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7.246.2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李曙轩 的原始碼
←
李曙轩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李曙轩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李曙轩1.jpg|缩略图 |center|[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0/20161021161933-1400761050.jpg/800 原图链接] [https://www.sogou.com/tx?query=%20%E6%9D%8E%E6%9B%99%E8%BD%A9&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来自搜狗百科 图片]]] | 图像说明 = 李曙轩 | 出生日期 = 1917 | 出生地点 = 东省惠阳县 | 逝世日期 = 1990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 职业 = 研究员 | 知名作品 =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 }} '''李曙轩('''1917—1990),蔬菜学家、园艺教育家<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20%E6%9D%8E%E6%9B%99%E8%BD%A9%E8%94%AC%E8%8F%9C%E5%AD%A6%E5%AE%B6%E3%80%81%E5%9B%AD%E8%89%BA%E6%95%99%E8%82%B2%E5%AE%B6&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蔬菜学家、园艺教育家],搜狐, 2014-06-27</ref> 。创建了我国蔬菜生理学。在蔬菜作物生长发育、植物激素应用技术及机理以及蔬菜生物技术等研究方面<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20%E6%9D%8E%E6%9B%99%E8%BD%A9%E6%A4%8D%E7%89%A9%E6%BF%80%E7%B4%A0%E5%BA%94%E7%94%A8%E6%8A%80%E6%9C%AF%E5%8F%8A%E6%9C%BA%E7%90%86%E4%BB%A5%E5%8F%8A%E8%94%AC%E8%8F%9C%E7%94%9F%E7%89%A9%E6%8A%80%E6%9C%AF%E7%AD%89%E7%A0%94%E7%A9%B6%E6%96%B9%E9%9D%A2&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植物激素应用技术及机理以及蔬菜生物技术等研究方面],搜狗百科 2014-06-27</ref>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编了《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20%E6%9D%8E%E6%9B%99%E8%BD%A9%E3%80%8A%E4%B8%AD%E5%9B%BD%E5%86%9C%E4%B8%9A%E7%99%BE%E7%A7%91%E5%85%A8%E4%B9%A6%C2%B7%E8%94%AC%E8%8F%9C%E5%8D%B7%E3%80%8B&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搜狗百科 , 2014-06-27</ref> 、《[[蔬菜栽培学]]》,编著了《蔬菜栽培生理》等。担任国际园艺学会刊物《科学园艺》编辑顾问。为提高我国蔬菜学术水平、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做出了贡献<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20%E6%9D%8E%E6%9B%99%E8%BD%A9%E4%BF%83%E8%BF%9B%E5%9B%BD%E9%99%85%E5%AD%A6%E6%9C%AF%E4%BA%A4%E6%B5%81%E5%81%9A%E5%87%BA%E4%BA%86%E8%B4%A1%E7%8C%AE&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做出了贡献],有道词典, 2014-06-27</ref> 。 ==蔬菜生理学的创建者== 李曙轩,曾用名李佛光,1917年2月出生于[[广东]]省惠阳县一个商人家庭。1936年9月,考入中央大学农学院园艺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李曙轩随中央大学内迁重庆。当时,学校条件艰苦,但他刻苦学习,努力 吸取园艺科学知识。1940年毕业,因成绩优异被留校任助教,师承曾勉。作为年轻助教,他的生物学、植物学和园艺学知识广泛而扎实。当时[[重庆]]北碚有个私人植物庄园“静观园”。李曙轩经常带领学生步行数 十里去那里进行现场教学。有时则深入缙云山考察,沿途向学生讲解各种观赏树木、花卉、果树的分类、学名、植物学特性。