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11.14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李智凱 的原始碼
←
李智凱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20180822004045.jpg|缩略图]] [[File:李智凱.jpg|thumb|right| [https://images.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9-04-30/900/20190430002123.jpg 原圖鏈結]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90430002107-260403?chdtv] ]] 李智凱〔1996.4.3─〕出生於宜蘭縣羅東鎮。臺灣競技體操傑出運動員。 李智凱特色是以大量高難度「湯瑪士迴旋」完成的鞍馬動作,獲國際體操總會採納為教案並評為最標準的動作。曾在電影《翻滾吧!男孩》演出,而以「菜市場凱」(臺灣話:菜市仔凱,臺羅:tshài-tshī-á-kài)聞名,是2000年雪梨奧運後第一位在奧運競技體操項目出賽的臺灣運動員,也是2005年伊士麥世大運後第一位在世大運拿下金牌的臺灣競技體操運動員。2018年雅加達亞運鞍馬金牌。2019年拿坡里世大運競技體操在男子鞍馬項目拿下金牌二連霸,創下他個人與台灣體操隊的新紀錄。2019年教育部體育署頒發體育運動精英獎,蟬聯最佳男運動員。 ==從菜市場到體操館 苦練的開始 == 李智凱的父母在市場賣菜,兩個姊姊大他多歲,李智凱很多時間都是一個人,他有個外號叫做【菜市仔凱】,菜市場,是他媽媽賣菜的地方,也是他下課後的遊樂園。6歲時教練在幼稚園選才,「誰會後滾翻?」李智凱積極地:「我!我!我會!」讓林育信印象深刻,「表演慾這麼強,當然就先選,體操就個人秀,全場安靜下來只有你。」 李智凱被選進體操隊,陪伴他最多的是教練林育信,與一起翻滾的小夥伴們,每天7小時以上的訓練,拉筋、壓腿是基本,翻滾、倒立是日常,他也曾想放棄。 「小時候覺得很痛、很累,然後直接哭。反抗過,但隔天很自然地又走去體操館。」他不是天才型選手,得靠苦練才有好成績。「別人一、兩次學會的動作,我要一、兩個月。於是他加倍努力,其他選手5點收操,他就練到6點半。。<ref>[https://www.nextmag.com.tw/realtimenews/news/342456 與傷共存15年 李智凱苦練奪金 ]</ref> ==菜市仔凱越賽越精彩 叫我第一名== 2005年的紀錄片《翻滾吧!男孩》中,就讀宜蘭公正國小的下李智凱因為參與拍攝而小有名氣,全台灣一夕之間都知道了「菜市場凱」這個小男孩。 就讀宜蘭國華國中一年級時,李智凱首次參加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就獲得個人雙槓金牌、鞍馬銀牌和地板銅牌等優秀成績,單槓、跳馬和吊環也都名列前茅,展露頭角。 國中期間,參加全中運3次共拿下5面金牌、2面銀牌和5面銅牌,其中還有1面個人全能競賽金牌。高中為了練習體操,選擇就讀距離國立體大很近的成功高商。〔因為教練從宜蘭轉職到體大〕 2013年,就讀高中二年級的李智凱加入了國家訓練中心,參加仁川亞運的培訓計畫。在仁川亞運上的表現亮眼,拿下個人全能第6名,地板第8名、跳馬第5名的優異成績。 2016年7月,在練習地板動作的李智凱不慎受傷,右腳脛骨末端骨裂以及右腳腳踝韌帶撕裂, 受傷過後1個月,李智凱在里約4萬多名觀眾前擔任1號參賽者,然而進行到第2個最高難度G的旋轉時,失去重心落馬。