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8.30.5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更出馨香是芋头(吴联平) 的原始碼
←
更出馨香是芋头(吴联平)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更出馨香是芋头'''<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5035503/pexels-photo-15035503.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更出馨香是芋头》'''是[[中国]]当代作家吴联平的散文。 ==作品欣赏== ===更出馨香是芋头=== 栗子炖芋头,似乎是一种最绝佳的美食做法,也是一种最奇妙的搭配,不管是喝芋头汤栗子羹,还是吃芋头肉和栗子肉,都能给食客一种惊诧、惊艳和惊喜。栗子透出的绵劲十足的栗香味和芋头渗出的糯软绵绵的清香味,总是从舌尖齿尖一直滑入九曲回肠,让人心旌荡漾,浮想联翩。 元代词人王哲最热衷于[[栗子]]炖芋头,他曾盛赞道:“你待坚心走。我待坚心守。栗子甘甜美芋头。”在他的多首词里,还经常提到栗子炖芋头的美事。“栗子味招全道子,芋头滋味引回头。”“栗子味堪收。更出馨香是芋头。”“栗子二三个。这芋头的端六个。”这些词句,不胜枚举,可以随手拈来。 [[苏东坡]]对汤芋大为赞赏,对其色香味更是赞不绝口,在吃汤芋时就吟道:“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莫将北海金齑鲙,轻比东坡玉糁羹。”清代诗人[[李调元]]在《食芋赠君章》中也吟道:“栽树多栽柳,可作析薪具。种蔬多种芋,可作凶年备。”提醒人们即便种菜也要多种芋头,以备荒年灾年凶年应急之需。 “闭门品芋挑灯,灯尽芋香天晓。”七品县令郑板桥对芋头格外偏爱挚爱,在清净寂寥的夜晚,在无人相谈甚欢的时刻,总爱闭门挑灯煨芋、品芋,直到天明破晓。也许,在煨芋、品芋之时,一幅绝美的竹画早已胸有成竹,早已在他脑际闪现并脱颖而出。李白饮酒是作诗的灵感来源,而郑板桥品芋也许是他画竹的灵感源泉。 刘墉戏逗[[乾隆皇帝]]吃荔浦芋头的故事也十分有趣。当时正是中秋前夕,乾隆皇帝在刘府便以中秋节为题作出上联——“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要求刘墉即刻对出下联,意欲为难一下刘墉。哪知刘墉不假思索当即以春节为题就作出了下联——“除夕年尾初一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在饮酒之际,刘墉将生芋头和熟芋头混在一起呈现给皇上,皇帝见刘墉吃芋头狼吞虎咽,便也随手拿一个芋头就吃,却怎么也啃不动,更难以下咽,谁知皇帝拿的是一个生芋头。 芋头,也称青芋、芋艿和毛芋头,只因它的形状酷似蹲鸱之状,也有人将芋头称为蹲鸱。《史记》中就有记载:“岷山之下,野有蹲鸱,至死不饥,注云芋也。盖芋魁之状若鸱之蹲坐故也。”晋代左思在《蜀都赋》中也写道:“坰野草昧,林麓黝儵,交让所植,蹲鴟所伏。” 芋头是喜众之物,无论它与其它哪种食材搭在一起,都是一种美丽的邂逅,都是一种机缘的巧合,都能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的收获。在盛产芋头的乡下,谁人没有吃过芋头烧鲜肉、芋头炖排骨、芋头烧扁豆?或是将芋头烧熟捏细,拌上肉末泥、豆腐泥、大蒜泥,搓成芋头丸子,不管蒸食还是下汤,味道都美得不可胜收。 如果你经验不足,一旦买到芋头母,你无论如何也做不出芋头的美味来,因为芋头母怎么炖、怎么煮、怎么蒸,都不会熟烂。芋头母是用来繁殖生长小芋头的。就如我刚参加工作时,对买猪肉毫无经验,竟将一块母猪肉买到单位食堂。看着一块精瘦肉、净瘦肉,还以为捡了一块大元宝。哪只不管厨房师傅怎么做,猪肉就是嚼不动、嚼不烂,就像一块磕牙的老橡皮。惹得当年那些同事,多年来还一直笑话我、取笑我。 芋头母的繁殖力极强。小时候,我家门前有块烂泥田,甚是肥沃。因营养过剩,栽上水稻总得不到好的收成,水稻不是因长势过剩而倒伏,就是因长势过旺而生病。父亲干脆不再将它作为稻田使用,而是将烂泥田开渠放干,从邻村堰塘边挖来两个芋头母,随手丢在烂泥田里,也不去怎么管它,那曾想第二年,整个烂泥田都被芋头叶覆盖了。此后几年,芋头自家总也吃不完,父亲就挖回分送给周边的邻居。 芋头不仅可以在多水的地方适宜生存,即便在旱地里,也能尽情发挥它旺盛的生命力。我家菜地旁边有一口水井,常年不干。父亲将挖出的小块芋头母丢弃在田坎边,我捡回两个用小镐锄栽在水井旁。每次去井边打水时,总不忘给芋头母浇点水。没过多久,芋头母竟然发出了新芽,长出了希望的嫩叶。 随着叶子一天天长大,居然有筛子般大小,有的甚至有簸箕般大小。清晨,晶莹剔透的露珠在叶片上滚来滚去,荡来荡去,犹如小精灵在叶片上跳着欢快的舞蹈。后来,山芋逐步向周围拓展扩散,竟然长成了一大片。当叶子繁茂的时候,孩子们就喜欢躲在[[芋头]]地里躲迷藏、躲猫猫。有时因为犯错害怕父母责骂,也会悄无声息地藏在芋头地里不出来,甚至躺在芋头叶下睡着了。 芋头属无性繁殖,即根茎繁殖,很难见到芋头开花,只有一些野生的水芋在六、七月份高温时才会开花。野芋开花时,姗姗来迟,花色淡黄,其形亭亭,端庄艳丽,像宫中[[贵妇]]。云南有种红芋,又叫开花芋、麻红芋,每到六七月份,马蹄莲似的花朵就会竞相绽放,其花也可以烹饪食用。 你在超市选购芋头时,尽量选择体型匀称而结实的芋头,这种芋头不但水分少、肉质洁白,而且淀粉多、肉质香脆而蓬松。在制作芋头菜肴时,切忌用手直接碰触芋头,只因它体内含有[[皂苷]],能刺激皮肤发痒甚至肿痛,让你难以忍受。 白酒一壶,蹲鸱一孟,白首一人,看鸟啼花落。在我白发苍苍的时刻,如若能像郑板桥一样吃芋饮酒,或是吃一顿芋头宴,看鸟语花香,看日升月落,回味人生境况,那该是一种怎样的惬意和雅致?这一天,我等待着。 <ref>[http://www.chinawriter.com.cn/l 中国作家网]</ref> ==作者简介== 吴联平,笔名巴山异人、喳西泰,男,1970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湖北省巴东县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更出馨香是芋头(吴联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