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60.23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柳腔 的原始碼
←
柳腔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柳腔</big> ''' |- | [[File:柳腔.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柳腔 申报地区;山东省即墨市 非遗类别;传统戏剧 非遗级别;国家级 批准时间;2008年6月7日 遗产编号;Ⅳ-117 |} '''柳腔''',山东省即墨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乾隆]]年间,"肘鼓子"传入即墨后,与当地民间小调、 秧歌相互融合,形成柳腔,主要流传于即墨地区,后流行于胶东一带,并传入[[青岛]]市区。柳腔剧目现有传统剧目120余个,移植剧目80余个,现代剧目40余个,表演风格清新质朴,风趣生动。 ==序言介绍== 2008年6月7日 ,柳腔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117。 2008年,即墨柳腔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重新走回人们目光中。“柳腔业余剧团最多时曾达到80多个,现在也有50多个,活跃在即墨各乡镇。”[[袁玲]]介绍,自2010年她被授予国家级非遗项目柳腔[[青岛]]市级传承人以后,自己更感到对柳腔传承的责任,便率先尝试在即墨实验二小、德馨小学开设柳腔班,每周二下午为小学生们授课,“作为即墨的家乡戏,孩子们应当对柳腔有所了解。” ==历史渊源== ===历史起源=== 乾隆年间,即墨以西水旱、虫灾相继来袭,群众背井离乡,来即墨者甚多。因乞讨困难,便利用他们当地的小调,在乞讨时演唱。当时灾民演唱的曲调即流传于民间的"肘鼓子"腔,该声腔流传到即墨后,与当地民间小曲、秧歌相融合,形成了新的声腔--柳腔。 ===发展过程=== 据即墨县文化馆调查报告称: 乾隆十三年(1748年)时,年景不好,水旱虫灾,相继袭来,群众生活无法维持。西边(指即墨县以西)各县的群众背井离乡,四处逃散,来即墨者甚多。因乞讨困难,便利用他们那里的小调,在乞讨时演唱。当地群众称他们演唱的戏为"[[周姑子]]",即"肘鼓子",传到本地又称"本肘鼓"。"肘鼓子"最初传到即墨后,当地群众非常喜欢,便有人跟他们学唱,学唱者最多的地区是即墨西部靠沽河一带的[[刘家庄]]、[[吕戈庄]]、挪城、丰享庄等村庄。后来,本肘鼓与即墨当地的民间小曲、秧歌相互融合,经历了一段时间,不仅声调发生了变化,而且有说唱体逐步演变为板腔体。 初期,演唱形式比较简单,配乐只有一只手鼓或一副呱嗒板,每次演出只有三五个演员,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时根据剧情需要一个演员兼演同一剧中的几个角色。演员的化妆、服装和脸谱也没有严格规定,演唱者于农闲时节和节日期间在集市村镇的街头巷尾坐下就演唱,被称为"攀凳子"。虽然形式简单,表现粗俗,但却生动有趣,深受群众欢迎。这样的演出形式持续了100多年。 1900年前后,柳腔受[[莱阳]]县"四弦小调"的影响,采用了四弦胡琴(称"四根弦"或"四胡")伴奏,配以唢呐帮腔。初用四胡伴奏时,因没有乐谱,琴师拉的和演员唱得不能完全协调,它们之间就互相配合着往上"溜",因而被人们称为"溜腔"。后来,艺人们觉得"溜"字不雅,就借用同音字"柳"字,正式定名为"柳腔"。由于柳腔在即墨境内广为流传,因而人们称即墨为"柳腔之乡",称柳腔为"即墨柳腔"。柳腔作为一种地方戏剧大体形成后,便开始走上舞台,每逢年节庙会,艺人们便临时搭班登台演出。在演出过程中,伴奏乐器逐步完善,角色分工越来越细,化妆、服饰和脸谱也有了较严格的要求,流传的地区也更为广泛。 清代[[吴长元]]在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至五十年编辑的[[《燕兰小谱》]]中,记述了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至成书的十余年里在京演出的"花部"演员26人,其中列为第二名的就是即墨人于永亭,而且被誉为"名辈"。 [[File:柳腔1.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花部也称"驳杂"、"乱弹",是对表演粗犷、语言通俗的[[梆子]]、[[戈阳腔]]等地方戏的泛称。柳腔亦属梆子戏系统,即墨人于永亭所唱的梆子戏当脱离不开原始柳腔"肘鼓子"的韵味。由以上这两则史料佐证了肘鼓子在乾隆年间传入即墨,并迅速由民间小曲向演唱戏曲转化的史实。 1900年前后,即墨西部的[[刘家庄]]、七级、移风、南泉等地,艺人们组织起5个初具规模的柳腔班社,除在县内演出外,还到[[平度]]、掖县、[[莱阳]]等地巡回演出。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艺人[[江文兴]]、[[江文龙]]、[[董乾三]]、范友山、[[蓝德先]]、刘作廉、[[杨立达]]等相继去青岛东镇平民市场、大陆市场、中山街的"劈柴院"及四方、沧口等处的小戏院里搭班演柳腔。他们的演出活动或返农村或回青岛,往来于农村与城市之间。