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7.118.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新生儿黄疸 的原始碼
←
新生儿黄疸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medical}} [[File:新生儿黄疸.jpg|缩略图|新生儿黄疸<br>[http://www.cpnic.com/UploadFiles/img_0_2977317741_1870721951_26.jpg 原图链接]]] '''新生儿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neonatal jaundice),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是指单纯因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5mg/dl或每小时>0.5mg/dl;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ref>[https://www.cpnic.com/pic/%E6%96%B0%E7%94%9F%E5%84%BF%E9%BB%84%E7%96%B8%E5%9B%BE%E7%89%87%E5%A4%A7%E5%85%A8/ 新生儿黄疸]cpnic.com</ref> {|class=wikitable width=100% |-style="background:#339966; color:#fff; font-weight:bold; text-align:center;" |英文名称||就诊科室||多发群体||常见发病部位 |- |<center>neonatal jaundice</center>||<center>儿科、新生儿科</center>||<center>病理性黄疸多发生于ABO溶血的患儿</center>||<center>皮肤、黏膜、巩膜</center> |- |-style="background:#339966; color:#fff; font-weight:bold; text-align:center;" |常见病因||常见症状||传染性|| |- |<center>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等原因</center>||<center>病理性黄疸特点为出现早,程度重,进展快</center>||<center>无</center>|| |- |} ==病因== ===生理性黄疸=== [[File:新生儿黄疸1.png|缩略图|新生儿黄疸<br>[http://www.med66.com/upload/resources/image/2020/01/07/43279.png 原图链接]]]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包括胆红素生成相对较多;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能力不足;血浆白蛋白联结胆红素的能力差;胆红素排泄能力缺陷;肠肝循环增加。因此60%足月儿和80%早产儿在生后第1周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 ===病理性黄疸=== ===[[胆红素生成过多]]=== [[File:新生儿黄疸2.jpg|缩略图|新生儿黄疸<br>[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05/d427636873ed474883b7f71a1b05c658.jpeg 原图链接]]] 因过多的红细胞的破坏及肠肝循环增加,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常见的病因有:[[红细胞增多症]]、[[血管外溶血]]、[[同族免疫性溶血]]、[[感染]]、[[肠肝循环增加]]、[[红细胞酶缺陷]]、[[红细胞形态异常]]、[[血红蛋白病]]、[[维生素E缺乏]]和[[低锌血症]]等。 ===[[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 由于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低下,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常见的病因有:[[缺氧]]和[[感染]]、[[Crigler-Najjar综合征]](先天性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缺乏)、[[Gilbert综合征]](先天性非溶血性未结合胆红素增高症)、[[Lucey-Driscoll综合征]](家族性暂时性新生儿黄疸)、[[药物]](如磺胺、水杨酸盐、吲哚美辛、毛花苷丙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垂体功能低下]]、[[21-三体综合征]]等。 ===[[胆汁排泄障碍]]=== 肝细胞排泄结合胆红素障碍或胆管受阻,可致高结合胆红素血症,但如同时伴肝细胞功能受损,也可有未结合胆红素的升高。常见的病因有:[[新生儿肝炎]]、[[先天性代谢性缺陷病]]、[[胆管阻塞]]、[[Dubin-Johnson综合征]](先天性非溶血性结合胆红素增高症)等。 <ref>[http://www.med66.com/quankezhuzhi/ziliao/sh2001074497.shtml 新生儿黄疸的概述大家都掌握了吗]:医学教育网</ref> ==临床表现== ===生理性黄疸=== [[File:新生儿黄疸症状.jpg|缩略图|新生儿黄疸症状<br>[http://www.mianfeiwendang.com/pic/4cc27d78a10a4a0c1f14292b/7-810-jpg_6-1080-0-0-1080.jpg 原图链接]]] [[File:新生儿黄疸症状1.jpg|缩略图|新生儿黄疸症状<br>[http://img1.imgtn.bdimg.com/it/u=1361427106,3727571139&fm=214&gp=0.jpg 原图链接]]] 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巩膜]]亦可黄染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复正常;重者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4周,其粪仍系黄色,尿中无胆红素。 *[[黄疸色泽]] 轻者呈浅花色,重者颜色较深,但皮肤红润黄里透红。 *[[黄疸部位]] 多见于躯干、巩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过肘膝。 *[[新生儿]] 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正常,不发生核黄疸。 *[[早产儿]] 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儿多见,可略延迟1~2天出现,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迟,可延至2~4周。 <ref>[https://www.mianfeiwendang.com/doc/4cc27d78a10a4a0c1f14292b/7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预防医学 </ref> ===病理性黄疸=== 常有以下特点:①出现早,生后24小时内出现;②程度重,足月儿大于12.9mg/dl,早产儿大于15mg/dl;③进展快,血清胆红素每天上升超过5mg/dl;④持续时间长,或退而复现。 *[[黄疸程度]] 除面部、躯干外,还可累及四肢及手、足心均黄染。 *[[黄疸颜色]] 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呈桔黄或金黄色;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呈暗绿色或阴黄。 *[[伴随表现]] 溶血性黄疸多伴有贫血、肝脾大、出血点、水肿、心衰。感染性黄疸多伴发热、感染中毒症状及体征。梗阻性黄疸多伴肝肿大,大便色发白,尿色黄。 *[[全身症状]] 重症黄疸时可发生,表现反应差、精神萎靡、厌食。肌张力低,继而易激惹、高声尖叫、呼吸困难、惊厥或角弓反张、肌张力增高等。 <ref>[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8aa843810101hxnm.html 新生儿黄疸应对诀窍]新浪博客</ref> ==检查== ===胆红素检测=== 是新生儿黄疸诊断的重要指标,可采取静脉血或微量血方法测定血清胆红素浓度(TSB)。经皮测胆红素仪为无创的检测方法,操作便捷,经皮胆红素值(TcB)与微量血胆红素值相关性良好,由于此法受测定部位皮肤厚薄与肤色的影响,可能会误导黄疸情况,可作为筛查用,一旦达到一定的界限值,需检测血清血胆红素。 ===其他辅助检查=== [[File:新生儿黄疸检查.jpg|缩略图|新生儿黄疸检查<br>[http://blog.xkyn.com/pic.php?img=http://img.100xhs.com/jingyan/20170612/16/20170612162646401.jpg 原图链接]]] [[File:新生儿黄疸检查1.jpg|缩略图|新生儿黄疸检查<br>[http://www.51wendang.com/pic/f90b50f1c397e408148654f6/18-810-jpg_6-1080-0-0-1080.jpg 原图链接]]] *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有核红细胞 在新生儿黄疸时必须常规检查,有助于新生儿溶血病的筛查。有溶血病时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减低,网织红细胞增多。 *血型 包括父、母及新生儿的血型(ABO和Rh系统),特别是可疑新生儿溶血病时,非常重要。必要时进一步作血清特异型抗体检查以助确诊。 *红细胞脆性试验 怀疑黄疸由于溶血引起,但又排除血型不合溶血病,可做本试验。若脆性增高,考虑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症等。若脆性降低,可见于地中海贫血等血红蛋白病。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 正常>75%,G-6PD(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者此值减低,须进一步查G-6PD活性测定,以明确诊断。 *血、尿、脑脊液培养,血清特异性抗体,C反应蛋白及血沉检查 疑为感染所致黄疸,应做血、尿、脑脊液培养,血清特异性抗体,C反应蛋白及血沉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高或降低,有中毒颗粒及核左移。 *肝功能检查 测血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是反映肝细胞损害较为敏感的方法,碱性磷酸酶在肝内胆道梗阻或有炎症时均可升高。 *超声 腹部B超为无损伤性诊断技术,特别适用于新生儿。胆道系统疾病时,如胆管囊肿、胆管扩张、胆结石、胆道闭锁,胆囊缺如等都可显示病变情况。 *听、视功能电生理检查 包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可用于评价听觉传导神经通道功能状态,早期预测胆红素毒性所致脑损伤,有助于暂时性或亚临床胆红素神经性中毒症的诊断。 <ref>[http://www.100xhs.com/jingyan/article/132883.html 早产儿出生的时有黄疸症状怎么办]妙手健康网</ref>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胆红素,相关实验室检查等可进行诊断。