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1.238.20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植物纲 的原始碼
←
植物纲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植物纲 </big>''' |- |<center><img src=https://p1.ssl.qhimg.com/t01f0b0e8fa85d2fde2.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555694&sid=6769445 来自网络的图片]</small> |- |- | align= light| |} 单子叶植物(Monocotyledons,简称monocots),旧名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或百合纲(Liliopsida),单子叶植物有约59,300个物种。当中最大的科是兰科,有超过20000个物种。单子叶植物种子内的胚只有一片顶生子叶,主根不发达,因此多为须根;茎内维管束散生,没有排列成形成层,因此不能依靠形成层发育逐渐加粗;叶脉都是平行脉或[[弧形]]脉,因此叶子较长;花的蕊和瓣数一般是3的倍数(如3瓣、6瓣等),也有极少数为4的倍数,但绝不会是5的倍数。花粉具有单个的[[萌发]]孔。 现代遗传基因学分类证明:单子叶[[植物]]实际是由古代的双子叶植物演化而来,是双子叶植物的其中一个特化分支。 ==形态特征== 单子叶植物(Monocotyledoneae)被子植物门的一类。叶脉常为平行脉,花叶基本上为3数,种子以具1枚子叶为特征。绝大多数为草本,极少数为木本,维管束分散,[[筛管]]的质体具有楔形蛋白质的内含物,除百合目的一部分植物外,维管束通常无形成层。茎及根一般无次生肥大生长,有些植物虽有次生生长,但形成层不同于双子叶[[植物]],即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皆在形成层的内侧形成,竹、椰子、露兜树虽有似树木的坚实树干,但仍具闭锁维管束,和草本性的单子叶植物相同。 主根较早即停止生长,另发出多数纤细的不定根,形成须根(见根)。叶一般为单叶、全缘,稀有掌状或羽状分裂叶以至掌状或羽状复叶;叶片与叶柄未分化,或已明显分化,井常有叶柄的一部抱茎成叶鞘;一部分单子叶植物也具托叶,但不一定等同于双子叶植物的托叶;在一般单一、全缘的叶,第一次侧脉先端在叶缘或叶端融合为闭锁叶脉系,棕榈科、姜科、芭蕉科的叶有次生细脉,和第一次侧脉平行成特殊平行脉。 如椰子等多种具复叶植物,常由叶片本身裂开形成,此外有些[[植物]]的复叶,则由开孔形成,也有的由小叶原基分化而成。花叶多3数稀有4或2数,除姜目某些种的雄蕊外,无5数,在原始类群中,多见离生心皮以及单沟的花粉。种子具1枚子叶,胚常变位,看起来子叶似顶生,而胚芽似侧生,发芽时,首先突破种皮而出的为胚根,其次为围绕胚芽的子叶鞘的基部,胚轴一般极短或受抑制,胚乳中的养分,被子叶顶部所吸收。也有胚的各部不分化的。 ==起源== 在传统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中,单子叶植物被称做"百合纲",和双子叶植物的木兰纲并立,认为单子叶植物是由已绝灭的原始双子叶植物中如毛茛类或睡莲类的祖先演化而来。H.休伯尔认为单子叶植物和毛茛类双子叶植物是同出于一个自然单位的极端两翼,而番荔[[枝科]]、马兜铃科、睡莲科及胡椒科为两翼间的纽带。即休伯尔认为单子叶植物起源是与毛茛类的祖先相关的。而A.克朗奎斯特则认为可作为单子叶植物起源的双子叶植物,应是草本、形成层活动力弱、有正常花被(即花被不特化)、单孔的花粉、离生心皮及薄片胎座的类群。在现存的双子叶植物目中,睡莲目具备此类特殊性,虽它非单子叶植物的直接祖先,但在前单子叶植物的双子叶植物中,有近似睡莲目的化石,见于晚白垩世阿尔比期(Albian epoch)。 但后来的研究逐渐让植物学家认知,单子叶植物实际是由古代的双子叶植物演化而来,是双子叶植物的其中一个特化分支,这使传统的双子叶植物分类成为一个并系群而不再被视为有效分类。 APG分类法对被子植物的基因研究确定单子叶植物是被子[[植物]]分支之下的一个单系群分支,分类有效,并设立了单子叶植物分支,内部分类则有许多变动,包括否定了兰目这个多系群分类,并成立了天门冬目、薯蓣目等新目。 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也使用这种分类方法,包括传统 分类中所有单子叶植物纲中的[[植物]]种类。 