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0.198.21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明清城墙 的原始碼
←
明清城墙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明清城墙</big> ''' |- | [[File:明清城墙.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明清城墙 外文名称;City Wall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地理位置;中国 著名景点;南京明城墙、西安明城墙、 兴城城墙、襄阳城墙、荆州城墙等 保护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年代;中国明代至清代 纪念展馆;中国明清城墙博物馆 等级规格;京师(南京)、王城(西安)等 |} '''明清城墙'''(英文:City Wall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即[[中国]]明清城墙。指建成于中国明清时期,兼具权力象征、空间规划、军事防御、抗洪防灾等各种功能的体系性城市构筑物。 明清城墙项目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现由南京明城墙牵头,联合多座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已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名录,并计划于[[南京]]建造中国明清城墙博物馆,作为联合申遗城墙展馆。<ref>[http://www.dgbzy.com/html/2019/n1111c17956.html 八省十四市代表共商中国明清城墙保护申遗工作] ,大公中原网 2019-11-11 </ref> 联合申遗的城墙分别为[[南京]]、西安、兴城、[[襄阳]]、荆州、临海、[[寿县]]、凤阳、正定、[[宣化]]、汀州(长汀)、开封、[[肇庆]]、歙县十四座城墙 ,分别代表了[[中国]]明清时期国都京师和地方州府的城墙遵循尊卑有序的原则,以及都城、王城、府城或州城和卫所规格大小的严格的规定。 中国明清城墙是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核心物质要素;展现了多民族统一国家不同级别城市差序格局的逻辑体系;反映了[[中国]]传统宇宙观、风水堪舆、人地和谐及天人合一理念的实践成就。 2008年3月28日,明清城墙项目(南京、西安、荆州、兴城)根据Ⅲ、Ⅳ遴选标准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后陆续有城市加入。 ==申遗沿革== 2006年[[江苏]]"南京城墙"、[[陕西]]"西安城墙"、[[湖北]]"荆州城墙"、[[辽宁]]"兴城城墙"列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ref>[https://www.sohu.com/a/417953729_120207615 明清城墙,连接起南京与浙江的这个城市] , 搜狐 2020-09-11 </ref> 2009年[[湖北"]][[襄阳城墙]]"、[[浙江]]"[[临海台州府城墙]]"先后申请加入联合申遗项目,联合申遗项目组合转北为"4+2"模式。 2012年在安徽省文物局的努力下,安徽"寿县城墙"及"凤阳明中都皇城城墙"也提出加入联合申遗的申请;同年7月,国家文物局公布了更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来自六省的8个市组成了"中国明清城墙"项目。 2014年[[河北]][[正定]]、[[福建]][[长汀]]、[[河南]][[开封]]、[[广东]][[肇庆]]的代表也参加了南京会议,这4座城市也拥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城墙。代表们明确表达了想参与"中国明清城墙"申遗。 2015年6月在[[湖北]][[荆州]]召开的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第三次推进会消息,[[河北]][[宣化]]、[[正定]]、[[河南]][[开封]]、[[福建]][[长汀]]、[[广东]][[肇庆]]等5地也将加入"中国明清城墙申遗"名单,使中国明清城墙申遗工作形成"8+5"捆绑模式。 2015年10月,[[歙县]]政府邀请中国明清城墙申遗技术支撑单位,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专家来歙实地考察。12月,歙县赴[[南京]]提出歙县古徽州城墙加入申遗申请,并与南京大学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所签定申报文本编制协议,向[[南京]]市文广新局(联合申遗办)报到征得加入联合申遗"8+6"模式。同月,歙县正式书面向安徽省文物局和通过黄山市政府转报安徽省政府提出申遗申请。 [[File:明清城墙1.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2016年3月正式向国家文物局递交申报材料,2017年1月10日前正式上报世界遗产中心评审,2017年8月底前迎接国内外权威专家的最终考察,2018年6月底前接待最终考察与世遗评审,争取申遗成功。 ==城池规格== 南京明城墙属于京师城池规格,[[西安]]明城墙属于二级王城,[[襄阳]]、[[荆州]]、[[台州]](临海)属于府城,[[兴城]]是[[中国]]仅存的明代卫城并一度做过县城。寿县古城墙是具备双重功能的州级行政建制的城墙,凤阳明中都皇故城是明太祖朱元璋以"中都规制"兴建的都城建筑。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负责《中国明清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至为关键的文本编写工作。所长贺云翱在会上表示,八座明清城池(江苏的南京、陕西的西安、浙江的临海、湖北的荆州和襄阳、辽宁的兴城、安徽的寿县和凤阳)分布在中国的南方与北方,它们分别代表了明清时期的都城、二级王城、府城或州城和卫所等城市体制。 例如[[南京城墙]]是世界上最长的古城垣,也是八城市城墙中唯一的京师城垣。[[浙江]][[临海古城墙]]由民族英雄[[戚继光]]重修,自山海关至居庸关的明长城,就是以临海城墙为蓝本的;[[辽宁]][[兴城城墙]]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城,见证过[[袁崇焕]]率军取得的"宁远大捷"。 ==南京城墙== 南京明城墙,整体包括明朝时期修筑的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四重城墙,现多指保存完好的京城(内城)城墙。其中京城城墙联合其他城市申报世界遗产。 南京明城墙始建于1366年(元至正廿六年),完工于1386年(明洪武十九年),动用全国五省二十八府,一百五十二州县共28万民工,历时达21年,终完成明王朝都城四重城垣的格局。 南京明城墙在设计时,一改以往都城墙取方形或矩形的旧制,根据南京山脉、水系的走向筑城,得山川之利,空江湖之势,形成由内向外形成"南斗北斗"聚合,环套格局,在山水之间,使京城城墙蜿蜒盘桓35.3公里,不仅是中国第一大城垣,还是世界第一大城垣,并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大城墙,京城外的外郭城墙更是超过60公里。 南京明城墙"因天时就地利",依山傍水而建,是中国礼教制度与自然相结合的典范,也是古代都城建设的杰出代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南京明城墙作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无论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方面,国内外城墙都无法与之比拟,可谓是继中国长城之后的又一宏构。 1988年1月,[[南京]]明城墙被确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京城城墙作为"中国明清城墙"项目牵头的城市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西安城墙== 早在明王朝建立前,当[[朱元璋]]攻克徽州后,一个名叫[[朱升]]的隐士便告诉他应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采纳了这些建议。当全国统一后,他便命令各府县普遍筑城。朱元璋以为"天下山川,唯秦中号为险固"。西安古城垣就是在这个建城的热潮中,由都督濮英主持,在唐皇城旧城基础上扩建起来的。 明代扩建后的西安城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城墙每隔120米修敌台一座,突出在城墙之外,顶与城墙面平。这是专为射杀爬城的敌人设置的。敌台之间距离的一半,恰好在弓箭的有效射程之内,便于从侧面射杀攻城的敌人。城墙上共有敌台98座,上面都建有驻兵的敌楼。 ==兴城城墙== 兴城古城是明代的宁远卫城,在清代改为宁远州城。城池始建于明宣德三年(1428),"周围五里九十六步,高三丈,门四,东曰春和,南曰延辉,西曰永宁,北曰威远,钟鼓楼在中街"。宣德五年(1430)又增筑外城,外城周围九里一百二十四步,高如内城。门四,东曰远安,南曰永清,西曰迎恩,北曰大定。四门设楼,四角设台,城郭之间为护城河。明朝末年[[袁崇焕]]镇守宁远,为抵御后金[[努尔哈赤]]的军事进攻,用两年时间修缮宁远城,城墙"高三丈二尺,雉高六尺,址广三丈,上二丈四"。明朝末年,这里成为抗击女真族的前沿阵地。兴城古城现仅存宁远内城,经多次修缮,基本保持原貌。 [[File:明清城墙2.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襄阳城墙== '''华夏第一城池''' 襄阳城地处汉江南岸,与北岸的樊城隔江相望,是[[襄阳]]市委市政府机关所在地。它三面环水,一面靠山,不仅是历代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一座古今闻名的军事重镇。