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6.212.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李继迁 的原始碼
←
李继迁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李继迁 | 圖像 =[[File:李继迁.jpg|缩略图 |center|[http://imgtu.5011.net/uploads/content/20160930/2195871475180422.jpg 原图链接]]] |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963年 | 國籍 = 辽宋时期(夏) | 别名 = 拓跋继迁;赵保吉(宋朝赐名) | 職業 = 神武皇帝(景宗追尊) | 知名原因 = 奠定西夏基础,占据西平府,即位为夏国王 | 知名作品 = </br> </br> </br> </br> }} '''夏太祖李继迁 (li ji qian )'''(963年—1004年1月26日),本姓拓跋氏,银州(今陕西[[榆林米脂]]县)人,出身[[党项族平夏部]],银州[[防御使李光俨]]之子,[[李继捧]]族弟,出生地被称为李继迁寨,[[宋朝]]曾赐名赵保吉。 史书载李继迁幼年时即以勇敢果断,以“擅[[骑射]],饶智数”而闻名乡里。975年(北宋开宝八年、辽保宁七年),定难军节度使[[李光睿]](继迁族叔)爱其才,授年仅十二岁的李继迁为管内都知蕃落使。982年(北宋太平兴国七年、辽乾亨四年),李继迁得知族兄李继捧迫于族内压力入朝,并交出夏、绥、银、宥、静五州地后,与弟[[李继冲]]、亲信张浦等人组织党项各部叛宋。后来李继迁派张浦带着重币到辽国,向辽圣宗表示愿意归附,取得辽的支持。[[河西]]素来为北宋重地,辽圣宗为了削弱[[北宋]]在河西的控制力,授继迁为[[定难节度使]]、夏银绥宥静五州观察使、特进检校太师,都督[[夏州]]诸军事。990年(北宋淳化元年、辽统和八年)李继迁即位为夏国王。依辽的支持,李继迁实力日强,不仅收复了故地,还夺取了西北重镇[[灵州]]。 1004年(北宋景德元年、辽统和二十二年),李继迁中[[吐蕃潘罗支]]之计,伤重而死,年仅42岁。葬于裕陵(今宁夏贺兰山平羌堡西北5里处)。[[李德明]]即位后,追谥应运法天神智仁圣至道广德孝光皇帝,庙号武宗。 [1] 其孙[[李元昊]]称帝后,追谥为神武皇帝,庙号太祖。 [2] == 人物生平 == 家世背景 '''李继迁'''是北魏鲜卑后裔,《宋史》记载。李元昊上宋仁宗表章说:"臣的先祖本是[[帝胄]]之后,在东晋衰亡之时,创立北魏基业。" 《辽史》记载西夏本是北魏皇族拓跋氏的后裔。 《金史》称西夏的建国历程非常长,党项大臣[[罗世昌]]列出西夏世系,自称北魏末年,皇统衰微。故而西夏皇帝的祖先居住松州,延续了皇族旧姓拓跋氏。 '''李继迁'''是北魏鲜卑后裔。在唐太宗[[贞观]]初年时,李继迁的祖先[[拓跋赤辞]]归唐,被唐太宗赐姓为李氏。唐僖宗时,李继迁的高祖父[[李思忠]],与从兄[[李思恭]]征讨[[黄巢]]时阵亡。自此党项李氏得世据以夏州为中心的五州之地,号[[定难军]]。历唐末五代交替而不变。其曾祖父李仁颜,仕后唐,为银州防御使。李继迁祖父李彝景仕[[后晋]],父亲李光俨仕后周。 == 出奔自立 == 963年(北宋建隆四年、辽应历十三年),李继迁出生于银州(今陕西榆林)无定河,据说李继迁生下来就有牙齿 。李继迁长大后勇悍有谋,"擅骑射,饶智数"而闻名乡里。