APG II 分类法将单子叶植物分支中的植物分为10个目和2个单独的科, 其中部分目列入鸭跖草分支(一 个基因亲缘群体)。 2009年修订的APG III分类法又将单独的无叶莲科(Petrosaviaceae)提升为无叶莲目(Petrosaviales)。 ==分目== 单子叶植物分支monocots 无叶莲目 Petrosaviales 菖蒲目 Acorales 泽泻目 Alismatales 天门冬目 Asparagales 薯蓣目 Dioscoreales 百合目 Liliales 露兜树目 Pandanales 禾本目 Poles 鸭跖草类植物commelinoids 多须草科 Dasypogonaceae 槟榔目 Arecales 鸭跖草目 Commelinales 禾本目 Poales 姜目 Zingiberales ==详细分目== 无叶莲目(Petrosaviales) 无叶莲目只有1科,只包括2属-无叶莲属(Petrosavia)和樱井草属(Japonolirion)共4种,分布在中国、日本和东南亚岛屿一带。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霉草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分为两个独立的科-无叶莲科和樱井草科,但无法分入任何一个目,只是[[直接]]放在单子叶植物分支之下,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将两科合并,但仍然没有能归入任何一目。直到2009年,APG III分类法让其自成一目。 泽泻目(Alismatales) 水生或半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常密集于根状茎或匍匐茎的近顶端而呈基生状,通常基部扩大和具鞘。花序聚伞状伞形、总状或圆锥花序,有时单生;花整齐,3基数(部分为多数),两性或单性;花被6,排成2轮,外轮3片,呈花萼状,内轮3片,呈花瓣状;雌蕊3--20离生(或基部联合),排成1轮或螺旋状排列。 本目包括花蔺科(Butomaceae)、[[泽泻科]]等3科。 天门冬目(Asparagales) 天门冬目(学名:Asparagales)是被子植物中的单子叶植物。传统上本目的植物常被分在广义百合目或兰目中,现代的植物分类学者多根据《被子植物APG分类法》(1998年)、《被子植物APG II分类法 (修订版)》(2003年)、《被子植物APG III分类法》(2009年) 采用1928年林克所发表的学名。有百子莲科 Agapanthaceae、龙舌兰科 Agavaceae、葱科 Alliaceae、石蒜科 Amaryllidaceae、天门冬科 Asparagaceae、萱草科 Hemerocallidaceae、风信子科 Hyacinthaceae、仙茅科 Hypoxidaceae、鸢尾科 Iridaceae、兰科 Orchidaceae、假叶树科 Ruscaceae等25个科。 百合目(Liliales) 草本,少数为草质或木质藤本,或为木本,常具根状茎、鳞茎或球茎。时互生,很少对生或轮生,有时全为基生,单叶,花两性,较少单性,多为虫媒花,通常3基数,花被常2轮,呈花瓣状,分离或下部联合成筒状;雄蕊通常与花被片同数,花粉粒双核,稀为3核,多具单沟;子房通常由3心皮组成,上位或下位,中轴胎座,胚珠每室少至多数。果实通常为蒴果,稀为[[浆果]]或核果;种子具丰富的胚乳。有百合科、六出花科、秋水仙科等11个科。 薯蓣目(Dioscoreales) 薯蓣目是属于被子植物门中单子叶植物纲的一类植物。原来的分类只是一个科,属于百合目。在新的根据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中被单独列为一目,包括五个科,后来在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中,调整合并为只包括三个科:薯蓣科、水玉簪科、纳茜[[菜科]]。 露兜树目(Pandanales) 本目植物有类似棕榈的乔木,也有藤本和草本植物。有的品种叶子可以用于[[编制]]品。露兜树属的植物在澳洲经常被用来苫屋顶、编筐和制造衣物。著名的巴拿马草帽也是用本目植物的叶子编制的。共有环花草科、露兜树科、百部科、霉草科、翡若翠科5个科。 鸭拓草类植物 鸭跖草目(Commelinales) 草本。叶互生或基生,具叶鞘,少有[[叶鞘]]不存在。花两性。整齐或不整齐,3基数,区分花萼与花冠;萼片3,绿色或膜片状;花瓣3,分离或基部联合;雄蕊(1--)3或6;雌蕊由3心皮组成;子房上位,3室或1室。蒴果;种子有胚乳。 本目包含鸭跖草科、黄眼草科(Xyridaceae)等4科。 禾本目(Poales) 禾本目是单子叶植物的一个目。