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7.156.8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智慧資本 的原始碼
←
智慧資本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智慧資本''' </p> |- |<center><img src="https://9.share.photo.xuite.net/wandarocket/191ca95/11196516/524364849_m.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blog.xuite.net/wandarocket/2011/131985495 圖片來自xuite] </small> |} 目前對於'''智慧資本'''(Intellectual capital)的定義還沒有一致的說法,不過一般學者認為,凡能夠提升公司[[競爭優勢]],或是能產生出超過公司帳面的價值的[[無形資產]],都可泛稱為智慧資本。<ref>[https://blog.xuite.net/wandarocket/2011/131985495 智慧資本],xuite</ref> ==定義== 在[[管理學]]和[[經濟學]]中不同的[[理論]]流派,對於「智慧資本」的定義皆有所不同。不過,對於智慧資本屬於無形資產的定義是無爭議的。對公司而言,通常將[[人力資本]]、[[教學資本]]和[[個人資本]]視為智慧資本的組成元素,智慧資本對公司的效益便是為公司產生[[智慧產權]],如[[商標]]、[[專利]]和[[著作權]]等。 相對於大眾常聽見的[[名詞]],如[[社會資本]]或[[金融資本]]等,智慧資本比較不為人所熟知。因為智慧資本並非[[審計]]類型的[[資本]],很難將其執行成效[[數據化]]成為[[財務報表]]的一部份。 由於不同產業所關注的焦點不同,智慧資本一詞大多數被應用於[[資訊科技]]、[[創新]]研究、[[技術移轉]],和其他與[[科技]]、[[標準]]和[[創投]]資本相關的領域。尤其特別盛行於1995年到2000年間,用來解釋[[網路泡沫化]]的情形。 ==發展概況== 由於目前對於[[智慧]]是否可被定義為[[資產]]仍有爭議。智慧資本的一詞和其本質在未來的發展中,可能不會改變,但也可能其意義轉變,並跟其他的詞彙結合,如[[品牌資本]]。 1969年,首位呼籲社會重視智慧資本的學者,是加拿大經濟學者[[約翰·加爾布雷斯]]。他在寫給同儕Michal Kalecki的文章裡表示:「我不曉得你有多瞭解我們現今的這個社會,是由過去數十年來,你所貢獻的智慧資本而形成如今的風貌。」(I wonder if you realize how much those of us the world around have owed to the intellectual capital you have provided over these last decades.) 1990年代,智慧資本一詞,在[[管理學]]領域已經是老生常談的名詞。當時,智慧資本管理成為[[知識長]](Chief Knowledge Officer)的管轄範圍。 1991年,智慧資本有了突破性的發展。由於[[《财富》|财富 (杂志)]]編輯Thomas Stewart在雜誌裡討論與智慧資本相關的議題,使得Thomas Stewart成為智慧資本的先驅者,而《财富》也扮演著智慧資本的重要推手。從1991年之後,他陸續蒐集、整理有關智慧資本的資料,並於1997年發表著作《Intellectual Capital: The New Wealth of Organizations》。在此著作中,Thomas Stewart對智慧資本一詞進行解釋,提供組織和管理智慧資本的[[分類]]架構(taxonomy)。Thomas Stewart定義智慧資本如同智慧物件,包含[[知識]]、[[資訊]]、[[智慧財產權]]、和經驗,而且這些元素若能適當地使用,發揮[[綜效]],可進而創造財富。 至此,之後的研究,多依循著Thomas Stewart所提供的分類架構,進一步闡述、調整與研究。舉例來說,GartnerGroup在2001年到2002年間所進行一系列的研究,以及Nick Bontis的學術論文,其後發表在《Intellectual Capital》。他們參考Thomas Stewart的[[方法論]],而稍作調整:智慧資本包含:「[[人力資本]]」—指員工的能力與素質;「[[結構資本]]」—Bontis認為結構資本是非人力資訊的結合體(the non-human storehouses of information),而GartnerGroup則擴大該詞的意義,將[[組織知識]]也納入結構資本裡;「[[關係資本]]」—鑲嵌在商業網絡中的知識。 ==量測指標== # Leibowitz和Wright認為,知識價值的分類,應該包含四類:[[人力資本]]、[[顧客資本]]、[[製程資本]]和[[創新資本]]。而衡量的指標應包含財務和非財務兩種面向。 # [[:en:Skandia|Skandia]]是全球第一個嘗試針對內部的智慧資本進行測量的大企業。推手是L. Edvinsson和MIT的M. Malone。而研究結果,稱為斯堪地亞(Skandia)智慧資本導航者(Skandia Navigator)。其研究目的是希望提供一個管理架構,將組織內部的智慧資產可以被分類被測量。研究結果是將智慧資本分成兩大類,一為人力資本、二為結構資本(structural capital),其中結構資本包含,顧客資本和組織資本,組織資本包含創新資本和製程資本。此外,Skandia Navigator還提出五個構面:財務焦點、客戶焦點、流程焦點、更新與發展焦點和人力焦點,再加上財務性和非財務性的面向,總共產出112個測量指標。斯堪地亞(Skandia)智慧資本導航者(Skandia Navigator)的方法,優點是提供一個分類架構以及測量的標準,並且指出顧客資本的重要性。缺點是其過程太過複雜且耗時。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020 圖書資訊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智慧資本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