975年(北宋[[开宝]]八年、辽保宁七年),定难军节度使[[李光睿]](李继迁的族叔)爱其才,授年仅十二岁的李继迁为管内都知蕃落使。 982年(北宋[[太平兴国]]七年、辽乾亨四年),族兄[[李继捧]]入朝,与李克文不和,李克文在宋太宗面前进言不能让李继捧继任[[节度使]]之位。于是[[定难军]]留后李继捧献地朝宋,宋太宗派使者要求将李继捧[[五服]]之内的宗族入质[[汴京]]。这时候李继迁始知五州之地尽归宋朝廷。 宋朝接收西夏五州之地时,李继迁才二十岁,留居[[银州]](今陕西榆林米脂县)。宋朝的使臣到了之后,李继迁与亲信张浦披麻戴孝,假称乳母亡故,外出下葬。实则李继迁将兵器藏在丧车与棺材内,出城之后出奔距离夏州三百里的地斤泽 (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西南),联结党项豪族,抗宋自立。当时豪族因为李继迁势单力薄,不肯与他一起起事。李继迁将远祖[[拓跋思忠]]的画像悬挂出来,显示众人。众人看到画像,泣涕跪拜,于是归附李继迁的部落越来越多。 同年十二月,李继迁攻打[[夏州]](今陕西靖边县),自此走上了与宋朝[[分庭抗礼]]的道路。 983年(北宋太平兴国八年、辽[[统和]]元年)三月,李继迁听说李继捧等人都接受了宋太宗的恩惠,于是遣使入贡宋朝。上表说明,不愿进汴京,但愿长久镇守边陲。 宋太宗回信李继迁,信中表彰了李继迁祖上效忠于[[中原王朝]]的业绩,同时也说明了归顺的好处以及继续顽抗的后果,可谓是软硬兼施。但是李继迁始终不为宋太宗所动。 == 创业受挫 == 983年(北宋太平兴国八年、辽统和元年)五月,由于李继迁继续侵扰宋朝[[河西]]诸州,银、夏各地无宁日。宋太宗令银、夏、绥、宥都巡检使田钦祚与西上合门副使袁继忠率兵巡护河西诸地。李继迁从柞岭率领部众侵袭宋军,两军战于葭芦川(今陕西佳县西北),李继迁大败,丢盔弃甲逃走。 九月,李继迁听说[[田钦祚]]、[[袁继忠]]屯兵三岔,控制了通往[[夏州]]的要害,暗地里率兵攻打,没能取胜,于是退入狐狢谷,田钦祚率军出万井口追杀李继迁。李继迁出来请战,率领大军在后面围困[[雄武军]]千余人。袁继忠命[[龙卫]]指挥[[荆嗣]]前去救援,两军展开厮杀。李继迁开始有些[[招架不住]],损失人马七百余。之后,田钦祚大军回军,依山扎营,李继迁也驻营在山下。田钦祚与荆嗣[[招募]]了劲卒五十人,乘夜纵火攻打李继迁的大营。李继迁没有防备,营房都被宋军烧毁,军士死者一千余人。 十二月,宋太宗诏绥、银、夏等州官吏,招揽逃到边界以外的农民回到家园继续耕作,实则是为了招揽李继迁辖地的农民,以对李继迁[[釜底抽薪]]。李继迁见部下将士都有回到宋朝的心思,对谋臣张浦说:"我[[宗社]]长久以来都得不到修缮,而且民众在这荒芜之地都[[食不果腹]]。如今宋朝以雄厚的财力和丰饶的物产招抚境外的流民,使我们亲离众散,以后势将不能支撑。"张浦对李继迁说:"宋军驻扎在银、夏的军队十分多,我们很难与他们争锋。但是[[宥州]](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东)土地十分丰饶,而且依托[[横山]](陕西省横山县南)为界,如果以此引诱诸部并力图之,遏制险要的城池以观局势的发展,也是一条图谋复兴的大计。"李继迁深以为然,于是纠合西戎部众力图攻打,合兵二万人攻打宥州。宋巡检使[[李询]]率所部蕃汉兵马将李继迁击退。 984年(北宋雍熙元年、辽统和二年),李继迁因为攻打宥州不胜,故而仍驻军地斤泽。地斤水草丰茂,有利于部众放牧,于是部众和牛羊渐渐多了。五月,李继迁令其弟李继冲前去煽动引诱河西诸蕃部。