2003年根据植物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II 分类法将原来分在莎草目、帚灯草目、谷精草目和鸭跖草目中的部分科合并为一个禾本目。 禾本目植物分布相当广,几乎遍布全世界,凡是能生长种子植物的地方都有禾本目本目植物生长,而且是人类粮食和饲养动物饲料的主要来源,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 包含包括莎草科、禾本科等16个科。 槟榔目 (recales) 仅有棕榈科1科,目前已知棕榈科下有202属,大约2,800余种。本类植物一般是单干直立,不分枝,一般为乔木,也有少数是灌木或藤本植物。叶子极大互生,簇生于树干顶部,但在藤本中散生,全缘、掌状或羽状分裂的大叶。花小,通常为淡绿色,两性或单性,排成圆锥花序或穗状花序,多少为一至多枚大而呈鞘状的苞片所包围,花被6裂2列,裂片离生或合生,雄蕊通常6枚,子房上位,一般有1-3室,每室有胚珠一枚。是单子叶植物中唯一具有乔木习性,有宽阔的叶片和发达的维管束的植物类群。 姜目(Zingiberales) 多为草本植物,具根状茎及纤维状或块状根。茎很短至伸长,或为叶柄下部的叶鞘重叠而成。叶2列或螺旋状排列,具开展或闭合的叶鞘。花两性或有时单性,通常两侧对称,基本上为3基数,异形花被;雄蕊1或5,稀为6枚,通常有特化为花瓣状的退化雄蕊;子房下位。蒴果,但有时为1分果或肉质不开裂果。种子具胚乳。 本目包含芭蕉科(Musaceae)、姜科、旅人蕉科(Strelitziaceae)、兰花蕉科(Lowiaceae)、 (Cannaceae)、竹芋科(Marantaceae)等8科。 多须草科(Dasypogonaceae) 多须草科是一种单子叶植物纲的未定目植物。以前的分类学家一般将其分入刺叶树科(Xanthorrhoeaceae),APG 分类法(1998年)及APG II 分类法(2003年)根据其基因特征,将其单独列为一科,列入鸭跖草分支,但没有能归入任何一目;而鸭跖草分支则属于单子叶植物分支。 多须草科植物有数十种,一般都生长在澳大利亚,只有香蕉草属(Lomandra)也分布在新几内亚和新喀里多尼亚,最著名的植物就是蓬草树(Kingia australis)。 ==分科== 被子植物门按Engler系统排列各科。 单子叶植物纲 Monocotyledoneae 001. 香蒲科 Typhaceae 002. 露兜树科 Pandanaceae 003. 黑三棱科 Sparganiaceae 004. 水蕹科 Aponogetonaceae 005. 眼子菜科 Potamogetonaceae 006. 茨藻科 Najadaceae 007. 冰沼草科 Scheuchzeriaceae 008. 泽泻科 Alismataceae 009. 花蔺科 Butomaceae 010. 水鳖科 Hydrocharitaceae 011. 霉草科 Triuridaceae 012. 禾本科 Gramineae(Poaceae) 013.莎草科 Cyperaceae 014. 棕榈科(槟榔科) Palmae(Arecaceae) 015. 天南星科 Araceae 016. 浮萍科 Lemnaceae 017. 须叶藤科 Flagellariaceae 018. 帚灯草科 Restionaceae 019. 刺鳞草科 Centrolepidaceae 020. 黄眼草科 Xyridaceae 021. 谷精草科 Eriocaulaceae 022. 凤梨科 Bromeliaceae 023. 鸭跖草科 Commelinaceae 024. 雨久花科 Pontederiaceae 025. 田葱科 Philydraceae 026. 灯心草科 Juncaceae 027. 百部科 Stemonaceae 028. 百合科 Liliaceae 029. 石蒜科 Amaryllidaceae 030. 蒟蒻薯科(箭根薯科) Taccaceae 031.薯蓣科 Dioscoreaceae 032.鸢尾科 Iridaceae 033. 芭蕉科 Musaceae 034. 姜科 Zingiberaceae 035. 美人蕉科 Cannaceae 036. 竹芋科 Marantaceae 037. 水玉簪科 Burmanniaceae 038. 兰科 Orchidaceae<ref>[https://wenku.so.com/d/fab2124545bc7a18b6f70dc0c967538e 单子叶植物纲], 360文库 ,</ref> =='''参考文献'''==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返回「
植物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