他指导的实验课,内容新颖、形式活泼、联系实际。他在黑板上迅速而准确地勾划出植物 的形态和解剖结构,形象逼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效果极佳。在曾勉的指导下,他进行芸薹属蔬菜分类的研究,1942年与曾勉联名在《中国园艺专刊》上用中文和拉丁文发表了《中国栽培芸薹属的初步 研究》论文。首次对起源于中国的小白菜、大白菜、乌塌菜和根用芥菜进行科学分类,确定学名。迄今,仍沿用他们的分类方法和命名。 1945年,中国农学会选派留学生去美国学习。李曙轩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尾声。李曙轩辗转到达印度,然后乘船去美国。同年10月入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学习。李曙轩学习非常刻苦, 仅用一年多时间就获得了硕士学位。尔后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蔬菜采后生理和保鲜的作用。1948年,他完成博士论文,顺利通过答辩,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由于他学习成绩优异,曾两次 荣获该校金钥匙奖,并被推荐为美国园艺学会会员,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李曙轩以其杰出的研究成果、勤奋钻研的精神和踏实苦干的作风赢得了导师和校方的器重。他们希望李曙轩能留在密歇根州立大学任教,并 要推荐他去美国的公司和研究所任职。李曙轩热爱祖国,决心为祖国的繁荣、进步贡献力量,他谢辞了美国朋友的挽留,于1948年10月毅然踏上归国的途程。他没有带回任何高级生活用品,除一架英文打字机、一部 照相机外,带回的是一颗报效祖国的炽热的心,以及许多书籍、文献、资料,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化学试剂。 1948年,李曙轩受聘于[[四川大学]]农学院,任园艺系教授,兼华西大学教授,其时年仅32岁。当时实验室里最高级的仪器只是一台显微镜,李曙轩就是靠这台显微镜,开展了鳞茎类蔬菜解剖结构的研究,后来在 《植物学报》上发表了题为《几种鳞茎类蔬菜叶部的比较解剖》论文。1950年9月,李曙轩受南京大学之聘,任园艺系教授,兼系主任。他既重视理论教学,又强调理论必须联系园艺生产实际。他常常带领学生到郊区 调查总结生产经验,到苏州、无锡和扬州一带调查莲藕、茭白等水生蔬菜,到上海的“地货行”调查蔬菜贸易情况。在南京大学的两年期间,他进行了2,4-D对大白菜、花生叶部影响的研究,还协助曾勉共同进行了 有关豇豆分类、桃树枝条生长习性方面的研究,并发表了多篇论文。当时[[南京大学]]创办了全国第一份在全国发行的园艺刊物《园艺新报》,曾勉任主编,李曙轩负责审稿、编辑,他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虽然繁 忙、劳累,但他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自己报国的夙愿得以实现,心情十分舒畅。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李曙轩调到浙江农学院园艺系任教授。1960年,浙江农学院更名为浙江农业大学。此后,李曙轩一直担任该校园艺系教授,1977~1984年期间兼任系主任。他在杭州华家池畔度 过了38个春秋,在教学园地里辛勤耕耘,付出了全部精力和心血。这期间,他虽然遭遇过曲折和磨难,但他没有怨言,没有停止科学研究,体现了一位爱国科学家的博大胸怀和执著追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他看到党和国家对知识、对人才的重视,看到了教育和科研战线出现的蓬勃生机,更激发出旺盛的工作热情和创造精神,将全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他一生共撰写了90多篇论文,有的曾在美国、荷兰、前苏联等国的 刊物上发表。李曙轩从1957年起开始招收研究生,1985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1988年,他被国家教委批准为指导外国博士研究生的导师。李曙轩从教50年,培养了大批园艺人才,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累累硕果。 他担任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编委,《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主编,主编出版了《现代蔬菜科学丛书》一套12本,并担任《蔬菜栽培学总论》和《蔬菜栽培学各论》(南方本)的主编,出版了《植物 生长调节剂与农业生产》等专著。他从1978年起担任中国园艺学会第三、四、五届副理事长,中国农学会第二届理事,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二、三届常务理事,浙江省植物生理学会第一、二、三届副理事长,浙江省 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他还受聘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北京市蔬菜研究中心顾问。