党项咩嵬族酋领魔病人乜崖一直以来就与南山诸族结党为乱,被[[李继冲]]招降,率其部请降,李继迁派重臣张浦前去接纳。 王庭镇在夏州西北,是众蕃部所聚居的地方。李继迁率兵大军前去袭扰,俘掳人口数以万计。宋将[[尹宪]]自夏州前往救援,李继迁劫掠过后撤退,宋军救援不及。 984年(北宋雍熙元年、辽统和二年)九月(《宋史》作北宋太平兴国八年,即983年),宋朝夏州知事[[尹宪]]与都巡检[[曹光实]]侦察得知李继迁的宿营之地,在夜里偷袭,李继迁遭受到很大的挫折。宋军斩首五百级,焚烧党项军大帐四百余帐。李继迁与其弟趁乱逃走,宋军曹光实抓获李继迁的母亲与妻子。李继迁之后求取党项豪族之女为妻,转战各地,不断强大起来,河西之地的大族都因为[[李氏家族]]在当地的善行,前去归附他们。 李继迁失败之后,害怕宋军来追,于是转徙无常。西北民众因为李氏在这里素来有名望,非常怜悯他们,于是开始接济他们。于是李继迁对当地豪族说:"我们李氏一族世代统治这里,如今落到此地步,你们还不忘我先人的恩泽,如今能和我一起恢复先祖的业绩吗?"众人都表示愿意追随。于是与李继迁一起驻扎在黄羊平。招来蕃众,于是兵势复振。[[羌人]]豪族[[野利]]等部族皆都将女儿献给李继迁为妻子。 == 愈挫愈勇 == 985年(北宋雍熙二年、辽统和三年)二月,李继迁遣使至[[银州]],假装与宋都[[巡检曹光]]实约降,实则伏兵于葭芦川(今陕西佳县西北),诱杀曹光实等,冒用他们的旗帜,袭据银州。随后自称都知蕃落使、权知定难军留后。各部落长如折八军、折罗遇、嵬悉咩(mie)、折遇乜(niè)等都加号州刺史。同年三月,[[李继迁]]进攻会州,焚会州(今甘肃靖远县)。 宋太宗得知后派知秦州[[田仁朗]]与[[李继隆]]等出兵讨伐李继迁。党项部落长折罗遇及弟乞埋战死,折遇乜被宋朝俘虏处死。 四月,田仁朗的军队靠近绥州(今陕西绥德县)。听说李继迁率大军攻打抚宁,高兴地说:"以往党项人常常带领[[乌合之众]]袭扰我边境,他们胜则进,败则走,找不到他们的巢穴。如今李继迁聚集了数万人,气势汹汹而来,用尽所有的兵力攻打一个孤城。抚宁很小但是十分坚固,不用半个月的时间不可攻破。我等到李继迁大军疲乏之时,派大军前去攻杀,分别派遣三百强驽,截住李继迁军的归路,李继迁肯定被我们擒住。" 田仁朗部署完成之后,故意向李继迁显示松懈,军中纵酒赌博。但是宋军副将[[王侁]]等故意诬陷田仁朗,向太宗进谗。[[宋太宗]]听说河西三族寨已经失陷,于是召田仁朗回京下狱,并进行审问。田仁朗说:"臣已定下了擒拿李继迁的策略,正在这时皇上召回了我,导致计划没有来得及实现。" 于是进言宋太宗说:"李继迁深知西北的情况,在当地十分得民心,希望皇上下诏给予优厚待遇招他前来;或者给予当地部落酋长厚利,要求他们捉拿李继迁。如若不然,他日必为大的边患。"宋太宗宽免他的死罪,流放商州(今陕西商洛)。命王侁等进兵李继迁。王侁率领他的部众,由绥州到达浊轮川。李继迁闻讯撤回围困抚宁的军队,与宋军激战,丧失军队五千余;部下阵亡严重,各部族都被攻杀,于是李继迁率领蕃部放弃银州逃走。 '''李继迁'''败退之后,王侁收复了银州(今陕西榆林米脂县),率兵出州北,到达悉利诸族。王侁再由开光谷向西到达杏子坪,击败了保寺、保香诸族首领埋乜已等军队。又破保、洗两族,俘三千人,降五十五族。于是,党项三族豪酋折八军等三千余众都表示投降宋朝。 六月,宋兵乘胜进击,党项部落多败破。李继迁浊轮川之败后,蕃族虽然破败但是本土没有被破坏。夏州盐城镇岌伽罗腻十四族都和党项是一个种落,李继迁用计引诱他们与之合并,于是与吴移、越移等族结党应援。 986年(北宋雍熙三年、辽统和四年),李继迁见部落败溃,宋兵势盛,于是依附辽朝以图抗宋。