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7.224.16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晕 的原始碼
←
晕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 晕</big> ''' |- | [[File:T01bd9faada4079dbf4.jpg |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img.com/t01bd9faada4079dbf4.jpg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1740380&sid=1839909 来自 360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晕(拼音:yūn、yù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其古字形像太阳周围的光圈,即日晕。因为"晕"模糊不清,由此引申泛指发光[[物体]]周围的光圈或色泽、光影四周的模糊部分如灯晕,脸上的红晕。以上义读yùn。晕也表示昏迷或发昏,读yūn。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晕 拼音; yūn、yùn 注音字母; ㄩㄣˋ、ㄩㄣ 平水韵; 去声十三问 部首; 日 总笔画; 4+6 繁体字; 晕 造字法; 形声字 结构; 合体字。上下或上中下结构 五笔; JPLJ 统一码; CJK统一汉字-6655 仓颉码; ABKQ 四角码; 6050 =='''文字溯源'''== 在图1的甲骨文中,中间像一个太阳,周围有一些短画。多数学者认为,这就是早期的"晕(yùn)"字。日月的光线通过云层时,经冰晶的折射或反射,在周围形成了彩色的光环,就是现代人所说的"日晕"。也许是因为难写,又不便于读音,这个字到战国改为形声字作晕。汉初文字多假借"军"为"晕"。虽然用了形声代替,但象形的意味并没有完全消失。"军"字的本义不是军队,而是[[古代]]作战时用军车围成的宿营地。晕字用军作声符,取其围成一圈的形状。《金史·天文志》对日晕作了具体描写:"二十九年正月乙卯巳初,日有晕,左右有珥,上有背气两重,其色青赤而厚。"日月周围有光环的现象经常出现,具有永久性,所以晕字的本义,现代汉语还在使用,有"日晕"、"月晕"。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本无"晕"字头,今本《说文解字》的"晕"是徐铉所增的新附字。 说文解字 【卷七】【日部】王问切(yùn) 日月气也。从日军声。 说文解字注 光也。 段注:按光也二字当作"日光气也"四字。篆体晖当作晕。《周礼》晕作"辉",古文叚借字。《视䘲》:"掌十辉之法,以观妖祥,辨吉凶。一曰䘲,二曰象,三曰鑴,四曰监,五曰暗,六曰瞢,七曰弥,八曰叙,九曰隮,十曰想。郑司农云:"辉谓日光炁也"。按日光气谓日光卷结之气,《释名》曰:"晕,卷也,气在外卷结之也,日月皆然。"孟康曰:"晕,日旁气也。篆体日在上,或移之在旁,此篆遂改为晖,改其训曰光,与火部之辉不别。葢浅者为之,乃致铉以晕为新附篆矣。 从日,军声。 段注:军者,圜围也,此以形声包会意。王问切。十三部。大徐许归切,非。 康熙字典 【辰集上】【日部】 晕·康熙笔画:13 ·部外笔画:9 《广韵》《集韵》《韵会》王问切。《正韵》:禹愠切,并音运。日旁气也。《释名》:晕,卷也。气在外卷结之也,日月俱然。《史记·天官书》:两军相当,日晕。<ref>[https://guoxue.baike.so.com/query/view?type=word&title=%E6%99%95 晕], 360国学 ,</ref>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晕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