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4.70.1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時報廣場 的原始碼
←
時報廣場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時報廣場'''<br><img src="http://i2.sinaimg.cn/lx/2012/1217/U7526P622DT20121217114846.jpg" width="250"></center><small>[http://dailynews.sina.com/bg/news/fsh/sinacn/20121216/19494064353.html 圖片來自新浪]</small> |} '''時報廣場'''(Times Square),又譯為'''時代廣場''',是[[美國]][[紐約]][[曼哈頓]]的一個商業中心,位於[[百老匯大道]]與[[第七大道]]會合處,範圍由[[42街 (曼哈頓)|西42街]]延伸至47街。時報廣場的名稱源自《[[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又譯為「紐約時代報」)早期在此設立的總部大樓,因此中文譯名有時會根據報社而譯為「時報廣場」。 時報廣場是藝術和商業聚集的地方,街道上充斥的許多炫麗的廣告招牌,以吸引路人的目光。 == 歷史沿革 == 《紐約時報》發行人[[阿道夫·奧克斯]]將該報的總部遷到第四十二街,當時稱為'''朗埃克廣場'''(Longacre Square)上的一座新建大樓裏。奧克斯成功游說時任市長的[[小喬治·布林頓·麥克萊倫]](George B. McClellan, Jr.)在當地設立地鐵站,並在1904年4月8日將朗埃克廣場正式更名為時報廣場。只在三星期後,第四十六街與百老匯交界的一間銀行的外牆,就出現了廣場上第一張廣告。 自1913年起,《紐約時報》不再於時報廣場上的大樓辦公,但其總部仍然在該區內。那座大樓一度被稱為[[聯合化工大樓]],現在稱為[[時報廣場一座]],更成為每年最後一天降球儀式的地點。降球儀式始於1907年12月31日,自此以後時報廣場更成為紐約市慶祝新年時的主要地點。當晚數以十萬計的人群都會聚集觀看由 Waterford Crystal 出品的[[水晶球]]從高處降到地面,象徵新一年的開始。這取代了之前(1904年12月31日到1907年1月1日)市政府以安全為由而取締的大型煙火匯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戰時燈光管制,儀式被暫時簡化為一分鐘靜默,隨即播放教堂鐘聲的錄音。 時報廣場快速發展成為聚集劇院、音樂廳、以及特色酒店的文化集中地。「時報廣場迅速成為了紐約的市集,一個人們聚集、等待、和慶祝大事的地方,無論是棒球世界大賽還是總統選舉的時候。」[[詹姆斯·特勞布]]在《魔鬼遊樂場:時報廣場利樂一世紀》(''The Devil's Playground: A Century of Pleasure and Profit in Times Square'')中寫道。[[歐文·柏林]](Irving Berlin)、[[弗雷德·阿斯泰爾]]、[[查理·卓別林]]:這些都是1910年代和1920年代跟時報廣場有密切關係的名字。 隨著1930年代[[大蕭條]]到臨,廣場氣氛出現轉變。時報廣場充斥著色情表演場所、通宵放映性愛映畫的電影院、以及售賣廉價旅遊紀念品的商店。傳媒人[[戴蒙·魯尼恩]](Damon Runyon)所著的故事集《[[紅男綠女]]》反映了這時的轉變。以後的數十年內,時報廣場被很多人視為危險的地帶。時報廣場繼而從1960年代到1990年代成為紐約市危險與敗壞的象徵。有很多題材黑暗而具影響力的電影,如《[[午夜牛郎]]》和《[[計程車司機]]》等,其中不少情節都在時報廣場取景。而區內的不良電影院放映低級電影,更是等閒的事。 到了1990年代中期,市長[[魯迪·朱利安尼]]開展淨化該區的工作,包括封閉色情場所、加強治安、以及開設更多適合遊客的觀光點。當地政府曾經發出行政命令,驅逐第四十二街附近林立的色情商店。很多場所因此被迫關閉,或者遷到[[布魯克林區]]或[[皇后區]]<ref>[https://cn.nytimes.com/travel/20130222/c22queens/zh-hant/ 玩轉紐約皇后區],紐約時報中文網,2012年12月20日</ref> 等工業地區,取而代之則是比較高級的商業活動。 == 今日廣場 == 百老匯上的劇院、大量耀眼的霓虹光管廣告、以及電視式的宣傳版,已經深入成為象徵紐約的標誌,反映曼哈頓強烈的都市特性。時報廣場是市內唯一在規劃法令內,要求業主「必須」懸掛亮眼宣傳版的地區。時報廣場宣傳版的密度,與[[拉斯維加斯]]可相比擬。 1992年時報廣場聯盟(Times Square Alliance,前稱「時報廣場改善營商區」,Times Square Business Improvement District,簡稱BID)成立,旨在透過團結當地企業的力量,改善該區的營商與衛生環境。時報廣場現在已經成為遊客熱點的集中地,包括[[美國廣播公司]]節目《[[早安美國]]》(Good Morning America)的直播現場、[[玩具反斗城]]和[[好時|好時巧克力]]專門店,各式的異國美食餐廳,以及數間電影院。時報廣場也吸引了一些大規模的財金、出版、和媒體企業在該區設立總部。駐守的大批員警改善了當地的治安。獲得新生的時報廣場無疑更安全更被人接受,然而也有人指該區已經失去原來的光芒,被淨化為一個被「迪士尼化」的廣場。 眾多宣傳版中,其中一個著名的是位於時報廣場四座[[納斯達克交易所]]外的[[納斯達克]]標誌與股市行情表螢幕。螢幕用了3700萬[[美元]]製作,螢幕高達120呎(36.6米),於2000年1月揭幕啟用。光是租用這個位置,就花費納斯達克每年至少200萬美元。在廣告市場內這其實已經算是一個優惠的價格,因為廣告「出現」的次數遠超於其他類型的廣告所能達到的。 2002年,即將離任的市長魯迪·朱利安尼,在1月1日零時過後,監督接任市長[[迈克尔·布隆伯格]]的就職宣誓儀式。這是2001至2002年度新年慶典的一部分。當時有50萬人見證了這個時刻。由於紐約曾遭[[九一一襲擊事件]],當時有多達7000名紐約市員警駐守廣場,是正常新年時警力的兩倍。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750 美洲史地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時報廣場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