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3.253.16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本体论主义 的原始碼
←
本体论主义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本体论主义</big> ''' |- | [[File:2508245-fm.jpg|缩略图|居中|[http://images.bookuu.com/book/C/01548/2508245-fm.jpg原图链接][https://pic.sogou.com/d?query=%E6%9C%AC%E4%BD%93%E8%AE%BA%E4%B8%BB%E4%B9%89&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12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本体论主义'''== 本体论主义是指苏联哲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唯物辩证法]]的对象的争论中出现的一种学术观点和理论倾向。与“认识论主义”相对。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以强调哲学的本体论意义为特点,1959,年,B.图加林诺夫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结构和职能” (《列宁格勒大学学报》中明确提出,对科学对象持本体论观点,即研究对象本身而撇开它与认识它的主体的关系,是每一门科学的主要的和最重要的任务。哲学也执行着这个任务即说明整个世界,正是由于有了这个任务和职能,它才是世界观。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之为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首先就说出了它的本体论的任务和本体论的职能。 持这种观点的哲学家都强调哲学的对象就是客观存在,即作为客观存在的物质及其具有的变化和发展的规律性,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学说。认为从哲学中排除“存在”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否认辩证法中的唯物主义,否定‘整个世界”是哲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否认哲学制定的认识方法和范畴的普遍性。认为唯物僻证法具有本体论积能、逻辑和认识论职能、世界观职能、方法论职能等等,但首先是本体论职能。只要弄清“整个世界”是怎么回事.就不难弄清楚人对这一世界认识进程的性质和人类思维规律,也就不难弄清楚人的问题。<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FHDUS98V0512DU6N.html 恩格斯的法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网易订阅2020年7月13日</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本体论主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