因城墙坚固,城高池深,易守难攻,素有"铁打的襄阳","华夏第一城池"之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铁打的襄阳''' 襄阳城周长为7322米,原有6座城门,分曰:[[阳春]]、西城、[[文昌]]、临汉、[[拱宸]]、震华。每座城门设有瓮城或子城,城四隅设有角台,沿线分设敌台和烽火台,城垣上设置垛堞4000多个。城墙最低处7米,最高处11米。 襄阳城六门城楼高耸,四方角楼稳峙,王粲楼、狮子楼、奎星楼缀十里城垣,与鼓楼(昭明台)、谯楼相映生辉,整个城池和谐地融为一体。 '''全国最宽的护城河''' 环绕襄阳城的古护城河是古城美景之一。它宽度180米以上,最宽处超过250米,是我国最宽的护城河,现被原样保存。绕城泛舟而游,但见城垣高筑、垛堞处处;垂柳掩映、灌木葱茏,仿佛置身于画中,美不胜收。 襄阳城是全国重点保护单位。襄阳城每座城门外又有瓮城也叫屯兵城。 ==荆州城墙== 荆州城墙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荆州镇巴蜀之险,据江湖之会,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秦灭楚后为历代封王置府的重镇。荆州城始建于东汉,原为土城,南宋始建砖城,元初拆除,明初又建,明末被毁。现城墙为清顺治三年(1646年)依旧基重建,墙高近9米,厚约10米,周长11.03公里,东西长,南北短。城墙、城门、敌台、堞垛等均保存较好。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海城墙== [[临海古城墙]]有着悠久的历史。自晋代开创以来,已有1600余年,迭经唐、宋、元、明、清诸朝不断修筑增扩,其主体部分一直保存到今天。古城墙沿江修筑而上,依山就势,逶迤曲折,雄险壮观。尤其是北固山一段,建于危崖之巅,飞舞盘旋,敌台林立,雉堞连云,城楼高峙,与北京八达岭相较,可称双绝 ,称之为"江南八达岭",并不过誉。更有其独特之处是,临海古城墙两侧,古木参天,常年苍翠,城墙掩映在青绿丛中,更增添了一分灵秀。 临海古城墙,除了御敌的功能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是防洪的功能。城墙有三分之一的长度是沿着灵江修筑,台州府城正位于灵江入海近处,江水与潮水相碰,水位升高,时常漫上城来。城墙有如大堤,千余年来抗击着洪水的冲击。为此,临海城墙在修筑设计上,采取了特有的措施,把瓮城修作弧形,特别是把"马面"迎水的一方修作半圆弧形(其余一方仍为方形),在全国古城墙中,十分罕见,所知尚属孤例。由于城墙的抗洪作用,在元朝灭掉南宋时,元帝曾下令拆毁江南所有古城墙,以利其铁骑长驱直入,而临海城墙却因其无法替代的防洪功能,得到了特旨免拆。 ==寿县城墙== [[寿县古城墙]],是全国屈指可数的保存完好的城墙之一。由于寿县地处襟江扼淮的重要位置,千百年来一直是兵家争夺的军事重镇。因此,历代对其城垣修筑颇为讲究,屡毁屡建,日益坚固。如清末状元孙家鼐所记:"城堞坚厚,楼橹峥嵘,恃水为险。"据光绪《寿州志》记载,今寿县城墙重建于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明清时曾多次修因,迄今完好。 作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寿县古城墙位于安徽省寿县,属宋至清古建筑,历经900多年的沧桑后,如今亟待修复。 ==凤阳城墙== 明中都皇故城位于[[凤阳]]县城西北,[[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建。它按照古代都城规划《[[考工记]]》的设想,以对称为基本特点,遵循"左祖右社"的传统,上承宋元,下启明清,是我国历代都城建筑史上的杰作,也是后来营建南京故宫和北京故宫的蓝图。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称:"中国几千年宫廷建筑中都考第一,没有中都就无法认识中国几千年宫廷建筑的历史渊源"。 中都城原有内、中、外三道城,共有宫殿、楼台、门阙、坛庙、第宅、馆舍等各种建筑9000多间,其建筑面积达84万多平方米。 ==正定城墙== [[File:明清城墙3.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正定城墙位于[[河北]]省。始建于北周,初为石筑。唐宝应元年(762年)因滹沱河溢水灌城,城日以圮,进行拓建。[[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扩建为周长二十四里,高三丈二只,上宽二丈的土城。隆庆五年(1571年)真定知县顾授始将土城改为砖城,后任知县周应中申动府库银六万余两,征用真定府辖各县民夫,分段兴工,于万历四年(1576年)竣工。 四城门东曰[[迎旭]],南曰[[长乐]],西曰[[镇远]],北曰[[永安]],并均附有月城和瓮城。后世重修或改建也均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在预防水患和军事防卫上起了重要作用。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的结晶。