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43.11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李颙 的原始碼
←
李颙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李颙'''(1627~1705)明末清初周至人,明清之际哲学家。李颙在理学上的造诣,被称为"海内大儒"。李颙和眉县[[李柏]]、富平[[李因笃]]统称为"关中三李"。李的著作,康熙、雍正年间均有刻本,光绪时补入《四书反身录》等篇。 另有东晋文学家李颙,与浙江余姚[[黄宗羲]]、直隶蓉城[[孙奇逢]]并称为海内三大鸿儒。 ==基本资料==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 ! width=15%| ! width=35%| ! width=15%| ! width=35%| |- | 中文名 | <small>李颙</small> | 出生地 | <small>陕西周至</small> |- | 出生时间 | <small>1618年</small> | 字号 | 字中孚,号二曲 |- | 所处时代 | <small>明末清初</small> |主要成就 |<small>哲学家<small> |- |去世时间 | 1705年 | 代表作 |《四书反身录》、《二曲集》等 |- |称誉 |海内大儒 |} ==生平简述== 李颙(1627~1705)清末明初人,字中孚,号二曲,又号土室病夫,二曲镇二曲堡人,父李可从,于崇祯十五年(1642),战亡于河南襄城。李和母亲彭氏,度日艰难。李9岁入塾,只读过20天书,但李发愤自学,面色如菜,人称李菜。李颙在挖菜拾柴的空闲,也手不释卷。<br> 县内藏书之家,渐知李家贫力学,便任其翻问。李随阅随还,数载之间,披览群书。大约30岁时,潜心于宋明理学。康熙九年(1670),李在母亲3年丧服期满后,去河南襄城,为父亲“招魂”。常州知府骆钟麟,派人迎请李讲学。常州的士绅名儒争相听讲。后来骆钟麟把李讲学的内容汇集起来,名为《匡时要务》。<br> 李又在武进、无锡、江阴、靖江和宜兴等地讲学,所讲内容被记录下来,整理为《两庠汇语》、《锡山语要》、《靖江语要》。康熙十一年(1672),李返回陕西。次年主讲于关中书院,又在雁塔、富平等地讲学,力主讲学自由,认为“立人达人,全在讲学;移风易俗,全在讲学;拨乱反正,全在讲学;旋乾转坤,全在讲学。”与清廷钳制思想的政策相对立。李所交皆一时名士,平生最为知己的是骆钟麟。骆为浙江临安人。<br> 李颙一生清贫廉直,顾惜名节,屡拒朝廷征召,誓不仕清。康熙皇帝多次下召,他以年老体衰有病行动不便为借口拒不召见。康熙深知其望重志坚,难以相强亲书“操志高洁”匾额及诗幅赐之以示褒奖。李禺页的高风亮节得到海内学者的敬仰顾炎武赞扬他是学者们仰望的“泰山北斗“。晚年寓居富平钻研学问,坚持讲学至逝世。李颙的学问渊博,在宋明理学,史籍考证,文字训诂方面的研究都有所建树。<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681cbd01014bs3.html 李颙_关中刀客_新浪博客]</ref> ==成就及著作== <big>'''讲学成就'''</big><br> 李顒四十岁以后把全部精力放在讲学活动中,“关中人子翕然师之”,前来向他求学问教的不仅有学者士人,也有不少农、工、商、贾向他求教。他的得意门生遍及关中各地,著名的有户县王心敬、同州白焕彩、富平惠思诚等,李顒讲学的稿子和学术问答被其弟子辑成《二曲集》广为传播,使传统的关学又得以复盛. <big>'''著作'''</big><br> 李颙学问渊博,造诣颇深,在宋明理学、史籍考证、文字训诂方面的研究都有建树。他的著作,在康、雍年间即有刻本,光绪时补入《四书反身录》、《垩室杂感》、《十三经纠缪》、《二十一史纠缪》等,印成《二曲集》和《李二曲先生文集》现存陕西省图书馆。 <big>'''学术思想-明道存心以为本,经世宰物以为用'''</big><br> 李颙主张“明体适用”,即“明道存心以为本,经世宰物以为用”。他所说的“明体”,指的是弄通理论问题,就是要精心研习程、朱、陆、王的心理之学,取舍其间,明道存心。他所说的“适用”,是指要学会经济实学如礼、乐、兵、刑,赋役弄屯,乃至外国水法等等,并且必须紧密联系实际,不可须臾分离。 ==参考资料== {{Reflist}}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李颙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