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52.14.9.13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曹昭公 的原始碼
←
曹昭公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曹昭公'''== '''[[曹昭公]]''',即[[姬班]],为[[春秋]][[诸侯国]][[曹国]]君主之一,他为[[曹僖公]]儿子,承袭曹僖公担任该国君主,在位9年<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805/15/16757659_676856755.shtml 《史记·曹叔世家》],图书馆</ref>。 ==人物生平== 曹昭公二年(公元前659年),春季,狄国入侵[[邢国]],曹昭公联合[[宋桓公]]、[[齐桓公]]救援邢国。邢国人溃散,逃到诸侯军中。诸侯军队于是赶走了狄人,装载了邢国的器物财宝而帮助他们迁移,诸侯军队没有私下拿取邢国的物品。不久,狄人攻破卫国,卫国仅有七百余人逃过黄河,曹昭公与齐桓公、宋桓公再次出兵,保护[[卫国]],并在[[楚丘]](今河南滑县)帮卫国筑城复国。<ref>《春秋·僖公元年》:“王正月。齐师、宋师、曹伯次于聂北,救邢。”八月,公会齐侯、宋公、郑伯、曹伯、邾人于柽。</ref> 夏季,[[齐国]]、[[宋国]]、[[曹国]]等诸侯为它修筑城墙,这是救援患难。凡是诸侯之长,救援患难、赈济灾害、讨伐有罪,是合乎礼的。秋季,[[鲁僖公]]、[[齐桓公]]、[[宋桓公]]、[[郑文公]]、[[曹昭公]]、[[邾子]]在柽地相会。 曹昭公四年(公元前658年),[[晋献]]公向[[虞国]]借道,进攻[[虢国]],虞国大夫[[宫之奇]]进谏虞公:“[[唇亡齿寒]]”,不能借道。虞公不听,晋国灭掉虢国。宫之奇预言了虞国最后会灭亡,提前带领家族的人逃到[[曹国]]。 曹昭公六年(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领曹昭公、[[鲁僖公]]、[[宋桓公]]、[[陈宣公]]、[[卫文公]]、[[郑文公]]、[[许穆公]]诸侯联军入侵蔡国。蔡军溃败,紧接着攻打楚国。诸侯军队又向前开进,驻扎在陉地。 夏季,楚成王派[[屈完]]到诸侯军中。诸侯军队后退,驻扎在召陵。[[齐桓公]]把诸侯军队列成阵势,并与屈完一起坐着兵车检阅。屈完与诸侯订立了盟约。冬季,鲁国叔孙戴率领军队会合诸侯的军队侵袭陈国。 曹昭公七年(公元前655年),夏季,[[齐桓公]]、[[宋桓公]]、[[陈宣公]]、[[卫文公]]、[[郑文公]]、[[许僖公]]、[[曹昭公]]、[[鲁僖公]]在首止与周太子相会,商议安定周室。秋季,八月,诸侯在首止结盟。 曹昭公八年(公元前654年),夏季,诸侯攻打[[郑国]],因为郑国在首止盟会的时候逃走了。诸侯军队包围了[[新城]],新城是郑国在不合时宜的时候筑造的。秋季,楚成王包围许国,用以救援郑国。诸侯救援许国,楚成王于是撤兵。 曹昭公九年(公元前653年),秋季,七月,昭公逝世。冬季,安葬曹昭公。<ref>《春秋·僖公七年》曹伯班卒。公子友如齐。冬葬曹昭公。</ref> ==家庭成员== ===父母=== 父亲:[[曹厘公]] 母亲:池夫人 ===妻妾=== 正妃:乔夫人 ===儿子=== 嫡子:[[曹共公]] ==《左传》记载== ===原文=== 《[[左传·僖公元年]]》:春,诸侯救邢①。邢人溃,出奔师。师遂逐狄人,具邢器用而迁之,师无私焉。夏,诸侯城之,救患也。凡侯伯,救患、分灾②、讨罪,礼也。 《[[左传·僖公四年]]》:春,齐侯③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④。师进,次于陉⑤。夏,楚子使屈完⑥如师。师退,次于召陵⑦。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屈完及诸侯盟。冬,叔孙戴伯⑧帅师会诸侯之师侵陈。 《[[左传·僖公五年]]》:夏,会于首止⑧,会王大子郑,谋宁周⑨也。秋,诸侯盟。 《[[左传·僖公六年]]》:夏,诸侯伐郑,以其逃首止之盟故也。围新密,郑所以不时城也。秋,楚子围许以救郑。诸侯救许⑩,乃还。 ===注释=== ①邢:国名,周公旦第四子封国,地在今河北邢台,周成王所封,姬姓,侯爵,国都邢台。 ②分灾:诸侯有灾,分谷帛之属赈救。 ③齐侯:齐桓公 ④楚:国名,又称作荆、荆楚。楚国祖先族姓芈,熊氏。最早兴起于古荆州之地的楚部落,灭于秦国。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北全部、湖南、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部分地方。 ⑤陉:楚地,依杜预注,在今河南郾城县南。(陉,拼音 Xing。) ⑥屈完:楚王同族,楚国大夫。 ⑦首止:一作"首戴"。卫国地名,在今河南睢县东南。 ⑧叔孙戴伯:鲁大夫,叔牙之子,即公孙兹。 ⑨宁周:安定周室。时周太子郑因惠后宠少子带,地位不宁,故齐桓公作首止之会,以巩固太子地位。这次会议不出于周惠王的意思,所以周惠王使郑伯逃盟。 ⑩许:国名,姜姓,始封之君为许文叔,太岳之嗣。周武王初封,国都在今河南许昌。 ==《史记》记载== 《[[史记·卷三十五·管蔡世家第五]]》:三十一年,庄公卒,子厘公夷立。厘公九年卒,子昭公班立。昭公六年,齐桓公败蔡,遂至楚召陵。九年,昭公卒,子共公襄立。 周惠王十八年,赤狄攻邢,邢溃。曹昭公乃与齐国、宋国之师救之,败赤狄。邢迁于夷仪。又与齐、宋之师为之筑城。周惠王二十二年,参与齐桓公会诸侯与周太子郑盟,以定周太子之位。惠王二十四年卒。<ref>[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shiji/sj_035.htm 《史记·卷三十五·管蔡世家第五》],国学网</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陆峻岭、林干合编,《[[中国历代各族纪年表]]》,1982年,台北,木铎出版社 {{start box}} {{s-before|[[曹僖公]]}} {{s-title|[[春秋]][[曹国]]君主|前661年-前653年}} {{s-after|[[曹共公]]}} {{end box}} [[Category:春秋戰國時期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En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End 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S-aft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S-bef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S-titl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Start 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曹昭公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