辽由是封之为定难军[[节度使]]、都督夏州诸军事,李继冲为副,又以宗室女[[义成公主]]嫁李继迁。 == 依辽附宋 == 987年(北宋雍熙四年、辽统和五年)二月,李继迁再攻[[夏州]]。李继迁的兵马逼近夏州,徘徊不敢前进。宋朝知州事[[安守忠]]率众三万迎战'''李继迁'''。至王庭镇,李继迁设伏诱宋军交战,大败安守忠,追到城门而止。 四月,李继迁趁势进兵围困夏州,两个月没有解围。宋朝知麟州[[韩崇训]]率大军前往增援,李继迁见状退军。 八月,李继迁居住于沙漠,逐水草而居,便于攻掠。当时屯驻在黑水河一侧,据险自固。宋将[[石保兴]]正在巡按罨子寨,李继迁以数千人攻打石保兴,见石保兴所部不过两千人,于是渡河决战。石保兴在河对岸埋下伏兵,等到李继迁渡到一半出兵攻打,李继迁的军队大乱,于是失败。 十一月,因为李继迁素来凶忍,虐用党项咩兀等族的部属,[[宥州]]党项咩兀等族首领,都指挥遇乜布九人图谋诛杀李继迁。当时李继迁正谋划攻打银州,在[[无定河]]畔会盟诸部族。遇乜布等以暗箭射李继迁,射中了李继迁的鼻子,伤口很长时间不愈合,于是进攻银州的日期晚了很多。 988年(北宋端拱元年、辽统和六年)二月,宋太宗见李继迁附辽,利用李继捧回[[夏州]]牵制李继迁。三月,李继迁派遣牙校李知白前往契丹辽朝入贡。 五月,宋太宗赐李继捧姓赵,改名保忠,授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使及夏、银、绥、宥、静等五州[[观察处]]置押蕃落等使,入守夏州。 十二月,李继捧为了向宋太宗邀功,假言李继迁归顺,宋太宗授李继迁为银州刺史,充洛苑使。李继迁拒绝不受。 989年(北宋端拱二年、辽统和七年)正月,李继迁因为不受宋朝官职,得罪族兄李继捧。于是前去[[辽朝]],说明自己与李继捧有怨,并向辽朝乞和。辽圣宗知道李继迁并非诚心,于是不许。 三月,李继迁又向辽朝乞和,辽圣宗封王子帐节度耶律襄之女为[[义成公主]],下嫁李继迁,并赐马三千匹。 四月,李继捧出兵击败宥州御泥、布啰树两部。990年(北宋淳化元年、辽统和八年)四月,李继捧与李继迁战于安庆泽,李继迁中流矢败退。十月,李继迁派破丑重遇贵至夏州诈降李继捧。李继迁率领部落攻城,破丑重遇贵在城中接应,李继捧大败。同年十二月,辽国进封李继迁为夏国王。 991年(北宋淳化二年、辽统和九年)年初,李继迁再攻夏州,宋朝派兵来援。七月,李继迁占领银、绥二州。同年,李继迁又归附于宋。宋朝被迫授给李继迁"银州观察使"的封号,赐姓名赵保吉。 但李继迁旋又附契丹,并联结契丹军,多次袭击宋西北边境。九月,王庭镇作为夏州外部的屏障,连接着大漠,一直有寨栅可守,李继迁在雍熙年间将其烧毁了。之后,李继迁占据着王庭镇的旧地,以预谋着夏州。李继捧见状向宋太宗进言,率军可在夜里偷袭李继迁,熟户貌奴、猥才两族的兵马趁夜袭击,夺李继迁牛畜两万余,李继迁再次放弃银州,逃走到铁斤泽。 == 收复故地 == 992年(北宋淳化三年、辽统和十年)正月,李继迁引诱之前降宋的李继捧归附辽朝,再次引兵进入并占据银州城,派遣李继捧去辽朝请命入贡。辽圣宗听说他怀有二心,派遣西南招讨使韩德威率兵持诏前去银州询问李继迁。韩德威到了银州之后,李继迁以西征为借口不见辽使。韩德威大怒,纵兵大掠银州之后撤回。 四月,李继迁自从接受辽朝的赐婚之后,每一年的进贡礼品都是在蕃族之间征用的,境内的财产越来越贫乏。当时宋夏边境的陕西地段还处于[[边禁]]的状态,宋朝的商旅进不去西北,李继迁上书宋太宗说:"自古中原君主都主张王者无外,我们西戎之人难道就不是皇帝的臣民吗?如今请允许两方的商旅相互往来,以满足边境民众的生活。"