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100.21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曾文溪 的原始碼
←
曾文溪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 {| class="wikitable" |<center>'''曾文溪'''</center><img src="https://encrypted-tbn0.gstatic.com/images?q=tbn:ANd9GcRjAFDTG_cST44rFqI6yA-JGO2rzfzARnDf0GTAWSQVckniOih62A&s" width="220"><br> <small>[https://encrypted-tbn0.gstatic.com/images?q=tbn:ANd9GcRjAFDTG_cST44rFqI6yA-JGO2rzfzARnDf0GTAWSQVckniOih62A&s 原圖鏈結] [https://www.sow.org.tw/blog/33/20151211/4304 圖片來自sow]</small> |} </div> '''曾文溪'''位於[[臺灣]]的南部,是全臺灣第四長的河流,它屬於[[中央管河川]]。曾文溪發源於[[嘉義縣]][[阿里山鄉]]的東水山。曾文溪,南瀛第一河川。流經[[台南市]][[楠西區]]、[[玉井區]]、[[大內區]]、[[山上區]]、[[善化區]]、[[官田區]]、[[麻豆區]]、[[安定區 (臺南市)|安定區]]、[[西港區]]、[[七股區]]、最後在[[安南區]]和[[七股區]]之間,流入[[臺灣海峽]],全長138.5公里,而流域面積1,176.7平方公里,源頭海拔高2,440公尺,其主要支流有塔乃庫溪、普亞女溪、草蘭溪、後堀溪、菜寮溪、官田溪等。歷史上曾文溪頻頻改道,被居民戲稱是「青瞑蛇」。[[昭和]]十三年(1938年)堤防竣工之後,河道趨於固定。 ==地理分界== [[臺南市]]以曾文溪為分界,劃分了溪北、溪南地區。溪南地區似近都會區型態,以[[臺南市 (省轄市)|原臺南省轄市]]做為中心;溪北則較近農村,中心聚落為原[[臺南縣]]政府所在地-[[新營區|新營]],在生活圈及文化上與[[嘉義都會區]]關係十分密切。 ==水利建設== 曾文溪有豐富的水力資源,全臺灣最大的水庫[[曾文水庫]],即是在曾文溪上游,此外,在曾文溪的支流上,尚有[[南化水庫]]及[[烏山頭水庫]]等,除了供水發電之外,也都成為了重要的觀光景點。此外,由於曾文溪挾帶砂石與生物碎屑在出海口沉積,提供了大量養分,因而蘊育了河口地區豐富的底棲生物與[[浮游生物]],也吸引了大批水鳥在此處棲息。著名的珍貴鳥類[[黑面琵鷺]]即棲息在曾文溪河口北岸,因此設有[[七股黑面琵鷺保護區]]。台灣第八座國家公園[[台江國家公園]]範圍也包括曾文溪口。<ref>[https://travelblog.expedia.com.tw/popular-travel-destinations/%E4%B8%AD%E5%9C%8B/taiwan-destinations/%E5%8F%B0%E5%8D%97/10152/ 【台南新景點】台江國家公園熱門景點特色介紹],智遊網,2017-05-26</ref> == 名稱演變 == 在[[臺灣荷治時期|荷蘭時期]],曾文溪在[[歐洲古地圖]]上記為「River Soulang」(蕭壠溪),另外也有稱之為「Zant River」(砂河)。而根據《[[諸羅縣志]]》記載,當時的曾文溪在上游到[[石仔瀨]](在大內區)這段稱為「[[灣裏溪]]」,往西到蕭壠渡這段叫「[[加拔溪]]」,再往西到入海這段稱為「[[歐汪溪]]」。 