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强化治安",农村不准聚众唱戏,[[刘作廉]]等人带戏班重回青岛。这次回[[青岛]]不但扩大了队伍,而且在东镇找到了落脚点,剧团有了基地,演出也开始固定。后来成立的青岛市柳腔剧团,就是以这些演员为基础和骨干的。这期间,柳腔演员还经常同梆子、[[评剧]]、茂腔、[[京剧]]等不同剧种的演员同台演出,有时演员们用各种剧种的声腔合演一出戏。这些剧种的许多长处被有机地、大量地吸收过来,融汇于柳腔之中。柳腔与梆子同台演出的时候比较多,故当时柳腔也被称为"柳梆儿"。 新中国成立后,柳腔获得新的发展,业余剧团遍及城乡。青岛于1950年成立了"金星"柳腔剧团,1959年改称青岛市柳腔剧团并赴京三进中南海,向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毅]]、[[彭真]]等汇报演出了[[《赵美蓉观灯》]][[《割袍》]][[《隔帘》]]等传统剧目。 中国戏剧家协会召开专题座谈会,对柳腔的源流、艺术特色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光明日报》]]、《文汇报》、[[《北京时报]]》、《戏剧报》等报刊分别发表消息和评论文章,对柳腔给予较高评价,誉之"胶东之花",由此,柳腔成为知名全国的地方剧种之一,其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 即墨县于1956年成立了专业柳腔剧团。1959年柳腔晋京,三次进中南海汇报演出了[[《赵美蓉观灯》]]、《割袍》等传统剧目。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毅、彭真等观看了演出,接见了剧团演职员。 平度县于1959年成立了专业柳腔剧团(1960年撤销)。 [[File:柳腔2.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文革"中柳腔受到了摧残,即墨和青岛的专业剧团先后撤销。 1976年即墨柳腔剧团重新恢复,也是如今这个剧种的唯一的一个专业剧团,被文化部列入"天下第一团"的行列中。 即墨市也因此成为了"山东省民间柳腔戏艺术之乡"。<ref>[https://www.360kuai.com/pc/9eaecd890df48e594?cota=4&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即墨柳腔现代戏《家风》上演] , 光明网 2019-03-10 </ref> 即墨柳腔剧团恢复后,青岛市文化局派出了由[[李玉香]]、张秀云、[[钟昭栋]]、李玉莲、[[吕锡玉]]5人组成的辅导组,对青年演员进行了两年的艺术辅导,而后剧团开始了正常演出。 1989年1月即墨柳腔剧团再度晋京,演出了自编的大型现代戏[[《恩爱之间》]]。文化部副部长王济夫、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阮若琳和戏剧艺术界知名人士[[吴祖光]]、黄宗江、[[马少波]]、郭汉城、[[新凤霞]]、曲六乙等观看了演出。对这次创作和演出,全国21家报刊和[[北京电视台]]先后作了报道评介。同时,女主演袁玲被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收为关门弟子。当前,这个剧团在不断地克服困难,努力开拓演出市场,坚持长年演出。<ref>[https://www.sohu.com/a/281894163_349489 胶东之花 | 柳腔] , 搜狐 2018-12-14 </ref> ==文化特征== ===语言=== 柳腔运用即墨地区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胶辽官话,通俗易懂,朴素亲切,富于夸张,充满生活气息,具有浓烈的乡土风味。同时,善于运用比兴和夸张手法,增强感染力。 ===音乐=== 柳腔采用民乐伴奏,分为文场和武场。 文场由弦乐和管乐组成,弦乐主要乐器有[[四胡]]、二胡、[[中胡]]、琵琶、[[月琴]]、三弦、[[扬琴]]等;管乐有笙、唢呐、笛子等。管乐主要是用以吹奏过门、曲牌,起过度和创造气氛作用。 武场的主要乐器有板鼓、大锣、[[小锣]]、吊钹、[[小钹]]、哑钹、[[碰钟]]、大小堂鼓等,用于打击伴奏。 [[File:柳腔3.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乐谱和鼓点多借用于柳子和京剧的套数。 ===曲牌=== 柳腔的曲牌包括演唱曲牌、弦乐伴奏曲牌和吹打乐曲牌,大部分由当地民歌、小调发展而来,也有一部分是由其他剧种移植来的。 常用的曲牌有[[《四不象》]]《悲垛子》[[《花垛子》]]《句句双》[[《豆叶青》]]《朝天子》[[《登天梯》]]《愁中闷》[[《芙蓉花》]]《南锣》[[《大锯缸》]]等近50个。 ===表演=== 柳腔的表演亦经历了一个由粗糙到细腻的发展过程,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转化到"手、眼、身、发、步"的基本功法运用上,使唱、念、做、打、舞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表演艺术。柳腔以演出剧情曲折的唱工戏为主,包括悲剧、喜剧、闹剧等。