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86.13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梁军洛口之役 的原始碼
←
梁军洛口之役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梁军洛口之役.jpg|缩略图|[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7300498640900494&wfr=spider&for=pc 来自历史尘封]]] '''梁军洛口之役''' 洛口之役为中国南北朝时期梁天监五年(北魏正始三年,506年)南梁与北魏间的作战。 南梁天监五年(506年)九月,梁临川王萧宏统重兵进驻洛口,大举伐魏。梁军首克魏梁城,诸将力主乘胜进军,但萧宏闻魏骁将邢峦与中山王元英合兵,于是畏敌不进。适逢洛口暴风雨大作,梁军骚乱,萧宏惊慌失措,连夜遁逃。梁军失主,弃甲而散,死亡近5万。梁军其余各部闻洛口之败,也相继全线撤军,导致伐魏战争的[[解体]]。 == 点评 == 此战,梁军因主帅无能,虽初战多牲,亦未能避免最后的失败。魏军则充分发挥突击力攻城掠池,各个击破,最终[[获胜]]。 == 过程 == 天监四年十月,梁帝萧衍兴师进攻北魏,以其弟萧宏为统帅,率军进驻洛口(今安徽[[怀远境]])。 天监五年二月,梁徐州刺史昌义之与魏平南将军陈伯之战于梁城,昌义之败走。四月,北魏以中山王元英为征南将军、都督扬、徐二州诸军事,率军10万迎击梁军。 五月,南梁太守右卫率张惠绍攻徐州(治彭城,今属江苏),进抵宿预。昌义之复攻梁城,拔之。六月,张惠绍会同南徐州刺史宋黑,水陆同时并进,进攻北魏彭城。魏将奚康生率军增援,大败张惠绍,击斩宋黑。 七月,南梁青、冀二州刺史桓和攻北魏[[兖州]](今属山东),占领固城。梁南徐州刺史王伯敖与中山王元英战于阴陵(今安徽定远西北),兵败,亡失5000余人。 八月,魏将邢峦领兵夺回孤山(今山东滕州东南)、固城。时魏帝元恪诏平南将军元诠督促来出发的部队增援淮河以南。邢峦于睢口(今江苏宿迁南)击败梁将蓝怀恭,进围宿预。蓝怀恭退至清水(即泗水,此处指其下游,循今废黄河至清江西南入淮河)以南筑工事,继续抗击魏军的进攻。九月,邢峦与平南将军杨大眼联兵进攻,于清水以南击斩梁将蓝怀恭,俘斩梁军以万计。时张惠绍被迫放弃宿预,梁另一将领萧昞亦放弃淮阳(今江苏泗阳境)逃回。<ref>[https://www.sohu.com/picture/396799074 洛口之役是南梁之耻,主帅被暴雨吓跑,梁军不战自溃损失5万余众]搜狐</ref> == 结果 == 当时因梁军统帅萧宏怯懦愚劣,得知邢峦渡过黄河,与元英会合,共同攻梁的消息后,甚为恐惧,即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撤军。适遇洛口天气突变,一夜狂风暴雨,遂不顾昌义之等将领的反对,抛下大军,领数骑[[落荒而逃]]。洛口将士随之散归,失亡近5万人。梁军其余各部闻洛口之败,也相继全线撤军,导致伐魏战争的解体。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軍政事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梁军洛口之役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