宋太宗下诏允许双方互市。 十月,李继迁因为辽使韩德威大掠银州,于是入告辽圣宗,辽圣宗下诏允许李继迁归附,于是李继迁再次遣使入辽都。 993年(北宋淳化四年、辽统和十一年)四月,李继迁虽然收复了绥、银二州,但是还没有恢复宥、夏等州。李继迁遣使进入宋朝请求赐还,宋太宗不准许。李继迁生气地说:"五州故地,是先祖遗留给我们的,如今开疆拓土、收回旧地,就是我们的责任了。"于是下令给部众说:"我自己虽然德行浅薄,但是承继了先祖的业绩与德行,安抚诸族的世家大族,即使这样就能够守住地盘,在西北立足吗?希望大家一定要团结努力。"于是以李大信为蕃部都指挥使,率众攻打[[庆州]](今甘肃[[庆阳]])。庆州之北直接沙漠,地形非常坦荡,无险可恃。当时因为李继迁向宋朝称臣纳款,所以宋朝没有防备。李继迁大军一到,宋军都不知所措。知州[[刘文质]]拿出自己私人的二百万两赏赐给军队,于是宋朝军队士气昂扬,李大信没有成功。 994年(北宋淳化五年、辽统和十二年)初,李继迁攻掠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掳掠居民。又至夏州袭击李继捧,李继捧败逃。四月,宋朝堕毁夏州城,李继迁攻夏州不胜,退居沙漠。 次年,派张浦到宋朝谈和,宋太宗扣留张浦。 996年(北宋至道二年、辽统和十四年)三月,宋洛苑使白守荣护送辎重至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李继迁设伏浦洛河(今吴忠东南[[苦水河]]),佯弱诱敌,大败宋军,获粮40万石。 四月,李继迁侵袭吐蕃折平族,首领握散上表宋朝请求会师讨伐李继迁。 五月,李继迁纠合党项诸族,发兵围困灵州。意图索回被扣留的谋臣张浦。宋太宗,赐敕书招谕诸族,命十州都部署李继隆出环州,容州观察使丁罕出庆州,殿前都虞候范廷召出延州,殿前都指挥使王超出夏州,西京作坊使张守恩出麟州(今陕西榆林神木县),五路进援灵武。 八月,李继迁回师援平夏,与宋军战于乌白池(今宁夏灵武东南),李继迁大败。997年(北宋至道三年、辽统和十五年)十二月,复上表归宋,授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使。李继迁受任夏州刺史后,仍在边地掳掠,不断与宋朝发生局部的战争。1001年(北宋咸平四年、辽统和十九年)四月,吐蕃六谷部长[[潘罗支]]接受宋朝的封授,统治西凉,出兵助宋攻李继迁。九月,李继迁攻陷宋清远军,乘胜进围灵州。 == 西拓去世 == 李继迁对宋作战胜利,又把攻掠的目标转向西部的回鹘和吐蕃部落。回鹘和吐蕃部落依附宋朝以对抗党项。1002年(北宋咸平五年、辽统和二十年)三月,李继迁破灵州,改名[[西平府]]。 1003年(北宋咸平六年、辽统和二十一年)正月,李继迁建都西平府。 宋遣使议和,宋真宗妥协退让,授李继迁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使,夏、银、绥、宥、静等五州观察处置押蕃落等使。李继迁夺回五州地数千里。党项族以此为基地,又迅速地向前发展了。 二月,潘罗支派遣咩逋族蕃官成逋到镇戎军,向宋朝请求会兵讨伐李继迁。宋朝边臣因为他没有官方文牒,担心他是假冒的,就护送部署司,成逋很担心就逃走了,马跌倒坠崖而死,宋真宗令渭州以礼葬之。李继迁听说此事,率领大军自灵州出城驻扎在鏊子山,放还六谷部归降的蕃部,派人再次送铁箭给潘罗支,称已经向宋朝称臣,愿与其结好,潘罗支没有回应。 三月,潘罗支数次与李继迁作战,侵夺了很多人口和牛羊。当时因为灵州没有守备,潘罗支派遣吴福圣腊入贡宋朝,奏言对李继迁的桀骜不驯十分恼怒,已集中骑兵六万,请求宋朝发兵与之合力收复灵州。