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9.176.20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林董 的原始碼
←
林董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林董'''<br><img src="https://cdn.britannica.com/76/24876-004-0CD7762C/Hayashi-Tadasu.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delphipages.live/sv/politik-lag-och-regering/internationella-relationer/diplomater/count-hayashi-tadasu 圖片來自delphipages]</small> |} '''林董'''({{bd|1850年|4月11日|1913年|7月20日|}}),[[日本]][[明治时期]]的[[外交官]]、[[政治家]]。曾任[[外務大臣 (日本)|外務大臣]]、[[遞信大臣]]等职。 ==生平== 林董于1850年出生于日本[[佐倉藩]](今[[千葉县]][[佐倉市]]),1866年毕业于明治学院高校,并前往[[英国]][[伦敦大学]]留学。回国后参加[[箱館戰爭]],并于1871年进入日本[[外务省]]工作。1873年,调入[[工部省]]。1882年,任[[宫内省]]大书记官。1887年,任[[遞信省]]内信局长。1888年至1891年间先后任[[香川县]]知事和[[兵库县]]知事。1891年,任外务省次官(政务),兼任总务局长。 1895年[[中国]][[清朝]]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后俄德法三国驻日公使向日本提出归还[[辽东半岛]]的要求(史称[[三國干涉還遼|三国干涉]]<ref>[http://www.mh.sinica.edu.tw/PGPhotoOfTheDay_Detail.aspx?tmid=0&mid=0&htmContentID=155 三國干涉還遼],sinica</ref> )时,他代表[[外务大臣]][[陆奥宗光]]接受三国通牒。同年6月22日,他卸去外务省次官职务,任驻华公使,并代表日本与中国欽差頭等全權大臣[[李鸿章]]签订《[[遼南條約]]》,由清廷赎回辽东半岛。10月31日,冊封為[[男爵]]。1896年11月2日,卸去驻华公使职务。1897年5月25日至1899年9月5日间任驻[[俄罗斯帝国|俄国]][[圣彼得堡]]公使。1899年底獲授[[勳一等旭日大綬章]]。 ==敘述== 1900年7月6日至1906年3月19日,任驻[[英国]]公使,并于1904年成为首任大使。其间,和英国[[外交及聯邦事務大臣|外交大臣]]订立[[英日同盟]],保证了[[日俄战争]]中日本在外交上的胜利。先后獲授[[子爵]]爵位和旭日桐花勋章。1906年5月19日至1908年7月14日间任[[桂太郎]]内阁[[外務大臣 (日本)|外务大臣]],其间授予[[伯爵]]。1911年8月30日至1912年12月5日间任[[西园寺公望]]内阁[[遞信大臣]](初兼任外務大臣)。后于1913年因病在[[東京府]]去世。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人物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D/isYea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Date.isM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Namespac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林董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