20世纪20年代开始,柳腔受其他剧种影响,与当地民间武术结合,也开始演武戏,出现了刀马旦、武生等行当,逐步形成了程式化的武打套路。 ===角色=== 柳腔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等行,与其他剧种基本相同。 生行分为大生、小生、老生、娃娃生等,均用本嗓演唱。 旦行分青衣、花旦、刀马旦、老旦、彩旦等,尾音多用假嗓演唱。 净行俗称花脸,文武戏兼唱。 末行专演中老年角色,当前其特色已不明显,大都并入了生行。 丑行多扮演反面、滑稽或憨呆的角色。 ===唱腔=== [[File:柳腔4.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柳腔的唱腔形成经历了一个由无伴奏自由演唱到有伴奏定调演唱的发展过程。柳腔的前身"本肘鼓"的基本唱腔是"哦嗬唵",它的起调和尾音是一唱众合,齐声帮唱,或以[[唢呐]]、[[手鼓]]代替和声。"哦嗬唵"是行腔中的垫音字,无有释义。柳腔的唱腔从音乐风格上,分有悲调亦称"悲宫"或"悲工"、花调、生调、反调及借鉴其他剧种的南锣、娃娃腔等,其中悲调和花调是基本唱腔,被称为"母曲"。从板式或节奏上分有大[[慢板]]、慢板、[[原板]]、尖板、散板、哭头、二六、流水、[[快板]]、垛板等。花调的末句尾音则吹奏唢呐曲牌"垛子"过渡,继承和发展了"哦嗬唵"的唱法。 ==代表剧目== 截止至2002年9月,据不完全统计柳腔剧目现有传统剧目120余个,移植剧目80余个,现代剧目40余个。 其中主要的代表性传统剧目为四大京([[《东京》]]《西京》《南京》[[《北京》]])、八大记(《罗衫记》[[《绣鞋记》]]《玉杯记》[[《金簪记》]]《风筝记》《钥匙记》[[《丝兰记》]]《火龙记》)。 移植剧目主要有《逼婚记》《秦香莲》[[《打金枝》]]《宝莲灯》《凤还巢》等。移植剧目题材广泛,故事情节生动,其内容多系取材于一些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反映和宣扬男女爱情、伦理道德等。大多数剧目以倾诉人民心声,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颂扬英雄人物和诅咒人间邪恶为主题。少数剧目则含有封建迷信、因果报应等糟粕。 现代剧目主要有[[《小二黑结婚》]]《春暖花开》《夺印》[[《焦裕禄》]]等。现代剧目其内容多为歌颂共产党的领导,反映新社会的新人新事等。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柳腔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柳腔起源于民间,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语言通俗易懂,曲调朗朗上口,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在贫苦的旧时代,它是即墨人民的主要精神食粮。它的产生体现出即墨地区人民的艺术创造力,也为[[中国]]的戏曲历史增添了闪光的一页。 [[File:柳腔5.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新中国成立以后,柳腔艺术全面提高和拓展,不仅能演出传统剧目,还能演出现代剧目,而且还能演出武戏。其传播地域也不断扩大,不仅在胶东半岛,而且还到了[[河北]]、[[江苏]]、东北地区,为更广泛的观众所了解和喜欢。 柳腔的形成,对[[江苏]]、[[河南]]省北部和山东省境内梆子系统地方戏的产生传播和支派的繁衍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传承人物=== [[袁玲]],女。2017年12月28日[[,彭美英]]入选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山东省即墨市申报。项目名称:柳腔。<ref>[http://www.dzwww.com/shandong/sdnews/201703/t20170327_15687534.htm 柳腔代表性人物袁玲:40余年 把即墨柳腔唱响中国] , 半岛都市报 2017-03-27 </ref> ===保护措施=== 2015年1月30日上午,柳腔少儿培训基地揭牌仪式在即墨市第四实验小学举行。从2011年起,即墨市柳腔剧团就与实验四小合作,定期安排专业演员为学生教授柳腔,激发他们学习柳腔、传承柳腔的热情,使柳腔艺术在年轻一代中发扬光大,目前已培养20名柳腔专业班学员。柳腔少儿培训基地成立后,实验四小将把柳腔纳入校本课程,安排音乐教师编写柳腔教学计划,在学生中开展戏曲知识普及、戏曲片段比赛等活动,目前已选取160余名学生组成了柳腔社团。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f0808ypoob0|480|270|qq}} <center>青岛非遗传承之即墨柳腔</center> {{#iDisplay:m092782gehz|480|270|qq}} <center>柳腔,即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980 戏剧总论]]
返回「
柳腔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