賽後訪問他坦承,賽前的傷勢影響比賽信心,但學習到很多經驗。 2017年台北世大運,李智凱以高難度的全套流暢動作,取得15.300的高分,一舉奪金,這個分數也成為鞍馬項目修改規則後,分數最高的世界紀錄,也是中華隊第一面世大運男子鞍馬金牌。 2018雅加達亞運,李智凱以招牌動作「湯瑪士迴旋」獲得15.400高分,為中華隊拿增添本屆賽事的第4面金牌,同時也是中華隊亞運史上第1面體操金牌。 2019年世大運,李智凱先與兩位我國體操好手唐嘉鴻、徐秉謙奪團隊銀牌後,又再於全能和鞍馬項目摘取銅牌與金牌,共計一金一銀一銅。其中,鞍馬再次奪金,更讓他創下我國史上第一位完成世大運二連霸的紀錄。 2020東京奧運的體操參賽資格改為積分制,將從八站積分賽中,取三站高分計分。如今李智凱已奪得三站積分賽金牌,積分高達90分,拿手的鞍馬項目也位居第一,幾乎篤定獲得東奧門票。<ref>[https://tw.youcard.yahoo.com/cardstack/3b5251b0-a76b-11e8-894c-b569598a0623/%E6%9D%8E%E6%99%BA%E5%87%B1%E3%80%8C%E6%B9%AF%E7%91%AA%E5%A3%AB%E8%BF%B4%E6%97%8B%E3%80%8D%E4%BA%9E%E9%81%8B%E5%A5%AA%E9%A6%96%E9%87%91%20%E7%BF%BB%E6%BB%BE%E7%94%B7%E5%AD%A9%E5%A6%82%E4%BD%95%E8%BD%89%E5%A4%A7%E4%BA%BA ]</ref>[2] ==「湯瑪士迴旋」震憾國際體操界== 2017年台北世界大學運動會,李智凱以台灣首創的鞍馬「湯瑪士迴旋」,寫下台灣體壇歷史,更讓國際體操界震盪。教練林育信創的「湯瑪士迴旋」動作,是以「岔腿」為主要特徵,有別於傳統上以「併腿」為主要的鞍馬體操,林育信也笑稱,私底下,他們稱「湯瑪士」的台語為「炒米粉」,在世大運賽場上,李智凱還沒完成落地,他就已經跳起來歡呼了,因為太熟悉他的一舉一動,看到李在角度與動作上都正確,可以很好的落地,他說,李能完美落地,是很辛苦訓練才能看到這一幕,是小時候基礎非常好才能做到,國外選手臨時要硬學,就會表現歪歪扭扭的,非常醜,反而會讓裁判扣分。 李智凱為了把湯瑪士迴旋練到完美,練習上萬次,大腿長期承受極大壓力,一度出現雞蛋大的血腫,這是高難度的動作。<ref>[https://news.tvbs.com.tw/sports/762499[3 湯瑪士迴旋難度高 李智凱大腿一度血腫 ]</ref> 教練林育信表示,進軍2020奧運,到時還要加強動作設計的難度,從8個迴旋進化到9個,不過,教練對李智凱相當有信心,他相信,到時24歲的李智凱會更穩定成熟,動作上的質量會更高,應該會順利在2020年晉級。<ref>[https://tw.news.yahoo.com/%E6%89%A3%E5%88%86%E6%AF%94%E5%A5%A7%E9%81%8B%E5%86%A0%E8%BB%8D%E9%82%84%E5%B0%91-%E6%9D%8E%E6%99%BA%E5%87%B1-%E6%B9%AF%E7%91%AA%E5%A3%AB%E8%BF%B4%E6%97%8B-%E9%9C%87%E7%9B%AA%E5%9C%8B%E9%9A%9B%E9%AB%94%E5%A3%87-060700324.html 扣分比奧運冠軍還少! 李智凱「湯瑪士迴旋」震盪國際體壇]</ref> ==取名「李智凱迴旋」不是不可能== 2018年雅加達亞運前,台灣「鞍馬王子」李智凱就在準備新的動作,今年亞洲體操錦標賽,原打算拿出壓箱寶,並取得FIG(國際體操總會)認證、命名,沒想到申請卻未獲FIG承認。 