[清朝]]官員。 ==生平== 楊二酉於[[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生于[[山西]]。[[雍正]]十一年(1733年)中癸丑科[[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乾隆]]四年(1739年)以[[御史]]身分巡視[[台灣]]並兼理學政。任內選諸生建[[海東書院]]。[[乾隆]]六年(1741年)返京任職。 [[乾隆]]十二年(1747年),[[福建巡撫]]上奏朝廷[[乾隆]]四年以來歷任[[巡臺御史]]除了[[養廉銀]]之外,強索各縣輪值供應,而巡臺出巡南北兩路,所有夫車等項均強加各縣措辦,又復濫准差拘,多留胥役,滋擾地方等語。因此,他以「積習相沿,因循滋弊」罪名被革職留任查辦。他之後返回山西。並在山西研究與保護[[晉祠]],頗有成果。 ==參考文獻== *劉寧顏編,《重修台灣省通志》,臺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外部連結==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1029102319/http://ksybase.hyweb.com.tw:8888/tm/PortraitDetail.jsp?XML_ID=0000019273 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 * [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toolbox_figure_detail.hpg&project_id=&dtd_id=&subject_name=&subject_url=&xml_id=0000009111&who=%E6%A5%8A%E4%BA%8C%E9%85%89 楊二酉 .台灣記憶] {{start box}} {{s-off}} {{s-before|[[單德謨]]}} {{s-title|[[巡視台灣監察御史]](漢)|<small>乾隆四年(1739年)上任</small>}} {{s-after|[[張湄]]}} {{end box}} {{DEFAULTSORT:Yang楊}} [[Category:清朝其他人物]] [[Category:政府官员]]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D/isYea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Date.isM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En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End 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S-aft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S-bef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S-off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S-titl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Start box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楊二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