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6.248.8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桂希恩 的原始碼
←
桂希恩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桂希恩.jpg|260px|缩略图|右|<big>桂希恩</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30/5ef181835ff046dcbd39b56c6042310b.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78867181_787291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桂希恩'''(1937年7月-),男,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医学部传染病学[[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原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医生,中国[[艾滋病]]防治专家指导组成员。因其在艾滋病教育、预防、关怀等方面的卓越成就,成为贝利马丁基金会颁发的2003年度[[贝利马丁奖]]唯一得主,2004年度中国中央电视台十位“[[感动中国]]”人物之一<ref>[http://news.sina.com.cn/c/2005-01-17/11095573053.shtml 桂希恩获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奖],新浪网,2005-1-17</ref>。 ==生平== 1960年,毕业于武汉医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疗系,后志愿赴青海省从事地方病防治及临床医疗工作。 1976年,到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从事[[传染病]]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 1981年,到美国进修学习,第一次认识到艾滋病病理和临床表现。此后再次赴美进修。 1999年7月,到[[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调查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疫情,发现该传染病是艾滋病,随即向河南省上蔡县政府报道疫情的严重性,但未获理睬。相反,河南省当地政府以“破坏了上蔡县的形象,影响了上蔡县的经济发展”为由,宣布桂希恩为“不受欢迎的人”,并强行阻拦他进村开展更多调查。为了尽早获得该村疫情更详细的第一手资料,他被迫秘密进入上蔡县,并在多位热心村民的帮助下悄悄深入文楼村调查。同年10月,带着上蔡县文楼村的详细调查报告去[[北京]]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汇报疫情的调查结果,得到当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批示。 2000年,继续赴河南省调查艾滋病疫情,依旧被当作不受欢迎的人。有当地官员认为桂希恩作为湖北[[医生]],“不该管河南的事情”。后到其他地方调查艾滋病疫情。 2001年,将5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带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做全面检查,却引发一些周围人群的恐慌。为了证明艾滋病不会通过普通接触传染,打消人群的顾虑,将这5名患者带到家里同吃同住。被[[媒体]]报道后,桂希恩广受赞誉,此后致力于艾滋病的预防工作。 2004年2月28日,因其在艾滋病教育、预防、关怀等方面的卓越成就,成为贝利马丁基金会<ref>[http://www.wust.edu.cn/fyl/2011/0913/c3722a159036/page.htm 贝利马丁基金会],武汉科技大学,2011-9-13</ref>(Barry & Martin's Trust)颁发的2003年度贝利马丁奖(Barry & Martin's Prize)唯一得主。[[基金会]]创办者英国人马丁·哥顿(Martin Gordon)亲自来到武汉市为他颁奖。同年6月11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武汉市,登门看望了桂希恩,感谢和赞扬其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得到了中国和世界媒体的广泛报道。 2005年2月17日,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三届“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揭晓,桂希恩成为2004年度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视频== ===<center> 桂希恩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武大医学部招生宣传片——桂希恩教授</center> <center>{{#iDisplay:u0701jv3k3g|560|390|qq}}</center> <center>83岁感染科专家桂希恩:预计正月十五前武汉市疫情或将出现拐点</center> <center>{{#iDisplay:e3057fzj4tm|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687 人物]]
返回「
桂希恩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