重点在于识别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寻找致病原因,并早期识别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危险。 ==鉴别诊断== 应与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败血症、母乳性黄疸、生理性黄疸、G-6-PD缺乏、新生儿肝炎、完全性肝内梗阻、胆道闭锁等疾病相鉴别。 ==并发症== 新生儿黄疸的严重并发症为胆红素脑病。当血清胆红素重度升高或同时存在高危因素时,可使未结合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入脑,导致胆红素脑病。多见于出生后1周内,最早可于出生后l~2天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溶血性黄疸出现较早,多发生于出生后3~5天。早产儿或其他原因所致者大多见于出生后6~10天。当存在早产、窒息、呼吸困难或缺氧,严重感染、低白蛋白血症、低血糖、低体温、酸中毒或体重低于1.5kg等高危因素时,血清胆红素低于临界值亦可发生胆红素脑病。一般可于重度黄疸高峰后12~48小时出现症状。 ==治疗== ===光照疗法=== [[File:新生儿黄疸治疗.jpg|缩略图|新生儿黄疸治疗<br>[http://i1.3conline.com/images/piclib/201309/30/batch/1/198096/13805335183786vm07wocrf.png 原图链接]]] 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未结合胆红素经光照后可产生构形异构体、结构异构体和光氧化作用的产物,其中以结构异构体的形成最为重要,它能快速从胆汁和尿液中排泄而不需要通过肝脏代谢,是光疗降低血清总胆红素的主要原因。 目前国内最常用的是蓝光照射。将新生儿卧于光疗箱中,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持续2~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可采用连续或间歇照射的方法,至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换血疗法=== [[File:新生儿黄疸治疗1.jpg|缩略图|新生儿黄疸治疗<br>[http://photocdn.sohu.com/20150818/mp28035405_1439872794629_2.jpeg 原图链接]]] 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亦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故应严格掌握指征,一般用于光疗失败时。 ===药物治疗=== 应用药物减少胆红素的产生,加速胆红素的清除或抑制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包括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 ===支持治疗=== 主要是积极预防和治疗缺氧、高碳酸血症、寒冷损伤、饥饿、感染以及高渗药物输注等,防止血脑屏障暂时性开放,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ref>[http://www.lovfp.com/wendangku/zds/fddg/j67f35ecc17v/k5527072208f6l.html 新生儿黄疸的饮食调理方法]求医网健康</ref> ==视频== <center> ===新生儿黄疸=== {{#iDisplay:i0776f1w1cc|560|420|qq}} </center> <ref>[https://v.qq.com/x/page/i0776f1w1cc.html 新生儿黄疸]腾讯视频</ref> <center> ===新生儿黄疸高很危险! === {{#ev:youku|XMzk3MDkwMDAxNg|alignment=left}} </center> <ref>[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zk3MDkwMDAxNg==.html?refer=seo_operation.liuxiao.liux_00003303_3000_Qzu6ve_19042900 新生儿黄疸高很危险!]优酷视频</ref> ==参考来源== *叶鸿瑁,魏克伦. 全国新生儿黄疸与感染学术研讨会纪要(附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 《 VIP 》 , 年 *黄欣,李艳,黄志华. 微生态制剂干预新生儿黄疸机制研究. 《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 2002 *刘义. 新生儿黄疸的评估与干预. 《 中华儿科杂志 》 , 2001 *李秋平,封志纯等. 美国儿科学会最新新生儿黄疸诊疗指南. 《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 2006 *丁国芳. 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 《 VIP 》 , 年 ==文献来源== {{reflist}}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Category:418 藥學;藥理學;治療學]]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Hatno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edical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Hatnote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新生儿黄疸
」頁面