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近年城镇建设的发展,正定城除现存城门外、已多为土城。东城门已埋于国防工事之下,南门存里城门和瓮城门,西存里城门、瓮城门、北存里城门及月城门。 正定城墙于1993年7月15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宣化城墙== [[宣化古城]]是中国北方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地位重要的著名城池之一,是明长城九镇之首。古城墙始建于明洪武27年(1394年),周长12120米,底厚14.4米,高11.2米,为正方形城堡。至清光绪二年(1876年),宣化古城墙曾进行过14次修筑,此后因风雨侵蚀、战乱摧残等原因各段均遭不同程度的损毁。2006年4月,当地政府按照逐段修复的方式,启动古城修复工程,已累计投入资金5亿多元,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古城城台、门楼、城墙进行了全面修复和加固。宣化区启动西城墙修复工程,将完成西城墙北段修复工作。此段城墙南起大新门,北至西北角楼,全长1554米,铺宇台12个,计划投资2038万元,800米城墙完成夯土,全部工程计划9月完工。 ==汀州城墙== [[汀州古城墙]]始建于唐大历四年,至明清时期,汀州古城墙总长为5000多米,设有12个城门,"枕山临溪为城",形成"山中有城,城中有水"及"佛挂珠"的独特格局。保存完好的城墙近3000米,将朝天门、五通门、惠吉门、宝珠门联结在一起。 现存城墙自朝天门至惠吉门近河一带,长1500米,还有城门楼4座。城门楼皆明清时期砖木结构,气势雄伟。广储门楼,位于城区和平路,花岗石砌基,青砖斗拱,三重递进,长8.55米,拱门高3.4米,一重跨度4.4米,二重跨度6.1米,遗有唐代八角复盆式石柱础;朝天门楼,位于东大街,砖砌城门,甬道长4.88米,跨度3.3米,清代重建,楼阁式双层砖木结构,面阔3间,进深2间,重檐歇山顶;宝珠门楼经南大街,双重城门,中间有天窗,两廊马槽连接,建筑风格独特。济川门,抗日战争时期连同济川桥被日军飞机三次炸毁,济川桥三次修复,济川门于2017年正月修复完成。1996年汀州城墙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封城墙== [[开封城墙]]位于河南省开封市,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长14.4公里。历史上开封城曾多次被淹没,现存城墙清道光二十二年(一八四二)开工修建,历时一年半完工,重建的城墙规模较原明清古城加长、加高、加厚,城门升高丈余。为维护历史文化名城开封的城市总体风貌,当地政府自1994年始对古城墙进行整修。按照文物保护部门的规划,陆续恢复西门(大梁门)、北门(安远门)、小南门(新门)3座城门。不久时间政府还会陆续修建曹门(仁和门)、宋门(丽景门)、大南门(南熏门)等。 ==肇庆城墙== [[肇庆城墙]]位于[[肇庆]]市区旧城区,周长2800米。据史料记载,肇庆始为土城墙,宋政和三年(1113年)将土城扩大,并筑为砖城。该城墙历史上虽然历尽沧桑也经过20多次修葺,但城墙和城门位置未改。宋代始建的城墙至今仍然保存完整。肇庆古城墙始建于宋,故又称为肇庆宋城墙。是肇庆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有肇庆小万里长城之称。肇庆古城墙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歙县城墙== 歙县始建于秦,筑城于隋,府县同城近1400年,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古徽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徽文化的核心发祥地。歙县古城墙主要包括府、县城墙及潮水门、德胜门、临溪门、新安门、问政门。府城墙始建于隋朝末年(617年),起初城廓略小,唐中和二年(882年)扩建规模。县城墙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前抵府城、后枕问政、左临练水、右据石壁",计千丈,高三丈,上宽一丈五尺,下宽二丈,周七里许(面积约1.30平方公里),设四门。现存古城墙保留约1500米及潮水门月城、南山门、府城子城,另有南、东两谯楼。1991年以来该县先后投资8000余万元对古城墙进行修复保护。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d090301xiaf|480|270|qq}} <center>明清古城墙联合申遗, 前景如何?</center> {{#iDisplay:f06501y7c7h|480|270|qq}} <center>南京明清城墙神策门神秘面纱已揭,离火车站不远游客一小时看全部</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返回「
明清城墙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