至於「曾文」之名的由來,在連橫《雅堂文集》中有記載相傳是[[荷蘭]]時期有一個名叫「[[曾文]]」在此開墾,並設置渡口,該溪因此得名。《大臺南的河川》一書則認為是道光三年(1823年)曾文溪改道後,溪上出現了重要渡口「[[罾門渡]]」,罾是指「四角漁網」,罾門是「罾船停泊之處」。[[同治]]年間[[彰化陳肇興]]《陶村詩稿》〈茅港曉發〉中有「雨濕罾門渡,風生鐵線橋」的句子。灣裏溪因而改稱罾門溪《讓臺記》中有出現「罾門溪」。之後因發音相似,又有記做「層門」雅堂文提到曾文溪「一作層門」[[臺南河川]]。後來再變成「曾文溪」。 == 水道治理 == 早期的曾文溪因水流經常改道,下游附近村落因此被迫遷居,1930年的[[日治時期]]才開始做系統性的治理。[[縱貫鐵路橋]]以下至河口之間的兩岸築堤以約束水流,才有今日曾文溪的面貌。[[治水計畫]]整體於1939年大功告成,目前在[[台19線]][[西港大橋]]下游北岸仍立有「[[曾文溪治水工事紀念碑]]」,完成兩岸堤防長達39公里。 ==曾文溪水系河川== 以下由下游至源頭列出水系主要河川,其中粗體字為主流河道: *'''曾文溪''':[[臺南市]]、[[嘉義縣]]、[[高雄市]] *[[官田溪]]:臺南市[[官田區]]、[[六甲區]]、[[大內區]]、[[東山區 (臺南市)|東山區]] *[[渡子頭溪]](雙溪):臺南市官田區、大內區 *[[菜寮溪]]:臺南市[[山上區]]、[[左鎮區]]、[[玉井區]]、[[南化區]] *[[岡林溪]]:臺南市左鎮區 *[[紅水泉溪]]:臺南市左鎮區 *[[草山溪]]:臺南市左鎮區 *[[盧芝坑溝]]:臺南市 *[[後堀溪]]:臺南市玉井區、南化區、嘉義縣[[大埔鄉]] *[[坑內溝]]: *[[鹽水坑溪]]:臺南市南化區 *[[番子坑溪]]:臺南市南化區 *[[竹坑溪]]:臺南市南化區 *[[鳳梨坑溪]]:臺南市南化區、嘉義縣大埔鄉 *[[大埔溪]]:臺南市玉井區、[[楠西區]]、東山區、嘉義縣大埔鄉、[[番路鄉]]、高雄市[[那瑪夏區]]、嘉義縣[[阿里山鄉]] *[[後旦溪]]:臺南市玉井區、楠西區 *[[油車溪]]:臺南市楠西區 *[[格子坑溪]]: *[[密枝溪]]:臺南市楠西區 *[[灣丘溪]]:臺南市楠西區 *[[長枝坑溪]]:嘉義縣大埔鄉 *[[竹坑溪]]:嘉義縣大埔鄉 *[[匏子寮溪]]:嘉義縣大埔鄉 *[[沙美箕溪]]:嘉義縣大埔鄉、番路鄉 *[[二寮溪]]:嘉義縣大埔鄉、高雄市那瑪夏區 *[[草蘭溪]]:高雄市那瑪夏區 *[[黃狗坑溪]]:高雄市那瑪夏區 *[[托亞伊奇溪]]:高雄市那瑪夏區、嘉義縣阿里山鄉 *[[普亞女溪]]:嘉義縣阿里山鄉 *[[塔乃庫溪]]:嘉義縣阿里山鄉 *[[烏奇哈溪]]:嘉義縣阿里山鄉 *[[特富野溪]]:嘉義縣阿里山鄉 *[[伊斯基安那溪]]:嘉義縣阿里山鄉 *[[後大埔溪]]:嘉義縣阿里山鄉 ===後大埔溪河段=== *[[巴沙娜大橋]] ==相關條目== *[[中央管河川]] *[[台灣河流列表]] *[[台灣河流長度列表]] ==視頻==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BPukGqB_K8 |alignment=center |dimensions=35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台61線曾文溪大橋新建計畫,1/29獲行政院國發會通過,預定115年完工 }} </div> {{-}}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730 亞洲史地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曾文溪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