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4.73.12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日本小檗 的原始碼
←
日本小檗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日本小檗.jpg|thumb|350px|right|[https://plant.cila.cn/zhiwutu/201207/ribenxiaobo.jpg 原图链接][https://plant.cila.cn/zhiwuku/ribenxiaobo/ 图片来自园林植物网]]] '''日本小檗'''(学名:Berberis thunbergii DC.)是小檗科小檗属植物,落叶灌木,一般高约1米,枝条开展,幼枝淡红带绿色,老枝暗红色;茎刺单一,叶薄纸质,倒卵形、匙形或菱状卵形,花朵组成具总梗的伞形花序,或近簇生的伞形花序或无总梗而呈簇生状;花梗无毛;小苞片卵状披针形,带红色;花黄色;外萼片卵状椭圆形,内萼片阔椭圆形,花瓣长圆状倒卵形,浆果椭圆形,亮鲜红色,花期4-6月,果期7-10月。 原产日本,是小檗属中载培最广泛的种之一,中国大部分省区、特别是各大城市均有引种栽培。适应性强,喜凉爽湿润环境,耐旱,耐寒,喜阳,能耐半阴,光线稍差或密度过大时部分叶片会返绿。 中国常栽培于庭园中或路旁作绿化或绿篱用。根和茎含小檗碱,可供提取黄连素的原料。民间枝、叶煎水服,可治结膜炎;根皮可作健胃剂。茎皮去外皮后,可作黄色染料。 * 中文名:日本小檗 * 学 名:Berberis thunbergii DC. * 别 称:刺檗、红叶小檗、目木、紫叶小檗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毛茛目]] * 科:[[小檗科]] * 属:[[小檗属]] * 种:[[日本小檗]] * 命名者及年代:DC.,1821 == 形态特征 == 落叶灌木,一般高约1米,多分枝。枝条开展,具细条棱,幼枝淡红带绿色,无毛,老枝暗红色;茎刺单一,偶3分叉,长5-15毫米;节间长1-1.5厘米。叶薄纸质,倒卵形、匙形或菱状卵形,长1-2厘米,宽5-12毫米,先端骤尖或钝圆,基部狭而呈楔形,全缘,上面绿色,背面灰绿色,中脉微隆起,两面网脉不显,无毛;叶柄长2-8毫米。<ref>[http://www.qsedu.net/a/zhiwu/2288.html 日本小檗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和园林用途]</ref> 花2-5朵组成具总梗的伞形花序,或近簇生的伞形花序或无总梗而呈簇生状;花梗长5-10毫米,无毛;小苞片卵状披针形,长约2毫米,带红色;花黄色;外萼片卵状椭圆形,长4-4.5毫米,宽2.5-3毫米,先端近钝形,带红色,内萼片阔椭圆形,长5-5.5毫米,宽3.3-3.5毫米,先端钝圆;花瓣长圆状倒卵形,长5.5-6毫米,宽3-4毫米,先端微凹,基部略呈爪状,具2枚近靠的腺体;雄蕊长3-3.5毫米,药隔不延伸,顶端平截;子房含胚珠1-2枚,无珠柄。浆果椭圆形,长约8毫米,直径约4毫米,亮鲜红色,无宿存花柱。种子1-2枚,棕褐色。花期4-6月,果期7-10月。 == 主要价值 == '''观赏:'''枝丛生,叶紫红至鲜红。4月开花,花黄色,略有香味。果鲜红色,挂果期长,落叶后仍缀满枝头。日本小檗是花、叶、果具美的观赏植物。 '''药用:'''根和茎含小檗碱,可供提取黄连素的原料。民间枝、叶煎水服,可治结膜炎;根皮可作健胃剂。 '''经济:'''茎皮去外皮后,可作黄色染料。 == 产地生境 == 原产日本,中国大部分省区、特别是各大城市均有引种栽培。适应性强,喜凉爽湿润环境,耐旱,耐寒,喜阳,能耐半阴,光线稍差或密度过大时部分叶片会返绿。 == 繁殖方法 == 播种或扦插繁殖。 === 播种 === 10月下句至11月采种,将种子洗净阴干后冬播,或沙藏至翌年春播。宜选择土壤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渗水性强的沙质壤土作苗床。深挖整地,施足基肥。每平方米施入3%的呋喃丹颗粒剂15-30克,均匀地撒于苗床内,再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喷酒次,进行消毒处理。用40℃的温开水将种子浸泡24小时,待种子吸足水分,种皮发亮后,捞起并用湿润布料覆盖,置于温暖处进行催芽处理。当胚芽萌动后,即可播种。按行距8-10厘米进行条播,播种深度1厘米。应搭棚覆膜。翌年3月中旬气温回升后即可发芽。小苗出土后,要结合浇水,适量施入少量肥料,少量多次,切忌量大伤苗。当年生苗高20厘米,2年生苗高40-50厘米。 === 扦插 === 可在10月下句采取当年生粗壮枝条作插穗,插穗长6-8厘米,用ABT1号生根粉浸泡基部3-6小时,然后将插穗按株行距5厘米×5厘米插入翻松整平的插床,扦插深度为2-4厘米左右,插完后立即浇足水,搭荫棚或全光照喷雾。 == 栽培技术 == === 整地 === 4月上句,向平地或缓坡地表施撒腐熟或半腐熟的农家肥,每亩施馈3000千克左右,翻地20厘米深,按60厘米垅距起垅。 === 移植 === 4月上中旬,按0.3米穴距植苗,每穴植苗数2-4株,几株苗可捏在一起栽或苗距2-3厘米,踩实土。植株生长3年左右,再按0.6厘米墩距留苗,即每2墩苗隔一墩起掘一墩,再按0.6米远栽植。 === 抚育 === 移栽苗木后,距地表5厘米处平断苗于,以多促发分枝。第2年至第4年的2月份,对上年抽出的枝条按圆球形造形,留1/3-1/2长度短截,6-7月当新梢长度达到10-15厘米时,留5-8厘米夏季摘心。短截和摘心的目的是多促发分枝和形成圆满的球形植株。圃地内移植后的4-5年内,还应进行中耕除草、追肥、灌水、病虫防治等管理,当树球冠幅和高度达到0.5-0.6米时即可出圃用于园林绿化。 == 病虫防治 == 日本小檗病虫害较少,偶有蚜虫、蚧売虫、大蓑蛾危害,可用黑光灯或性刺激素诱杀成虫。蚜虫喷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防治。蚧壳虫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防治。大蓑蛾用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喷雾防治。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日本小檗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