1982年,被授予浙江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并被推选为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第三 届代表。从1983年起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六、七届委员。1981年起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农学学科评议组委员。1987年受聘为农业部全国蔬菜专家顾问组组长,同年,还荣获中国科学 技术协会先进工作者称号。1988年受聘为浙江省高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园艺、林、蚕、茶学科组组长。 李曙轩于195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84年起任中国民主同盟浙江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研究开发植物激素应用技术== 1.首次成功地应用α-萘乙酸延长花椰菜和甘蓝的保鲜期。李曙轩在美国留学时,美国在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延长鳞茎类和薯芋类蔬菜贮藏期方面已获得成功,但在延长甘蓝类蔬菜保鲜期方面刚刚开始探索。李曙轩 意识到,甘蓝和花椰菜是全世界普遍食用的蔬菜,若能用激素处理的方法代替冷藏法延长保鲜期,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阅读了大量科技文献,并在认真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他用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多 种方法处理,终于获得成功。他把α-萘乙酸甲脂先喷在纸屑上,然后与产品一起混装在包装箱里,明显地抑制了采后脱叶,延长了保鲜期。1947年,他在《美国园艺学报》上发表了《α-萘乙酸甲脂对花椰菜保鲜 作用的研究》论文,1948年,完成了博士论文《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椰菜和结球甘蓝采后脱叶的影响》。李曙轩率先研究了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延长甘蓝类蔬菜保鲜期。 2.开发出应用生长素类物质刺激茄果类单性结实技术。李曙轩认识到用生长素类物质促进单性结实,防止茄果类落花落果,提高产量,是一项极其有效而易于在中国推广的技术,因此在回国时,有意识地带回了2,4 -D,β-萘氧乙酸(βNOA)等生长素类物质。50年代初期,他就在国内开始用2,4-D防止番茄、茄子的落花落果,促进单性结实获得成功,明显地增加了产量。在以后30多年里,他一方面推广这项技术,另一方面 则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完善。70年代,他研究使用对-氯苯氧乙酸(PCPA)代替2,4-D,提高了工效,减轻了药害。现在用2,4-D和PCPA防止落花已成为各地普遍使用的生产措施。他发表的代表性论文有《植物生长 刺激素对于番茄落花及结实的影响》、《植物生长刺激物对于茄子落花及结实的影响》、《应用苯酚类生长调节剂防止番茄落花增加产量的效果》等。国际园艺界的调查报告记载:“中国是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加 番茄产量最多的国家。”这项举世公认的成就凝聚了李曙轩近40年的心血。 3.最先在世界上用激素控制瓠瓜的性别表现。瓜类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其性别调控机理和技术一直是遗传学、园艺学和植物生理学研究的重点。到80年代,已经可以用植物激素调节黄瓜的性别表现,但还没有人在 瓠瓜上作过试验。李曙轩经过多次试验,1978年终于成功地用植物激素控制了瓠瓜的性别表现。他用乙烯利在苗期处理瓠瓜植株,使原来很少开雌花的主蔓开出了大量雌花,大幅度地提高了产量。1979年,李曙轩在 《植物生理学报》上发表了题为《黄瓜及瓠瓜的性别表现与激素控制》论文,这一发现,提出了激素可以改变植物遗传中的雌性或雄性表现,1980年,李曙轩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召开的美国园艺学会第77届年会上宣 读了题为《瓠瓜性别表现的激素控制》的论文,为各国科学家所重视。1986年,他主持的“蔬菜作物化学控制技术”研究课题,由于在瓠瓜性别调控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获国家教委颁发的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曙轩在植物激素应用领域内的研究很广泛,在使用2,4-D防止大白菜脱叶,用顺丁烯二酸联氨(MH)控制洋葱及大蒜在贮藏期间发芽,用乙烯利对番茄进行催熟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988年以后,李曙轩 相继出版了《植物生长调节剂与农业生产》、《植物生长调节剂与蔬菜生产》2本专著,全面总结了他的研究成果,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技术。 ==发展蔬菜作物生长发育理论== 植物春化和光照阶段理论,以前基本上是建立在前苏联李森科对小麦以及美国加纳尔和阿拉尔对烟草的实验基础之上的。中国芸薹属蔬菜的阶段发育很少有人研究。李曙轩在50和60年代,开始深入研究春化和光周期 对大白菜、小白菜、芥菜以及大蒜的产品器官形成、花芽分化和抽薹的影响。他的研究结果证明,二年生蔬菜存在阶段发育现象,并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们对春化和光周期处理表现为质的反应和量的反应,完成阶段 发育所需的温度和日照长度按种类品种而异;白菜和芥菜的先期抽薹或抽薹不完全,大蒜鳞茎的畸型发育或蒜薹的败育均与春化和光周期有关。由此从理论上解答了许多生产问题。他发表了《春化与光照对大蒜鳞茎 形成与蒜薹发育的影响》、《春化与光照对于白菜发育的影响》、《白菜的花芽分化与叶球形成》等论文。李曙轩的研究结果丰富了植物春化和光周期的理论。 李曙轩还对蔬菜产品器官的形成及生理生化变化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农业生产的最终目的是要获得产品器官,对产品器官的研究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很多蔬菜的产品器官属于变态的营养器官,无 论其形态发生与演变、解剖结构、营养成份都有许多值得研究之处。他对各类蔬菜的产品器官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分析,研究对象包括萝卜的肉质直根、大蒜的鳞茎、甜瓜和葫芦的果实、生姜的根状茎、荸荠的球 茎、大白菜的叶球等。他发表了10多篇有关器官形成的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参考价值。1987年,李曙轩由于在大白菜叶球形成生理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荣获国家教委颁发的科技进步一等奖。 ==创建我国的蔬菜栽培生理学== 李曙轩善于运用植物生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蔬菜作物,并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解答和探讨生产中的问题。他提出的关于芸薹属蔬菜春化及光周期的理论,植物激素与单性结实、性别分化的关系,薯芋类蔬菜产品器 官形成与生化成份的变化,茄果类大田群体结构与光能利用,以及蔬菜作物产量形成等理论构成了蔬菜栽培生理基础。1979年,李曙轩出版了《蔬菜栽培生理》,《这是我国第一本关于这方面的专著,由此奠定了中 国蔬菜栽培生理学的理论基础,并开辟了一个新的学科分支。他率先在国内开设“蔬菜栽培生理”课程,并为国内各农业院校培养了许多进修生、硕士生和博士生。1989年,国家教委正式批准将“蔬菜栽培生理”定 为高等农业院校蔬菜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李曙轩为建立中国蔬菜栽培生理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拓宽蔬菜生物技术研究领域== 李曙轩十分关注世界上蔬菜科学发展的新动向,随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70年代后期,在世界高科技浪潮的推动下,李曙轩虽已年过六旬,却依然精神抖擞地带领中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向蔬菜生物技术这一新兴领域 进军,相继成功地进行了花椰菜、大白菜的组织培养及无性系繁育,番茄幼胚的离体培养,细胞突变体的筛选和培养,香菇原生质的分离和融合等。他还十分重视应用性研究,力求研究成果能在生产上发挥作用。他 主持的《大白菜、甘蓝的扦插及其在菜种上的应用研究》,综合了大株采种和小株采种的优点,使繁种系数提高了10多倍,在生产上得到推广应用,1979年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年,李曙轩作为中方主 席,在杭州主持召开了“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学术讨论会”,与各国科学家共同探讨生物技术的发展前景,会后主编出版了《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英文版)论文集。 ==促进与国际园艺界交流合作== 李曙轩曾多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代表中国园艺界向世界各国介绍中国的园艺科学进展,并与国际园艺界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1983年,国际园艺学会刊物《科学园艺》(Scientic Horticulturea)要求荷兰阿姆斯 特丹的爱沙维尔(Elsevier)出版社在世界范围内物色7位园艺学家为该刊物的编辑顾问,李曙轩作为中国科学家而被聘任。他怀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愉快地接受了这项工作,把这看作是中国园艺界的光荣,从此在他 已经十分繁忙的日程表上又增加了一项重要的内容。