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1.29.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棕头钩嘴鹛 的原始碼
←
棕头钩嘴鹛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棕头钩嘴鹛</big>''' |- |<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51f91f757d2f3e02.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104671&sid=25986430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 align= light| |} '''棕头钩嘴鹛'''(学名:Pomatorhinus ochraceiceps)中型鸟类,体长22~25厘米。嘴长而向下弯曲、橙红色,头顶辉棕色,具白色眉纹和黑色贯眼纹,黑白相衬,极为醒目。背赭褐色,下体白色。特征明显,野外不难识别,特别是通过它长而弯曲,且呈橙红色的嘴和纯白色的下体,很容易和其他钩嘴鹛相区别。 =='''简介'''== 上体赭褐或橄榄褐色,两翅覆羽与背相同,飞羽暗褐色,外翈羽缘棕褐色,尾暗褐色末端微具褐色横斑;额、头顶至后颈辉棕色或棕黄色,眉纹白色,其下有一宽阔的黑色贯眼纹,自鼻孔后缘、眼先、贯眼向后直伸至颈侧。颏、喉、胸、腹等下体纯白色,两胁杂有淡棕色,尾下覆羽橄榄棕色。 [[虹膜]]赭红色至粉黄色,[[嘴]]生活时橙红色,标本为橙黄色,脚橄榄褐色至黄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33-44g,♀33-40g;体长♂220-253mm,♀201-226mm;嘴峰♂33-37mm,♀32-34mm;翅♂78-92mm,♀84.5-92mm;尾♂105-118mm,♀102-110mm;跗跖♂29-32mm。(注:♂雄性;♀雌性) 相似种棕颈钩嘴鹛体型较小,嘴不为橙红色,胸具纵纹;红嘴钩嘴鹛嘴较短而粗厚,且不为橙红色而为红色,胸、腹不为白色。区别均甚明显,野外容易鉴别。 栖于海拔1220~2400米的竹林。成对或结小群活动。有时加人混合鸟群。叫声深沉似流水般的单音或双音tu-lip及带回声的的双音节唿声hoop-hoop。告警时发出似责骂的金属嘟音,较灰头钩嘴鹛声音粗哑。 =='''评价'''== '''地理分布''' 原生种分布地:孟加拉、中国、印度、缅甸、老挝、泰国、越南。 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西部盈江、潞西、沧源、永德、西盟和南部西双版纳。 不常见鸟种。指名亚种(P.o.ochraceiceps)在云南西双版纳为留鸟;印缅亚种(P.o.stenorhynchus)见于云南西部的潞西、永德及西藏东南部。 '''种群现状''' 全球种群未量化,但被描述为稀有物种,仅局部地区较常见(del Hoyo et al. 2007)。棕头钩嘴鹛在中国不仅分布区域狭窄,种群数量亦很稀少,属稀有鸟类,应注意保护。 <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71508487982800&wfr=spider&for=pc 棕头钩嘴鹛]搜狗</ref> =='''参考文献'''==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返回「
棕头钩嘴鹛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