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88.13.12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板头曲 的原始碼
←
板头曲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板头曲</big> ''' |- | [[File:板头曲.jpg|缩略图|居中|[http://wolong.01ny.cn/uploadfile/2013/0730/20130730062149437.jpg 原图链接][https://pic.sogou.com/d?query=%E6%9D%BF%E5%A4%B4%E6%9B%B2&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2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南阳板头曲音是河南省南阳市的一种传统音乐。 板头曲为中州古曲,用筝、[[琵琶]]、[[三弦]]等乐器演奏,是中华[[民族]]音乐[[遗产]]中的经典。因主要在[[河南]]曲子正式演唱之前,用独奏、合奏等形式演奏的前奏乐曲,故亦称“[[板头曲]]”或“河南曲子板头曲”。乐队不备锣鼓笙管,而以弹拨乐器为主,另加[[胡琴]]、[[四胡]]等拉弦乐器,由此成为我国民间乐队中难得一见的弦索乐组合。其乐曲多半源于古老器乐曲牌《八板》及其各种变体,同时广泛吸收河南曲子曲牌、唱腔及民间小调。代表性曲目有《天下大同》、《高山流水》、《新开板》、《陈杏元和番》、《打雁》、《赏秋》、《闺中怨》、《上楼》、《下楼》等。曲体大部分为六十八板体,结构严谨而又灵活多变。 2006年,河南南阳申报板头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简介'''== 化遗产名称:板头曲 所属地区: 河南· 南阳 遗产编号:Ⅱ—46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日期:2006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 [[河南省 南阳市]] 遗产级别: 市、国家 =='''词语解释'''== 中国汉族[[传统]]器乐 弦索乐的一种。是 河南 大调曲子(一种 曲牌联缀体的说唱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流行于 河南省 南阳、 开封、 信阳、 洛阳等广大地区板头曲为中州 古曲,用筝、 琵琶、 三弦等乐器演奏, 南阳板头曲(2张) 是[[中华民族音乐]]遗产中的经典。因主要在 河南曲子正式演唱之前,用独奏、合奏等形式演奏的前奏乐曲,故亦称"板头曲"或"河南曲子板头曲"。 南阳地处 河南省的南阳盆地,[[文化]]积淀深厚,尤其是在[[曲艺]]、[[音乐]]、[[舞蹈]]等诸方面更具特色,是全国闻名的曲艺之乡,有“书山曲海”之美誉。 大调曲子包括“板头曲”、“牌子套曲”、"杂牌"(又叫小令) 3部分。板头曲是在开唱牌子套曲或杂牌之前演奏的器乐曲,它类似戏曲的开场 锣鼓,主要用于召唤听众或稳定情绪。它的风格质朴、潇洒、文雅,经历代文人和艺人的加工提高,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艺术]]水平的独立曲种。 [[南阳板头曲]]。 河南板头曲的演奏常以 三弦、 琵琶、[[ 古筝]]等弹拨乐器为主,配以 手板、 月琴、 软弓京胡、 二胡(二翁)、[[ 洞箫]]及 八角鼓等,在演奏人员少时,只用三弦和手板演奏;另外还有一种独奏形式,常用三弦、古筝等。 河南板头曲的曲式[[结构]]严谨。它以广为流传的《老八板》( 河南板头曲中称《单八板》)的旋律为基本素材加以变奏,成为能表现多种情感的乐曲,如《小鹊》、《葡萄架》等,速度有快板、中板和 慢板之分,大多为68板;另一种结构形式是以演唱的牌子曲为基调,模仿《八板》的曲式结构改编而成,有时也加入鼓子头的演奏,如《闺中怨》、《哭周瑜》等。 南阳板头曲(3张) 河南板头曲的标题命名方法有 3种:①以 板式命名,如《双八板》、《花流水》;②以历史故事命名,如《哭子路》、《莺莺唤红》;③以 乐曲所描写的形象命名,如《百鸟朝凤》、《狮子滚绣球》等。 河南板头曲的曲目约有100余首。其代表曲目有《单八板》、 《高山流水》、《打雁》、《 思乡》、《思春》、《大救驾》、《銮钤》、《叹颜回》、《征西》、《落院》、《八景》、《和番》、《萧妃舞》、《寒鹊争梅》等等。 板头曲分布较广, 南阳、泌阳、邓县、[[许昌]]、[[开封]]皆可见其踪迹,但传播中心在南阳市。乐曲多半源于古老器乐曲牌《八板》及其各种变体,同时广泛吸收河南曲子曲牌、唱腔及 [[民间]]小调。 =='''传承意义'''== 1949年后,板头曲得以复苏并受到广泛重视。1953年,著名 古筝演奏家、板头曲传人 曹东扶先生代表 河南参加了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 板头曲 一代名家曹东扶先生传谱的筝曲 《高山流水》、 《苏武牧羊》更是传遍神州,远播海外。<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3861780211254691&wfr=spider&for=pc 非遗概览之南阳“板头曲”],华豫未来, 20-04-23</ref>中国乐器表演课程(本科)教学大纲中的《闺中怨》、《高山流水》、《闹元宵》、《上楼》、《下楼》等都是板头曲曲谱。此后, 曹东扶及其后人全力投入板头曲的记录整理和演奏,为传承、保护这一罕见的音乐品种做出巨大贡献。随着大多数传人去世,板头曲正面临凋敝失传的危机。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板头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30 中國文化史]]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板头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