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8.188.16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梁书 的原始碼
←
梁书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梁书.jpg|28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www.guoxuemeng.com/files/lcover/33.jpg 原图链接][http://www.guoxuemeng.com/guoxue/liangshu/ 来自 国学梦 的图片]]] 《'''梁书'''》,[[唐朝]]人姚思廉著,[[纪传体]]记载[[南朝]][[梁朝]]史。书成于贞观十年(636年),共56卷。上自502年[[梁武帝]][[萧衍]]称帝,止于557年[[陈霸先]]灭梁。 ==作者简介== 姚思廉(557~637),字简之,本名简,以字行,[[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父姚察,在梁朝以[[文才]]著称。陈时任[[吏部尚书]],领大著作。陈灭后入隋,任秘书丞,[[隋文帝]][[杨坚]]命他继续修撰早已着手的梁、陈两代历史<ref>[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J5IV1EO0521C7L2.html 历史ABC:一篇文章看清楚二十四史的概况],网易,2019-7-3 </ref>。史称其“学兼儒史,见重于三代”。大业二年(606年)[[姚察]]死,遗嘱思廉继续完成这两部史书。 [[贞观]]初,姚思廉任著作郎、[[弘文馆学士]]。后官至[[散骑常侍]]。姚思廉继承了父亲遗志,为父亲守丧期满,即上表陈述父亲遗愿,请求继续修撰二史。[[隋炀帝]]下诏准许后,他一直在为此努力工作。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他又受诏同秘书监[[魏征]]同撰梁、陈二史。在父亲遗稿的基础上,他进一步采择谢昊、[[顾野王]]诸家旧作,经编纂校注,于贞观九年(635年)修成《梁书》、《[[陈书]]》。这两部史书的总论为监修魏征所作,其余部分都是姚氏父子几十年心血的结晶。书中有二十六卷梁朝前期人物列传的卷末论赞称“陈吏部尚书姚察曰”云云,可以推想,这些部分是姚察的原稿。 姚思廉受唐太宗诏撰《梁书》时,已年过七旬。太宗命[[秘书监]]魏徵主持梁、陈、齐、周、隋五史的修撰,并参预撰写论赞,所以卷六敬帝纪后总论梁朝一代兴亡的论赞署名“史臣郑国公魏征”。 姚察及姚思廉父子虽为[[史学家]],但都有较深厚的文字素养,于史文撰著方面,文字简洁朴素,力戒追求辞藻的华丽与浮泛,继承了[[司马迁]]及[[班固]]的文风与笔法,在南朝诸史中是难能可贵的。 ==过程== 最早[[萧子显]]写有《普通北伐记》五卷,[[萧韶]]写有《梁太清记》十卷,[[沈约]]写有《武帝本纪》十四卷,[[周兴嗣]]写有《梁皇帝实录》五卷。许亨写成《梁史》五十八卷。梁代谢昊又有《梁书》四十九卷,陈代何之元和隋代刘璠各成《梁典》三十卷。 姚思廉之父姚察在隋时有旧稿,大业二年(606年)姚察死,嘱其子思廉续书,贞观三年(629年)思廉奉命修史,[[房玄龄]]和魏徵为总监修,并采谢昊、顾野王诸家旧作,贞观十年(636年)书成<ref>[http://dqnews.zjol.com.cn/dqnews/system/2010/10/13/012748718.shtml 德清名人——姚思廉],德清新闻网, 2010-10-13 </ref>。《梁书》纪六卷、列传五十卷,无表、无志,有二十六卷卷末论赞称“陈吏部尚书姚察曰”。 另在[[列传]]中新创《止足列传》,记述功成身退的士大夫的事迹。 ==特点和志表== 该书特点之一为引用文以外的部分不以当时流行的[[骈体文]],而以[[散文]]书写。 后人据相关史料补作《梁书》的志表,清人[[万斯同]]《历代史表》中有《梁诸王世表》、《梁将相大臣年表》各1卷,洪𬺈孙《补梁疆域志》4卷。 ==视频== ===<center> 梁书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 中华五千年历史人物之梁武帝:梁武帝如何建立梁朝的 </center> <center>{{#iDisplay:u05356zuqx9|560|390|qq}}</center> <center> 梁朝一皇帝,在位48年,有40年不碰妃嫔,活到86岁,最终却被活活饿死 </center> <center>{{#iDisplay:q07978ngt2b|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620 中國斷代史]]
返回「
梁书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