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0.24.10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李奎 的原始碼
←
李奎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李奎</big>''' |- |<center><img src=https://p1.ssl.qhimg.com/t01be4b2ed91d5ad59c.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2040488&sid=2159038 来自网络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李奎''',男,1963年5月生,[[湖北省]]人, [[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教授。 <ref>[https://wztest0821.caas.cn/rctd/rcdw/yjy/133528.htm 李奎 ],中国农业科学院网</ref> 中国农业科学院一级岗位杰出人才,[[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ref>[https://ias.caas.cn/xwzx/tzgg/245555.htm 李奎 ],北京畜牧獣医研究所网</ref>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ref>[http://www.agis.org.cn/xwzx/hzjl/230292.htm 基因组所特邀李奎教授做2019年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指导 ],中国农科院基因组所网</ref>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研究员、教授 出生日期----1963年5月 出生地点----湖北省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遗传标记学分会副理事长 毕业院校----武汉大学 ==学习工作经历== 1984年获武汉大学学士学位; 1991年获武汉大学硕士学位; 1994年获武汉大学博士学位; 2001年-2003年美国康奈尔大学全职访问教授。 2004年至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工作。 ==社会兼职==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遗传标记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遗传育种学分会副理事长。国家转基因安委会委员,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猪专业委员会委员。 2016年6月12日当选第五届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 ==承担课题== 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项。其中包括: (1)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 (4) 国家"十五"863项目; (5) 国家青年863项目; (6) 国家973课题; (7) 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 (8) 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 (9) 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 (10) 教育部博士点科研基金(2项); (11)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 (12) 农业部"九五"重点科研项目; (13) 农业部科研专题; (14)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 (15) 湖北省高层次人才专项基金; (16) 湖北省荆楚青年科技创新基金; (17) 武汉市青年晨光科技计划; (18) 澳大利亚国际发展基金; (19) 欧盟第五框架计划; (20) IAEA/FAO研究基金; (21) 瑞典国际科学基金(2项)。 ==科研项目== (1) 欧盟第六框架计划; (2) 国家863计划;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项目; (4) 国家973课题。 ==主要研究成果== 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湖北省第五届青年科技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五完成人);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六项; 授权软件著作权一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获得荣誉== 1999年被评为农业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200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入选湖北省新世纪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2004年评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 ==获奖=== 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猪产肉性状相关重要基因发掘、分子标记开发及其育种应用 李奎、刘榜、赵书红、唐中林、樊斌、余梅 2012年度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著作与论文== 发表科研论文100多篇,其中在《Genome Biology》、《BMC Molecular Biology》、《Gene》、《Journal of Heredity》、《Animal Genetics》、《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Genetics,Selection and Evolution》、《Animal Biotechnology》、《Cytogenetic and Genome Research》、《Journal of Animal Breeding and Genetics》等国际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80篇。主要论著目录如下: 1、 Tang Z,Li Y,Wan P,Li X,Zhao S,Liu B,Fan B,Zhu M,Yu M,Li K (Correspondence). LongSAGE analysis of skeletal muscle at three prenatal stages in Tongcheng and Landrace pigs. Genome Biol. 2007 Jun 16;8(6):R115. 2、 Wang H,Yang S,Yang E,Zhu Z,Mu Y,Feng S,Li K (Correspondence). NF-kappaB mediates the transcription of mouse calsarcin-1 gene,but not calsarcin-2,in C2C12 cells. BMC Mol Biol. 2007 Mar 6;8:19. 3、 Wang YF,Li Y,Liu B,Yu M,Fan B,Zhu MJ,Xiong TA,Li K (Correspondence),Partial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polymorphism and chromosomal location of the porcine PSMD4 gene. Journal of Animal Breeding and Genetics. 2005. 122: 247-250. 4、 Wang Y.F,Yu M,te Pas M.F.W,Yerle M,Liu B,Fan B,Xiong T.A,Li K (Correspondence),Sequences,polymorphic characterizations and chromosomal localizations of the porcine PSME1 and PSME2 genes. Animal Genetics. 2004. 35(5): 361-366. 5、 Yu M,Wang Y F,te Pas M. F.W.,Yerle M.,Liu B,Fan B,Xiong T,Li K (Correspondence),Investigation of the porcine PA28 activator y-subunit (PSME3) gene: isolation,polymorphism and its chromosomal localization. Journal of Animal Breeding and Genetics,2004,121: 142–148. 6、 Li SJ,Yang SH,Zhao SH,Fan B,Yu M,Wang HS,Li MH,Liu B,Xiong TA and Li K (Correspondence),Genetic diversity analyses of 10 indigenous Chinese pig populations based on20 microsatellites.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2004. 82:368–374. 7、 Yang SL,Wang ZG,Liu Bang,Zhang GX,Zhao SH,Yu M,Fan B,Li K (Correspondence),Genetic variation and relationships of eighteen Chinese indigenous pig breeds,Genet. Sel. Evol.,2003,35: 657–671 8、 Yang J,Wang J,Kijas J,Liu B,Han H,Yu M,Yang H,Zhao S,Li K (Correspondence),Genetic Diversity Present Within the Near-Complete mtDNA Genome of 17 Breeds of Indigenous Chinese Pigs,Journal of Heredity,2003:94(5): 381–385 ==参考来源== [[Category:教授]] [[Category:科学家]]
返回「
李奎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