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214.12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时间荏苒(刘丽平) 的原始碼
←
时间荏苒(刘丽平)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时间荏苒'''<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5501509/pexels-photo-5501509.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时间荏苒》'''是[[中国]]当代作家刘丽平的散文。 ==作品欣赏== ===时间荏苒=== 时间荏苒人生[[苦短]],几十年一晃就过去了。回顾往事不胜感慨,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就[[远离]]故土来到济南寻求发展,并在此成家立业。 由于两地相隔[[遥远]],我与父母相见的时间就很少了,自然而然书信就成了我们之间主要地[[联系]]方式。收接信件也成了我经常期待的一件事情,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当我怀着渴望期待与忐忑的心情去阅读这些饱蘸深情的书信时,心情总会激动万分,此时此刻令我触景生情仿佛耳边又重新回响起临行时母亲挂怀的嘱托及父亲殷切的期盼。 书信成为了我与亲人思想交流倾听[[教诲]]主要的一种形式。这小小的纸片承载着太多子孝父爱的厚重情谊,承载着太多父母对儿子[[牵肠挂肚]]的思念。它就是横跨在我们彼此心间的一架桥梁。 确实我对书信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特殊的情怀。每当我打开那一封封携带着家乡泥土气息和父母关爱的书信时,就会觉得身上像有一股暖流传遍全身。那暖暖的话语,殷切的希望,甜蜜的期待和深切的关怀,虽然有些唠叨有些多余,但却很亲切。我非常珍惜这些书信,无事时也总爱如数家珍般地反复阅读。清癯慈祥的父亲,白发矍铄的母亲,我所熟悉父母的踪影仿佛在字里行间中不时地显现。后来来信多了我就把它们装订成册再加上封面细心地珍藏着。 由于我比较内向不太愿意[[交际]],在[[济南]]的朋友极少。平时里除了看书读报外也没有特别的嗜好,阅读书信就成了[[增加]]我生活乐趣最重要的一环。可如今用书信进行交流的人们越来越少了。 以书信做为媒介传播信息的这种形式,流传至今已达千年之久。在漫漫历史舞台上能如此经久不衰的纵贯千年,充分证明了它顽强的生命力,重要地社会地位和珍贵地历史价值。 回顾往事追溯历史,让我感慨万千。在古代,信息交流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那时交通不便消息闭塞,远隔两地的人们若想得知远方亲人的消息是件非常难得的事情,相见那更是谈何容易。 思念之苦令人难熬。当时,远离数千里之外的夫妻二人若想见上一面那势比登天,则需要妻儿老小[[跋山涉水]]历经[[艰险]],饱受风吹日晒鞍马劳顿之苦。他们少则需数周时间才能到达,多则需数月甚至达[[半年]]之久,年龄大了出行那更是困难重重。相互传送书信可能就成了他们[[相互]]联系唯一的[[途径]]。 我总怀有一颗[[猎奇]]寻根之心,翻阅古代书信的相关资料,以此来了解当时的风土人情市井百态。特别是对于那些圣贤们的来往书信我更是倍感兴趣。读他们的书信会使你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耳聪目明受益匪浅。 先人们高风亮节以天下为公的高贵品质,刚正不阿敢于向不良社会风气做斗争的勇气和决心使我佩服地五体投地。至今我认为这些醒世恒言仍然对我们有着现实地教育和指导意义。这些珍贵的书信也为我们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诲人不倦的千古佳话。 <ref>[https://www.sanwenzx.com/index.html 散文在线网]</ref> ==作者简介== 刘丽平,散文在线网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时间荏苒(刘丽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