他总是认真、及时地审阅修改该出版社寄来的各国作者的稿件,他经常说这项工作不只关系到我个人的面子,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声誉,必须以国际学术 界的标准来对待,只能做好,不能做坏。李曙轩的学术成就和工作态度就这样赢得了国际园艺界的敬重,当他出席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时,经常被邀主持会议。 1980年以后,李曙轩接待了多批来华访问的专家和学者,并与[[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意大利]]等国的大学、出版社、科研机构和教授、学者保持联系,建立了友谊。他邀请了许多著名的园艺学家,如美国科学 院院士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布克瓦克(M·Bukovac)博士、日本蔬菜专家加藤彻教授、英国蔬菜生理学家何廉全博士等来华讲学,把国际上先进的学术思想和科学技术引入中国。1982年,他作为北京市农科院访英蔬 菜代表团的顾问,访问了英国很多的园艺科研单位,把英国先进的营养液膜栽培技术(NFT)和蔬菜种质资源基因库技术带回国内。 李曙轩努力将中国的学术成就介绍给国际园艺界。他认为中国是农业大国,园艺植物种类之多,栽培面积之大,生产技术之丰富,在世界上是少有的,中国应当对国际园艺科学有重要的贡献。1980年,他出席了在美 国科罗拉多大学召开的美国园艺学会第77届年会,在大会上宣读了《中国白菜的无性系繁殖与采种效果》和《瓠瓜性别表现的激素控制》两篇论文,受到各国园艺学家的欢迎。1986年,他出席了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 学召开的第22届国际园艺学会年会,宣读了《芸薹属蔬菜种子春化与绿体春化类型的生物化学比较研究》论文,1987年,他应邀出席了在意大利帕多瓦召开的第一届国际猕猴桃学术会议,宣读了题为《中国的猕猴桃 资源和生产技术》论文。李曙轩为中国园艺界赢得了声誉,为促进中国与国际园艺界的交流和合作作出了贡献。 ==言传身教,培育人才== 李曙轩长期在高等学校任教,他学识渊博,诲人不倦,无私地把自己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热情地扶植青年在事业上成长,有些学生已成为我国著名的专家、教授。他勉励学生要不断进取,干事业要有献身精神, 研究学问要锲而不舍,这样才能有所作为。他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给青年树立了榜样。他不分节假日、寒暑假,总是在温室或实验地里搞试验。他喜欢亲自动手,以获取第一手资料,他常常脱掉外衣,挥汗记载, 或跪在地上拍照片,有时一连数小时聚精会神地在显微镜下观察。他珍惜时间的分分秒秒,走到哪里就工作到哪里、学习到哪里。 李曙轩一贯认为,科学技术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教学内容应当不断地更新和丰富,力求反映出当代园艺科学的新成果。他总是把获得的最新知识传授给学生。他常常用英文给研究生上课,用英文作学术报告,他要求 学生经常阅读国际学术文献,及时了解园艺科技发展的动态,使自己的学术思想经常处于学科发展的前沿。他重视第一线的教学,虽然招收了多名博士生和硕士生,工作繁忙,但始终坚持给本科生上课。他认为蔬菜 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实验和实习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他常常亲自设计实验方法,设计先进的实验教具,每逢实验课总要亲临指导。他还经常带领年轻教师和研究生进行生产调查,到农村搞科学实验。他要求 学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正确的实验分析技能,成为园艺科技事业的接班人。 李曙轩晚年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但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驱使他坚持工作。他考虑的是如何指导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如何完成《[[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的主编工作,如何完成各项研究课题,如何更好地发展中 国的蔬菜事业……1989年夏天,他突然心脏病发作,被送进医院治疗。住院期间,他几度病危,几经抢救,几度脱险,稍有好转,他便开始校阅论文,写文章,找人商量工作,有时还出院参加研究生的论文答辩。在 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他仍关心蔬菜科学的发展,计划如何在浙江农业大学建设一个具有国际水平的蔬菜重点学科点,还惦记着年轻人的成长。他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我国的园艺科学事业。1990年12月20日,李曙轩 在杭州逝世。虽然他已离开了我们,但他那一贯追求进步的政治态度、勤奋的探索精神和高尚的道德风范,将永远激励后人去努力攀登科学事业的高峰。 ==个人简历== 1917年2月 出生于广东省惠阳县。 1940年 毕业于中央大学园艺系,获农学学士学位。 1940—1945年 任中央大学农学院园艺系助教。 1945—1948年 就读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园艺系,1946年获理学硕士学位,194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8—1950年 任四川大学农学院教授,兼华西大学教授。 1950—1952年 任南京大学园艺系教授,兼系主任。 1952—1960年 任浙江农学院园艺系教授。 1960—1990年 任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教授期间曾兼任系主任。 1978—1988年 任中国园艺学会第三、四、五届副理事长,浙江省园艺学会理事长。 1981—1990年 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农学学科评议组委员。 1987—1989年 任农业部全国蔬菜专家顾问组组长。 1990年12月 逝世于杭州。 ==主要论著== 1 曾勉,李曙轩.中国栽培芸薹属的初步研究.中国园艺专刊,1942(2):1—32. 2 李曙轩等.α-萘乙酸对花椰菜贮藏期的影响(英文).美国园艺学报,1947(49):367—369. 3 李曙轩.东方梨的分类.美国园艺学报,1948(51):152—156. 4 李曙轩.蕾期授粉对某些中国芸薹属植物授粉和F,代果实发育的影响(英文).美国园艺学报,1948(52):435—440. 5 李曙轩.某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椰菜和甘蓝贮藏期间脱叶的影响(英文).密歇根大学农业技术文集,1949:216. 6 李曙轩.2,4-D对于大白菜脱叶的影响.农业学报,1952(1):53—56. 7 李曙轩.几种鳞茎类蔬菜叶部的比较解剖.植物学报,1952(1):1—7. 8 李曙轩.大蒜鳞茎形成和蒜薹发育的研究.中国科学(外文版),1953(2):152—164. 9 李曙轩,寿诚学.春化与光照对于大蒜的鳞茎形成与蒜薹发育的影响.植物学报,1954(4):337—352. 10 李曙轩,寿诚学.植物生长刺激物对于番茄落花及结实的影响.植物学报,1954(1):17—30. 11 李曙轩,曾勉.豇豆的分类.植物学报,1954(2):133—142. 12 李曙轩等.萝卜生长的研究.植物学报,1955(2):101—116. 13 李曙轩.植物生长刺激剂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6. 14 李曙轩.落花、落果与落叶.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15 李曙轩,寿诚学.春化及光照对于白菜及芥菜发育的影响.植物学报,1957(1):7—28. 16 李曙轩.李式军.白菜的花芽分化与叶球形成.中国农业科学,1964(6):36—40. 17 李曙轩,吕荣欣.生姜根状茎形成的研究.植物学报,1964(2):162—167. 18 李曙轩,蒋有条,叶自新.茄子的大田群体结构与光能利用.园艺学报,1965(3):135—146. 19 李曙轩,傅炳通.大白菜的扦插繁殖及影响成活的因素.园艺学报,1979(1):33—42. 20 李曙轩,傅炳通.黄瓜及瓠瓜的性别表现与激素控制.植物生理学报,1979(1):83—92. 21 李曙轩.蔬菜栽培生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22 李曙轩(浙江农业大学)主编.蔬菜栽培学总论.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 23 李曙轩(浙江农业大学)主编.蔬菜栽培学各论(南方本).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 24 李曙轩.瓠瓜雌雄性别的激素控制.科学通报,1981(8):1135—1136. 25 李曙轩,曹寿椿(主编).现代蔬菜科学丛书.(12本).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986. 26 李曙轩,裘文达.大白菜的腋芽组织培养繁殖种子.园艺学报,1983(1):41—44. 27 李曙轩,叶自新,胡军.大白菜叶球形成与生化变化的研究.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86(1):11—18. 28 李曙轩.蔬菜的营养学.自然科学年鉴.1986(3):358. 29 李曙轩.植物生长调节剂与农业生产.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30 李曙轩.植物生长调节剂与蔬菜生产.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视频== ==参考来源== [[Category:蔬菜学家]] [[Category:研究员]]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李曙轩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