李智凱的教練林育信表示,李智凱鞍馬的新動作是在現有E級難度上做升級,在湯瑪斯迴旋的基礎上,從馬頭直接飛越鞍部到馬尾,難度更高,「我們本來希望取得F級認證,沒想到申請沒有過。」 如果李智凱的新動作通過認證,鞍馬成套的整體難度分,將從原先的6.5增加至6.7,此外新動作還可以以李智凱來命名。 「智凱覺得體操練了這麼久,如果可以留下自己的名字,也算是一種紀念。」林育信坦言,新動作雖不被FIG承認,所幸李智凱心態還是擺得很正,「他倒是沒有很失望,因為他很清楚,先拿到奧運門票才是最重要的任務。」<ref>[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06190263.aspx 李智凱鞍馬申請新動作 國際體操總會不承認]</ref> ==懂得感恩 贏路更長== 教育部體育署2019年頒發體育運動精英獎,「體操王子」李智凱蟬聯最佳男運動員,成為史上第一人。 李智凱成名動作就是在高難度的鞍馬項目「湯瑪士迴旋」,獲得國際體操總會採納為教案,並評選為最標準的動作。10月德國斯圖加特世錦賽,李智凱與唐嘉鴻聯手在團體賽表現得非常優異,進而替台灣取得4張東京奧運門票,2019年堪稱為李智凱的夢幻年,蟬聯最佳男運動員獎實至名歸。 李智凱說,「最感謝的就是家人,謝謝他們一路無怨無悔的支持和付出,第二個感謝的人就是教練林育信,他不但培育我長大,而且還將最好的都給了我,沒有他就沒有現在的我。」<ref>[https://tw.news.yahoo.com/%E6%9D%8E%E6%99%BA%E5%87%B1-%E9%83%AD%E5%A9%9E%E6%B7%B3%E5%AF%AB%E7%B4%80%E9%8C%84-215008077.html 李智凱 郭婞淳寫紀錄]</ref> ==2021 東奧體操鞍馬 摘銀== 「鞍馬王子」李智凱5年前在里約奧運落馬,不過他在2021東京奧運體操男子鞍馬單項決賽,最終成功「完美落地」,拿下總分15.400的高分獲得銀牌。體操總教練林育信受訪時表示,「當下看他成功的時候大家都飆淚了」。林育信也希望李智凱從明年亞運一步一步耕耘,才能在3年後的巴黎奧運中成功奪金。 「鞍馬王子」李智凱在東京奧運體操男子鞍馬單項決賽,拿下總分15.400的高分,以些微差距不敵英國名將懷特洛克(Max Whitlock),但仍成功為台灣拿下奧運體操隊史上首面銀牌。 教練林育信說:李智凱昨天從上馬、迴旋一直到下馬一路動作行雲流水,最終完美落地。談及「鞍馬王子」昨天出賽,林育信說,李智凱決賽壓力非常大,他要拋去里約奧運落馬的印象,「比賽中他真的很激動,包括教練們都非常激動,當下看他成功的時候大家都飆淚了」。 東京奧運未能摘金,不過李智凱仍拿下台灣體操史上第一面獎牌。林育信指出,李智凱的目標當然是巴黎奧運奪取金牌,「他最終還是有個金牌夢,但還是要踏實,從明年亞運一步一步耕耘,拿到奧運資格再說巴黎奧運」。 <ref>[https://tw.news.yahoo.com/%E6%9D%B1%E5%A5%A7-%E6%9D%8E%E6%99%BA%E5%87%B1%E5%AE%8C%E7%BE%8E%E8%90%BD%E5%9C%B0%E5%A5%AA%E9%9E%8D%E9%A6%AC%E9%8A%80%E7%89%8C-%E6%95%99%E7%B7%B4%E6%9E%97%E8%82%B2%E4%BF%A1%E9%A3%86%E6%B7%9A-021639794.html 東奧/李智凱完美落地奪鞍馬銀牌 教練林育信飆淚 ]</ref> [[Category:台湾體育人物]] [[Category:体操运动员]]
返回「
李智凱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