宋真宗深以为然,加疯潘罗支为朔方军[[节度]]、灵州西面都巡检使。又以吴福圣腊为安远将军,次首领兀佐等七人为怀化将军,使出兵共图李继迁。吴福圣腊回去的时候,路过西平,李继迁派人袭击他的车队,尽夺宋朝赐给潘罗支的牌印、官告及所赐衣服、器械,吴福圣腊仅以身免。 1004年(北宋景德元年、辽统和二十二年)正月二日,李继迁因伤去世,时年四十二岁,死后其子李德明嗣位。1012年(北宋大中祥符五年、辽统和三十年),[[李德明]]追尊李继迁为"应运法天神智仁圣至道广德孝光皇帝"。其孙[[李元昊]]称帝后,追谥为神武皇帝,庙号太祖,陵墓[[裕陵]]。 == 为政举措 == 政治 联合氏族 李继迁在平夏和南山部民反抗宋朝边疆官吏的暴虐统治的斗争中,以自己的氏族充当他们的保护人,与此同时,他还与氏族们结成联姻关系,以权力和劫掠作为诱饵。所有这些,都是李继迁用以保证他们臣服于自己的策略。 李继迁本人在强大的南山[[野利氏]]中选择了一位妻子,于是野利氏就成了西夏早期的上等"内"氏族之一。野利后及其氏族在西夏历史上曾经显赫一时,他们的地位一度甚至可以与萧后氏族在契丹国的地位相当。 李继迁这些联姻政策,最大限度的团结了党项内部的各大势力,为进一步扩张奠定了基础。 征讨叛逆 灵州睡泥族首领岸逋不服继迁统治, "继迁以兵掠其七百余帐 " 。居住于黄河以南的泥中族"旧皆内附,继迁诱之叛,不从,数以兵侵略。"其族首领名悉俄、皆移尹遇、崔保罗等,因族帐屡遭摧毁,被迫"徙居黄河北避之。" 建设新都 1003年(北宋咸平六年、辽统和二十一年),灵州被改名为[[西平府]]。李继迁建都灵州后,立即开始恢复这里的运河系统,并将[[鄂尔多斯]]的居民强迫迁往新首都,以增加农业人口,扩大税收基地。也就是在这一年,宋朝承认既成事实,正式将982年(北宋太平兴国七年、辽乾亨四年)李继捧放弃的鄂尔多斯五州之地归还给了李继迁。与此同时,李继迁已经在距离灵州西南500里的[[凉州]]开辟了另一条通道--凉州成为甘肃走廊与[[开封]]之间朝贡贸易往来和马匹交易的中枢。 经济 西夏境内的盐州(今宁夏盐池县北)、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一带,盛产青盐和白盐。由于其质量优于宋朝的解盐,因此,宋朝陕西沿边居民争相购买。李继迁叛宋自立后,宋政府为了从经济上制裁李继迁,下令"沿边粮解不许过河西,河西青盐不得过界贩鬻,犯者不以多少处斩 "。盐禁行数月,"西人大困,沿边熟户,无以资生 "。李继迁为了迫使宋朝开禁,鼓动蕃族四十四首领,引骑一万三千人,入寇环州(今甘肃环县)石昌镇,知环州程德元企图用武力将他们赶走,但无济于事,"因诏弛盐禁,由是部族宁息 "。表明继迁率领党项羌最终获得了反经济封锁的胜利。 外交 '''李继迁'''与辽朝契丹王族也建立了联姻关系。986年(北宋雍熙三年、辽统和四年),李继迁表示归顺辽朝,向辽请婚。989年(北宋雍熙六年、辽统和七年),他如愿得到了辽朝公主,并在990年(北宋淳化元年、辽统和八年)被辽帝册封为"夏国王"。 与辽国新结成的联姻关系,给西夏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麻烦。对党项人来说,臣服辽朝从来也没有妨碍过他们与宋朝的交易,但是随着党项与辽的联姻,在三方关系中不断产生出层出不穷的猜疑和争吵。而且,居住在辽朝边界以内的党项部落也成了西夏、辽两国间多年摩擦的根源。 1004年(北宋景德元年、辽统和二十二年)到1005年(北宋景德二年、辽统和二十三年),在与宋朝缔结了一个令人满意的和约之后,契丹可以从容考虑在与党项人争夺河西贸易的控制权和对回鹘附庸国的支配权造成的威胁了。然而对于维持各方势力的平衡而言,党项与契丹名义上的联姻关系仍然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军事 早在985年(北宋雍熙二年、辽统和三年),党项人就认识到了[[西宁]]、[[兰州]]、凉州三角地带的商业和战略价值,所以李继迁当时曾发兵攻打过会州(位于[[兰州]]东北方,黄河东岸)。党项人对凉州的进攻开始于996年(北宋至道二年、辽统和十四年)或更早,灵州陷落之后,他们更加强了对凉州的进攻。1003年(北宋咸平六年、辽统和二十一年)末,李继迁占领了凉州,接受了已逃入城中的潘罗支的伪降,结果吐蕃人伏击了李继迁。 == 人物评价 == 《宋史》:虽尝受封册于宋,宋亦称有岁币之赐、誓诏之答,要皆出于一时之言,其心未尝有臣顺之实也。 《[[辽史]]》:虽尝请婚下嫁,乌足以得其固志哉? 李元昊:祖继迁,心知兵要,手握乾符,大举义旗,悉降诸部。临河五郡,不旋踵而归;沿边七州,悉差肩而克。 吴广成:继迁生而英奇,长而剽悍。方其任司蕃落,地据银州,当继捧入觐之初,鲜引义力争之举,盖怼其兄也素矣。迨诏使护送诸父昆弟连袂归朝,方始奋其雄才,策其群力,激羌戎以先烈,约契丹为强援。遂使关右震惊,中朝旰食。控弦灵武,扼平夏之要冲;驱马凉州,成河西之右臂。于是五州尽复,诸族慑从,逆者攻以兵,顺者役其众。卒之暴戾速亡,骄盈致败,不死于天讨而死于流矢,"佳兵不祥",理固然耶!然夏、绥倾覆,沙碛流离,田少一成,卒无一旅,终能恢万里之基,创累世之业,亦可谓"有志者事竟成"也。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 :继迁以勇敢、尚武知名。 == 亲属成员 == 祖上 高祖父:李思忠,在与从兄[[李思恭]]讨[[黄巢]]时战死,唐僖宗追赠他为[[宥州刺史]]。 曾祖父:李仁颜,仕[[后唐]],为银州[[防御使]]。 祖父:李彝景,仕[[后晋]]。 父亲:[[李光俨]],仕后周。 妻妾 罔氏:正妻,被宋朝俘虏,安置在[[延州]]并最终病死在那里。 [[野利氏]]:孙子[[李元昊]]正式建立西夏之后,追封她为顺成懿孝皇后。 [[耶律汀]]:又是辽国的义成公主。 子孙 儿子 [[李德明]]:即夏太宗,母罔氏。 李德昭:一说他就是李德明,"昭"字是"明"字的误抄;一说他是李德明的弟弟,后来被宋朝封为西平王。 孙子 [[李元昊]]:李德明长子 [[李成遇]]:李德明次子 [[李成嵬]]:李德明三子 后世纪念 西夏裕陵,考古调查称西夏王陵1号陵。位于西夏陵区最南端,俗称"双陵"之东侧。西夏王陵每座帝陵陵园均是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占地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坐北朝南,平地起建。高大的阙台犹如威严的门卫,耸立于陵园最南端,碑亭位于其后。 史书记载 《宋史·卷四百八十五·列传第二百四十四·外国一》 《辽史·卷一百十五·国外纪第四十五》 《[[续资治通鉴]]·卷十五》 《西夏书·卷二·世记第二》 《西夏书事·卷三》 《西夏书事·卷四》 《西夏书事·卷五》 《西夏书事·卷六》 《西夏书事·卷七》 [[Category:宋朝政治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李继迁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